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难战乱 中国记者半岛有“口碑”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2日13:47 法制晚报 | |||||||||||||||
1999年5月7日深夜,美国导弹袭击了中国驻前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造成 馆舍严重毁坏,20多名使馆工作人员受伤,新华社记者邵云环(上)、光明日 报社记者许杏虎(下)、朱颖(中)不幸牺牲。半岛电视台举行10周年庆典 揭幕“自由之墙”纪念碑 刻有数百名殉职记者名字 包括3名中国人 罹难战乱 中国记者半岛有“口碑” 今年前10月有131名新闻工作者牺牲 52人葬身伊拉克 美洲情况不容乐观 战乱暴力都是危险因素 北京时间今晨,卡塔尔半岛电视台举行10周年庆典,一个高耸的纪念碑——“自由之墙”揭幕,它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专为殉职的新闻工作者设立的纪念碑。 据悉,这个纪念碑有16.5米高,耸立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半岛电视台的总部,碑上刻有10年来世界630多名殉职的记者的名字。 本报记者北京时间今晨从半岛电视台获悉,纪念碑上的名字中包括1999年牺牲在前南斯拉夫的三名中国记者——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 揭秘纪念碑 “自由之墙”花岗岩造 黑白两色泾渭分明 据悉,“自由之墙”是由黑色花岗岩制造而成,碑体上有20个黑白相间的正方形,每个正方形都是1×1米的尺寸。 “黑色代表深度,除了黑色,其他颜色都会慢慢地消陨,但黑色不会,它是一种永久的颜色。同时,白色会使自由之墙显得特别,给予它自己的个性。黑白的混合更显得泾渭分明。”纪念碑的设计者、伊拉克裔加拿大艺术家马哈茂德·奥贝迪说。 他还解释了为什么会选择正方形的图案:“正方形是和窗户最接近的图案,而窗户一般都会激发人们的梦想。那些被禁闭的人们了解窗户的真正价值,他们总是喜欢坐在窗边。而希望和自由之光可以通过窗口射向他们。” 三名中国记者 留名“自由之墙” 半岛电视台卡塔尔总部国际媒体关系办公室的赛伊德北京时间今晨告诉记者,在1999年5月美国导弹袭击中国驻前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时死亡的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社记者许杏虎、朱颖也在630多名记者名单之中,他们的名字一样会在纪念碑上接受人们的怀念和鲜花。 记者从事危险工作 他们勇气值得肯定 设计者马哈茂德·奥贝迪说:“建立纪念碑是对许多记者正在从事的危险工作的承认,由于报道战争或对遭到政府抨击的观点予以评论,许多记者处境危险。” 半岛电视台台长瓦达·坎法尔说,半岛电视台想通过建立纪念碑对记者们所表现出的勇气予以承认,并纪念那些为了新闻报道工作而牺牲的记者。 坎法尔还说:“新闻报道在世界上许多地区已成为极不安全的工作,需要做更多的事情来确保记者的安全。” 纪念碑揭幕后,半岛电视台不会把它作为私有财产而保护起来。任何希望对这些无私的记者们表达敬意的人们都可以来献花或献蜡烛。 数据来源:国际新闻安全组织 (单位:人) ①伊拉克 ②菲律宾 ③斯里兰卡 ④圭亚那 ⑤哥伦比亚 今年1-10月死亡记者地区分布(共131人) 欧洲 6人中东 56人亚洲 31人美洲 32人 非洲 6人 近期殉职记者情况 2006年10月29日,伊拉克国家电视台的一名女主持人哈米德和她的司机在巴格达被绑架,一天后人们在海法发现了他们的遗体。 2006年10月28日,在墨西哥,36岁的纪录片摄制人威廉胸口中枪而亡。身亡时,他的手里还握着照相机。 2006年10月26日,在伊拉克,有着20年记者经验的塞恩德和他的妻子在家中分别被不明身份持枪者枪杀和刺杀。 2006年10月16日,在哥伦比亚,波哥大外国记者协会创始人何塞在朋友家突遭持枪者杀害。 新华社记者 “自由之墙”非常有意义 新华社记者王昊今晨告诉本报记者,他从2004年开始驻巴勒斯坦,今年10月初刚刚回国。 王昊是1999年7月份开始在新华社工作的,正值邵云环遇难不久。初入社的王昊总能感觉到社里对邵云环的怀念,那时候新华社的礼堂里常常会有各种纪念活动,把她作为新闻工作者的楷模希望大家学习。到现在,还会有同事常常聊起她的家庭和孩子。 