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气候变化提速绿色发展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1日09:34 中国环境报

  本报记者黄勇

  2006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刚刚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落下帷幕,2006北京国际汽车展览就轰轰烈烈高调亮相。各个展馆内观众摩肩接踵、人流如潮,各大国际汽车巨头以及国内汽车厂商摩拳擦掌、雄心勃勃,这些都明白无疑地透露出一个信息:在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生产国和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之后,中国汽车市场还将迎来新的更大发展,无论汽车产量
还是销量都将快速增长。

  与“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身份相匹配的是,中国以占全球总排放量14%的份额,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国,仅次于美国的24%。

  也正因为如此,在2006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面临发达国家要求他们减排温室气体的压力与日俱增。一些国际组织甚至推出所谓《2007年气候变化行动指数》,把中国列入不利于减缓气候变化的国家之一。

  然而,公道自在人心,中国为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做出的努力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肯定。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11月15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发言指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为对抗气候变化做出了巨大努力。《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伊沃·德博埃尔说:“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做了大量工作,有非常积极的策略,并制定了减少电力领域温室气体排放的计划。”

  以空气质量和气候政策方面研究著称的独立智库美国清洁空气政策中心11月15日也在气候变化大会上发布报告说,中国、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已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减排。报告说,中国和巴西已采取“单边行动”减少了排放量,而且预计到2010年,这两个国家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将超过美国的减排目标。

  世界银行专家卡兰·卡普尔不久前在北京召开的亚洲碳博览会上指出,中国已经连续第二年成为世界最大的温室气体减排额提供者。

  事实上,中国已加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及《京都议定书》等50多项涉及环保领域的国际公约、条约。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严格按照公约和议定书的规定认真履行自己的承诺,同时制定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大力提高能源的效率,节约能源,开发可再生能源,植树造林,增加林业的碳汇,有效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统计数字显示,从1990~2004年的15年间,中国累计少用能源约5.6亿吨标准油,相当于减少约18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中国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据专家估算,1980~2005年中国造林活动累计净吸收约30亿吨二氧化碳。中国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然,也应该指出,中国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沿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一种高排放的经济,能源、资源消耗高,在全球经济高度一体化的今天,势必对全球资源环境造成很大压力。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中国面临这样那样的国际压力也属正常,关键在于我们选择怎样的新型发展模式。

  中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十一五”规划中确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目标包括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6亿人、耕地保有量保持1.2亿公顷、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森林覆盖率达到20%,这些都是非常艰巨的任务。要实现这些目标,既需要中国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国际社会在资金和先进技术方面予以支持。

  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出席本届气候变化大会的代表团团长史蒂夫·索耶呼吁,发达国家在减缓气候变化的问题上应采取建设性行动与国际社会合作,特别是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合作。

  发展权是一个国家不可剥夺、不容质疑的权利,但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则是“有商量”的。正如你不能剥夺一个人拥有汽车的梦想及其为实现梦想而采取的行动,但拥有什么样的汽车——是高污染、高排放的汽车,还是环境友好、无污染、零排放、“加满油箱就能跑世界一圈”(丰田汽车集团董事长渡边捷昭“梦想中的汽车”)的汽车,则是应该认真加以思考的问题。

  美国《纽约时报》著名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最近撰文指出,近30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以每年约10%的速度增长,几乎毫无顾忌地将废弃物排入江河、将废气排入天空。如果中国不朝着在设计、运输、生产和发电等方面更加环保、更具可持续性的模式进行根本变革,那么中国的奇迹将变成一场生态噩梦。环保已成中国当务之急。文章指出,中国曾有一句名言: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他引用美国的中国经济问题专家丹尼尔·罗森的话说:“现在这只猫最好是绿色的,否则还没等捉到老鼠它就死了。”

  2006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已经在达成许多对发展中国家有利的资金支持和技术转让等协议之后结束,包括中国在内的诸多发展中国家应该紧紧抓住有利时机,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大力倡导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模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低碳经济、低排放经济、绿色经济,切实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做出贡献。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