滞留者将被抬出定居点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5日07:50 东方网-文汇报 | |||||||||||
■文/本报记者李念 “单边撤离行动不会很顺利,但是因为巴以双方的充分准备,发生暴力行动的可能性也不大。” 昨天晚上9点(加沙时间下午2点),距以色列政府规定的单边撤离计划实施日15日还
与以军一起进入加沙 艾什科尔,距以色列加沙定居点入口处直线距离仅几公里,但因为必须通过唯一的规定通道,路程就有20公里。明大军介绍,当地时间14日晚10点,以色列军方将在进入加沙的检查站——以色列南部军区司令部卡什西姆,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15日子时起,加沙地区为军事禁区,以色列单边撤离计划正式实施。随后,以明大军为首的新华社报道组将随以色列军方一起进入加沙定居点进行现场报道。据介绍,对加沙报道一向封锁严格的以色列军方此次对媒体的报道予以了最大的配合,新华社记者在加沙地带获准的停留时间为15日凌晨3点到当晚10点,长达19个小时,届时,以色列军方可能会同意新华社提出的采访当地最大定居点的要求。 这次单边撤离计划为世人所瞩目,全球各大媒体约4000人前往以色列,但被允许与军方一起进入加沙的只有美国有线电视网、英国广播公司等少数著名媒体。 大量卡车正开往加沙 在与记者通话时,明大军已经过了4个检查站,只要出示中国记者证,以色列军人就友好地予以放行,“这么简便很少见。”驻以色列近4年,习惯了种种例行检查的明大军颇为感慨。路途中,到处可以看到大型的以色列军车和大卡车开往加沙地带,一派繁忙景象。明大军说,大批警察已经到岗,随后几小时,大批以色列军队就要开拔进入加沙。以历史上首次撤离行动从15日子时就将开始。 60%定居者同意如期撤离 记者:这几天,由犹太定居点反对撤离者掀起的“橙色抗议”依然不减,14日情况怎样?以政府对计划内撤离家庭奖励每户30万至50万美元的措施是否见效?随着15日的临近,他们还有什么别的计划吗? 明大军:据14日的最新统计,目前整个加沙地区21个定居点的8000多居民中,已经有60%同意如期撤离。其中政府的奖励措施当然起到一定作用,而反对者人数虽少,可决心一直很坚定。14日,从西岸又来了4000名声援者。他们接受我们的采访时表示,不会使用武力,但会用自己的“身体”抗议,同时,他们会说服军队不要执行命令。从目前这个架势来看,撤离会有些麻烦,但不至于发生大的暴力。 巴勒斯坦宣布接管计划 记者:巴目前采取了什么行动来保障撤离期间加沙地带的安全? 明大军:巴勒斯坦采取了三方面行动,第一,几天前已经派遣7000警力驻守加沙和埃及的交接点;第二,14日巴宣布在以完成持续5周的撤离计划后巴方开始实施相应的接管计划:将派遣一支国际专家小组进驻以色列撤离的地区,负责环境清理,处理有害化学物质和地雷等危险物品。其次,巴勒斯坦安全部队将接管以色列撤离的军事哨所。巴方估计将有40万吨废弃物,整个清理工作预计将耗时4至8周。第三,巴勒斯坦开设了加沙城新闻中心,阿巴斯13日亲自参加开幕剪彩仪式。这个新闻中心专为记者采访撤离事件而设,提供24小时现场电视直播和文本图片更新传送服务。巴勒斯坦已经充分意识到也要占领宣传制高点。 两天后采劝非暴力”撤离 记者:面对加沙犹太定居点的滞留者,以色列政府会采取什么行动,既避免暴力又保证滞留者撤离? 明大军:以色列官方给了定居点居民两天自愿撤离日,17日开始,大批警察和军队会帮助他们撤离。目前,军队被平均分配到每个定居点,每17个人一组,负责一个家庭的撤离。他们的任务是强行搬家具,然后,每4个人负责抬一个人,如此“非暴力”撤离,因此,入驻加沙的以色列警察和部队的人数是定居点人数的几十倍。 记者:面对政府如此坚定的决心,那些打算滞留者究竟怎么想呢? 明大军:在我们接触到的反对者都表示,期望上帝能帮助他们,希望奇迹能发生。他们也很明白,撤离是迟早的事情,但是他们还要坚持,这是一种绝望的心态。 巴人担心加沙成为铁罐子 记者:有报道说,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前几天忙着赶制国旗、横幅,印有“今天加沙,明天西岸,耶路撒冷”的T恤衫,38年来第一次进行如此的庆贺。他们的心情怎样? 明大军:加沙的巴勒斯坦人心里非常苦涩。尽管结束38年的被占领,但是,他们很担忧,担忧以色列撤走后会继续封锁加沙,那样加沙会成为一个封闭的铁罐子。目前,加沙经济复苏是很重要的。以色列答应巴勒斯坦可以建港口,那40万吨废弃瓦砾可以用作填海建港,修建费用也已落实;但是,是否能让巴勒斯坦人自由出入通往埃及的拉发通道,目前还是未知数;何况,以色列一定不会放弃制空权和制海权;有限的国际援助如果不能给加沙带来一个活的国际贸易环境,那么,加沙经济复苏还很渺茫;如果将来以色列从西岸完全撤出,能够修建一条从加沙通往希伯伦的公路,那样有希望搞活经济。但是,这一天很遥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