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分币遭遇尴尬处境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8日09:51 东方网-劳动报 | |||||||||
本报讯(记者王迪罗菁)继本报针对“四舍五入”、“五舍六入”等现象进行连续报道后,记者深入采访发现,其实这种潜规则与分币不无关系,目前市场上已很难看见分币的身影。经济学家也指出,分币退隐江湖只是迟早的事情。 据了解,目前沪上商场中几乎所有商品已不出现“分”。经过仔细调查,记者发现,目前也只有超市打折促销和市民每月电信费等成为分币生存的阵地。在生活中,拒收分币
分币,尽管目前依然存在,可是在现实中并不能顺畅地流通。大多数超市执行着“四舍五入”的制度;电信账单上即便可以找到“分”的计价痕迹,也不要求用户缴纳,而是每月结转零头,在累计到“角”后才支付。 针对这种现象,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甘当善教授指出,分币作为计价单位还将长期存在,但在日常交易中已没有现实意义。截至目前,我国共发行了五套人民币,分币在第二套人民币发行时作为辅币发行,第四以及新版第五套人民币中,不再发行新的分币。但原有的分币并未废止,仍在市场上流通。甘当善说,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小面额货币支付功能弱化,央行不再发行新版分币是很正常的。“没有用的东西再铸造出来干什么呢?” 据悉,世界上不少国家只将辅币作为计价单位,并不流通。如:日本1日元等于100钱,流通中取消了“钱”;欧元正式流通前的1意大利里拉等于100分,但在流通中已经取消了“分”。 不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的规定,禁止妨碍人民币流通,商家不得拒收分币。因此,分币还将在一段时间内尴尬地存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