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为年度人物 其实病得不轻 “你”若不信,可做个测试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1日04:20 都市快报 | |||||||||||
先做个小测试吧。 你是不是经常在办公室里给隔壁的同事发邮件,而不愿直接与别人交谈?你是否热衷于在网站上收集老朋友或新同事的个人信息?你会不会频繁地在自己的博客上诉说衷肠?
尽管美国《时代》杂志日前将“你”(YOU)评为2006年度人物,但是不可否认,拥有以上症状的你,其实已经“病”了。根据将于23日出版的英国《新科学家》文章的说法,你已经患上“时尚”的精神网络心病。《新科学家》对如今在网民中蔓延的癖好做了集中诊断,称其为“时尚顽疾”。 他们都“病”了 喜欢网上扮演角色 美国纽约的彼得·瓦特从小崇拜从事野外生物考察和生态电视片创作的戴维·爱登堡。瓦特为此建立了“戴维的个人空间”网页,经常在上面粘贴相关新闻、图片和视频信息。 “虽然我不是戴维,但这并不重要,人们可以在我这儿分享他的思想和作品,还有人把自己叫做查尔斯·达尔文”,瓦特说,“我试图把自己的空间打造得像戴维自己办的那样,就好像角色扮演游戏,把自己想展现的一面呈现在网络上。” 通通上网查个究竟 加拿大多伦多的记者艾利森·莫特卢克承认,他已经不可救药地迷恋上“谷歌”搜索,无论亲朋好友还是陌生人,他都试图通过“谷歌”一查究竟,看看谁比自己过得更糟,谁又生病了,谁考试没及格……职业竞争压力和巨大的好奇心驱使莫特卢克不停地上网搜索。 “我有时只是不能自已地想搜索一下,比如某位大叔儿子的婚姻状况或朋友秘密女友的信息。”莫特卢克说,“我可以在网上查到很多内容,甚至他们的电话,不过我不会真的打电话。” 有病就看网络诊所 保罗·斯洛曼生活在英国伦敦,每当感到身体不适,她就会上网输入相关症状,寻求“网络诊所”的帮助。心律不齐、心绞痛、高血压,种种耸人听闻的诊断时常让斯洛曼不知所措,于是不停往返于“网络诊所”和医院,而真实诊断结果常常只是她多喝了几杯咖啡。 “当我逐渐放弃真正的医生、依赖上网络诊所,我开始盲目相信那上面的话而失去判断能力”,斯洛曼说,“通过网络提问寻求诊断总给我错误结论,幸好我最终摆脱了这种网络依赖。” 症状大汇总 收发邮件、网上聊天、浏览博客、登录论坛,这些活动早已成为网络一族的每日必修课。对沉迷于网络世界的人来说,上网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成为不可摆脱的精神依赖,欲罢不能。研究人员在《新科学家》杂志刊文,把如此网瘾成癖现象诊断为“时尚心病”。这种“时尚病”一般有以下几种: 博客裸奔者 在网上使劲地吐露自己的秘密和心声。而那些遭自己“披露”的,都是能隐则隐的非常隐私。 黑莓中毒症 总在不停地查阅智能手机(具有“黑莓”技术、即可无线移动收发电子邮件的手机),甚至在祖母的葬礼上也不例外。 网路E病人 如果头痛和皮疹同时发生了,立马上网络诊所找答案,也许搜索出来的信息会说这是癌症的症状。 自我搜索癖 在网上查找有多少地方出现了自己的大名;或者浏览与自己姓名相同的相关网页、信息等。 嗜网瘾君子 已经不是个正常的上网者了,每天上网获取和分享信息已经成瘾。 视频自恋狂 上传大量视频到You Tube等网站上与众人分享。 谷歌窥探迷 喜欢使用“谷歌”搜索引擎探听老朋友、同事甚至是初恋情人的信息。 虚拟好演员 有人在网上假装是别人,有的则利用“我的空间”使自己出名。 图片探秘瘾 特别喜欢点击浏览网络上的各种相册、图片库,甚至连陌生人的照片也不放过。 维基老编辑 过多地全身心投入到网络百科全书维基百科的添加、编辑工作,达到了欲罢不能的程度。 …… 传染很厉害 没了网络,可怎么办? 网络依赖症疯狂蔓延 面对人们在网络中“病入膏肓”的状况,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研究人员马克·格里菲斯提醒说,把习惯变成网瘾要比人们想像的还容易,因为对一件事物的迷恋会不断鼓励人们做下去。 尽管人们对上瘾的定义众说纷纭,但相关研究显示,人们对毒品和其他任何事物产生依赖的精神过程与网络成瘾相类似。虽然网络心病尚不及毒品的危害,但一系列调查表明,网络依赖现象正在网民中疯狂蔓延。 英国诺桑比亚大学人机交流专家帕姆·布里格斯认为,网络交流省略了直接交流过程中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这样一来,人们反而有更大的想像空间,而人们的网络形象往往有别于真实形象。 “当一切现实存在的提示信息都消失,人们会感到精神空虚,于是会以更加充沛的情感来表达信息,制造亲切感”。布里格认为,这样就可以解释人们为什么更愿意在博客或电子邮件中展现自己的性格和隐私。 (综合新华社报道) 看新闻 背单词 时尚疾病 modern malady[mdn mldi] 上瘾 addiction[dikn] 视频 video[vidi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