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坛的鹰鸽派之争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6日09:42 宁夏日报 | |||||||||
当今的日本,政坛纷繁复杂,外人很难一眼看清。在执政党自民党里,分为“鹰派”与“鸽派”,自民党外,又有民主党、社民党等在野党,政治主张各不相同。在民间,又有左翼团体与右翼组织之分。 “鹰派”与“鸽派”之争
关于日本的“鹰派”和“鸽派”,这种说法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主要是指日本执政的自民党中的两大派别。 所谓“鹰派”,按词典上的解释,是指那些不靠商量、谈判来解决问题而是一味强调自己的主张或靠武力和实力来表达意愿的强硬派。鹰派在内政上,主张对战后日本的传统政治模式进行“结构性改造”,要发扬“靖国”精神,重新树立日本人的国家观念和自尊、自信心,整合国民意识,要求修改宪法,组建正式军队,恢复行使集体自卫权;在外交上,主张强硬路线并容易与他国产生矛盾与摩擦。 不论是中曾根康弘的“新保守主义”,还是小泉纯一郎的“新日本主义”,都体现着上述执政理念和精神。“鹰派”代表人物首推前首相中曾根康弘、现任首相小泉纯一郎、现任自民党代理干事长安倍晋三。 而所谓“鸽派”,多指“经济优先派”、“护宪派”。在内政上,鸽派主张渐进式改革,他们对“新自由主义”的经济理念不以为然,认为“抛弃弱者不能称为政治”;在外交上,他们主张通过交往与谈判缓和与他国的矛盾与分歧,维护“和平宪法”,反对保有和提升军力。可以说,鸽派在与他国保持平衡方面能力较强。他们不太强调意识形态的作用,甚至对实现和平进行某种理想化的解释。“鸽派”的代表人物是前内阁官房长官野中广务与现任众议院议长河野洋平。 “改宪”与“护宪”,是鹰派与鸽派争论的一大焦点。主要争执在于如何看待宪法第九条与自卫队的关系。由于宪法第九条规定日本放弃“交战权”,因此,自卫队的存在就变得与宪法精神不符。但是,作为主权国家保有军队又是合理合法的事情。于是,在日本就出现了自卫队的存在“合法但却违宪”的怪现象。“鹰派”极力主张要加以改变的也正是这种矛盾现象。他们不仅要给自卫队“正名”,将其改为“自卫军”,同时也要把防卫厅提升为防卫省,最终达到“自己的国家自己保卫”这一“自立”目标。 就推行“新保守”路线而言,小泉内阁与中曾根内阁可谓一脉相承。如,提高日本的国际地位,弘扬日本的传统文化,搞“小政府,大社会”,强化军队建设等,都是他们共同追求的目标。但是,就表现形式看,二者之间又有差异。中曾根参拜靖国神社适可而止,小泉参拜一意孤行。在处理审定教科书问题上,小泉也比中曾根态度强硬。中曾根是日本政治家中最富有战略思想的人,小泉似乎更注意个案。 不管是鹰派还是鸽派,都是在自民党内。因为自民党多年来一直是执政党,它的派系斗争对政坛的影响就非常大。从上世纪80年代中曾根内阁开始,“鹰派”与“鸽派”之争越来越引人注意。 然而在自民党外,日本还存在着民主党、社民党、公明党等诸多政党。在政坛之外,民间还有左翼与右翼之分。 在朝与在野之争 日本战后的政治体制定型于1955年。从50年代后半期到80年代末期,日本上层政治势力之间的争斗主要表现在朝野双方,即在具有保守色彩的执政党自民党和具有革新色彩、被称为“千年野党”的社会党之间展开。 在当时“东西”两大阵营泾渭分明的“冷战”背景下,前者表现出亲美,后者表现出亲共。 进入80年代,在野的社会党大幅调整自己的策略,其政策方针趋于保守。与此同时,自民党内部出现了以中曾根康弘为代表的“新保守派”,他们主张对战后日本的政治实行“总决算”。于是,日本政坛出现“保守派”革新,“革新派”保守的怪现象。由于实施保守的政策方针,社会党萎缩成规模较小的社民党,其影响也一落千丈。 社会党衰落以后,民主党发展起来,取代了最大的在野党的位置。 民主党成立于90年代,其成员一部分来自原社会党的右翼,一部分来源于另一政党民社党的左翼,还有一部分来自从自民党里分裂出来的主张改革的自由党。 民主党也主张改革,主张推行民主、稳健的政治路线,它的立场,要比原来的社会党“右”,却又比自民党“左”。它主张有条件的修宪,但反对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在目前,民主党的力量不断壮大,在刚刚解散的众议院480个议席中,它占到了171席。现在新的一轮大选开始,他们发誓在大选中实现政权更替。 民间的左翼与右翼 日本民间政治势力之间的斗争,主要表现在左翼和平团体与右翼政治组织之间。 从战后初期到60年代末期,日本的右翼组织多称为“战后右翼”,它与70年代后出现的“新右翼”不同,也与战前的传统右翼组织不同。这一时期的右翼组织缺乏思想追求,亲美反共成为其主要特征。其中,有一大部分是由暴力团体转化而来的“行动右翼”,他们很不得人心。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主张和平的左翼团体的势力和影响远大于右翼势力。 进入70年代,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和中日邦交的恢复,日本国内政治结构也发生微妙变化,一批新生右翼生发出来:主张“打倒YP体制”(Y指雅尔塔协定;P指波茨坦公告)反美、反苏、“回归日本民族”的“新右翼”组织产生,而致力于将强化天皇制的“元号法”在国会通过的“宗教右翼”组织,其影响也在不断扩大。他们似乎在某种程度上找回了一些战前传统右翼的“感觉”。 虽然民间右翼组织一直无法操纵日本政局,但是,由于这些新生的右翼组织有了一些政治主张和思想,因此,他们的一些想法对上层政治家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影响。特别是在一些虽未加入右翼组织但思想右倾的文人的鼓动下,右翼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并对日本政局产生影响。 据研究日本右翼的学者松本健一教授统计,目前登记在册的日本右翼组织,人数不会超过10万,由于他们多是重复参加好几个组织,所以实际的人数,大约在1万左右。 同时,受左翼政党路线调整的影响,比如社会党转向保守化,左翼的民间和平团体的声音在逐渐变小。(据中国新闻社 作者王屏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日本政治研究室博士)新闻来源:新消息报 责任编辑:马江 田丽 实习生:马彦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