听到半岛电视台建“自由之墙”纪念那些身亡的新闻工作者时,王昊说:“非常有意义,我感到很欣慰。半岛电视台的行为证明了国际社会对记者这个行业的关注,是对我们的褒奖和肯定,同时也提醒我们要提高安全警惕。” “我们都被炸过、熏过” 王昊说,他在这两年的工作中,接触了很多中外记者,身边的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受过伤,有人手指被打断,还有人脚踝被打伤。 王昊自己也把战争的“后遗症”带回了国内。王昊说,现在他常常会感觉到耳朵和鼻子不舒服,常常会耳鸣,有时甚至听不清,鼻子更是不舒服,喷嚏不断,“已经是慢性鼻炎了,我需要去医院里检查一下。”王昊说。 “我们这些记者都被炸过、熏过、砸过。”王昊回忆说,今年5月份时,以色列一枚声弹就扔在了他的脚下,他来不及躲避声弹就炸了。“我当时什么都听不到了,在后来的一周内听力也都相当差,现在常耳鸣。”王昊说这样的事情并不鲜见,催泪瓦斯也是防不胜防的。“即使戴了防毒面具也会被熏到,常常是泪流满面。”王昊说,由于防毒面具是橡胶材质,所以透气性很差,加之身上的防弹衣,还有扛着的机器,所以每次采访完都大汗淋漓。 “但我们一点都不觉得它们累赘。”王昊说,虽然工作中经历了太多的生生死死,但他觉得自己生活得很充实,感谢工作带给他无限挑战。 《光明日报》编辑 至今仍怀念 牺牲的同事 《光明日报》国际部的编辑杨先生今天上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1999年5月,他们报社的记者许杏虎、朱颖在前南斯拉夫不幸牺牲,这次他们的名字和其他殉职记者的名字一起被雕刻在半岛电视台的记者纪念碑上是当之无愧,他们是优秀的记者,大家会永远记住他们。 如今,《光明日报》有派驻世界很多国家的记者站,当然也依然有派驻前南斯拉夫的记者站,无论环境怎么艰难,这些记者都努力奋战在工作岗位上。 杨先生还说,虽然自己到《光明日报》工作时间还不长,但也知道,报社的同事们还是会用自己的方式怀念许杏虎、朱颖,在他们逝世纪念日的时候也会有一些活动来纪念他们。 文 /记者 樊蕊 数据分析 人数:今年最糟糕 国际新闻安全组织(INSI)是由国际新闻协会、国际记者联合会和其他媒体组织共同创办的非政府组织,其宗旨是保护全世界新闻工作者的安全,该组织统计了多年来记者牺牲的人数和分布地区。 北京时间今晨,本报记者联系了其理事罗德尼,罗德尼向本报记者介绍,从今年1月份到10月底,全世界已经有131名新闻工作者死亡,这些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的新闻工作者大多被害,今年可以说是历史上最糟糕的一年。因为去年虽然死亡人数为147名,但其中几十名是死于伊朗空难的,属于意外事故。 国家:伊拉克最“恐怖” 罗德尼说,从近几年的记者死亡地点国家统计来看,伊拉克毫无疑问是记者的“恐怖之地”,仅今年的前10个月,就有52名新闻工作者葬身这个战乱之国了。除了伊拉克外,亚洲的菲律宾是记者牺牲人数最多的国家。 地区:亚、美不容乐观 罗德尼说,从死亡的分布区域来看,冲突和战乱不断的中东是记者事故高发区,今年死于中东的记者人数已经达到56人。 除了中东地区外,亚洲和美洲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亚洲近两年的死亡人数都在30人以上,如菲律宾、斯里兰卡、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都是榜上有名。而美洲的巴西和墨西哥也是相对危险的地方。 原因:战乱暴力都危险 “是战争带给了他们灾难,但有战争的地方又是最能出新闻的地方。”罗德尼感慨道,“除了战乱外,自然灾害、疾病、不同政体间的敌对和暴力等都是给记者工作带来危险的因素。”罗德尼还给记者提了一些建议。 记者安全“小贴士” 1上岗前接受急救培训; 2要跑得快,找到地方躲藏并忍受身体的不适。最好自己携带基本的医疗工具箱,并记住自己的血型,对什么敏感等。可以像美军士兵一样把血型写在靴子上,以免发生不测时节省救助时间; 3学习当地一些流行的话语,并知道当地人手势的寓意; 4不要单独行动,在自己的车上标明为媒体用车,不要使用军用车,且一定保证车上燃油足够; 5保证每一个行动都被上级知晓,带张地图,别闯入军区; 6每一次行动都给自己找好后路,不要带武器,也不要和带武器的记者一起出行;识别地雷长什么样,一定了解路边炸弹一般是埋在垃圾堆里或死动物身体里的; 7身体上不要有任何反光物,否则看起来很像枪在反光。 本版撰文(除署名外)/记者 王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