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承熙的姐姐深深道歉 得州航天中心又发枪击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2日06:21 都市快报

  

赵承熙的姐姐深深道歉得州航天中心又发枪击案
悼念4·16枪击案遇难者
赵承熙的姐姐深深道歉得州航天中心又发枪击案
美国的枪械店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16日发生枪杀案,震惊世界。20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敦的美国宇航局(NASA)约翰逊航天中心,再次发生枪击血案。

  美国的“枪文化”又一次引起世界媒体的关注。但在美国,大多数媒体和政界人士,却对此讳莫如深。

  得州航天中心又发枪击案

  ■又一起枪击案

  安全措施如此严格的地方

  不知枪手怎么带枪进入

  约翰逊航天中心安全措施非常严格,人们必须携带身份证明和安全卡才能进入,工作人员是无法携带枪支进入大楼的。

  但20日下午,60岁的威廉·菲利普,带着一把连发左轮手枪,进入了航天中心的44号大楼。他是加利福尼亚州雅各布发动机公司雇员,已为约翰逊航天中心工作12年。

  他进入会议室,要求所有人离开,随后绑架了一男一女两名人质,一起关在二楼的一间房屋中。

  警方特种部队包围了大楼,试图说服枪手投降,但没有成功。最后枪手开枪打死了男性人质,然后朝自己的头部开枪自杀。

  听到枪声,警方冲进房间。女人质手脚被绑。据报道,她想办法弄掉封嘴的胶带,拨打了NASA内部报警电话。

  又一个孤独的人

  又一起枪杀悲剧

  菲利普独居,住所距航天中心不远,家里布置简单。警方没有发现枪械等物品,但在一张桌子上找到一份名单,上有若干据称与这起事件有关的人名和电话。

  休斯敦警方负责人赫特说:“显然,凶手与受害人之间存在一些过节。”

  一名邻居说:“他是个孤独的人,对人友善,会跟人打招呼,但我从未见他与别人在一起。”

  ■弗州理工枪击案

  凶手的家属深深道歉

  “他让全世界哭泣,

  我们仿佛生活在噩梦之中”

  弗州理工枪击案嫌疑人赵承熙的姐姐赵善敬(音),20日代表全家发表声明说:“我们为我弟弟带来的破坏表示深深歉意。本周这起恐怖、无情的悲剧夺走了32条无辜的生命,没有语言能表达我们的哀痛。我们的心都碎了。”

  声明说,从16日悲剧发生至今,赵善敬和父母都在为受害者祈祷,为他们的家人和亲友祈祷,同时也为所有受伤者、目击者和受到这起事件影响的人祈祷。赵善敬在声明中将32名受害者的名字一一写下。她说:“他们每个人都有那么多爱心、才情和天赋可以带给这个世界,但过早消逝。”

  “我们为这种愚昧的暴行感到惭愧。我们感到无望、无助和迷失。这是一个跟我一起长大和我所爱的人。现在我却感到我不认识这个人。我们的家庭一直是一个亲密、安宁和充满爱的家庭,我的弟弟是一个安静和沉默寡言的人,但仍努力适应这个社会,我们从来没有想过他能犯下这样的暴行。他让全世界哭泣。我们仿佛生活在噩梦之中。”

  声明说,赵家将继续同有关方面合作,竭尽所能查清惨剧成因。

  受害者亲友十分同情

  “解决这件事情的正确方法

  是爱,而不是仇恨”

  赵善敬代表全家发表的声明为他们赢得了受害者家属的同情。

  受害者莱斯莉·舍曼的舅母温迪·亚当斯说:“我无法原谅他(赵承熙)所犯下的罪行,但我了解他家人的感受,我为他们感到悲伤……我相信这对他们而言是一场噩梦。”

  遇害者布赖恩·布卢姆的生前好友罗伯特·杰弗斯说:“我希望人们能够明白,解决这件事情的正确方法是爱,而不是仇恨。”

  弗州理工发言人拉里·辛克也说,悲伤的声明说明赵善敬一家同其他人一样在为惨剧伤心。

  枪击案中遇害的工程学教授凯文·格拉纳塔的葬礼,20日在当地一个教堂举行;遇难的以色列教授利维乌·利布雷斯库,同日在以色列的赖阿南纳下葬。

  20日正午时分,全美许多地方的教堂钟声长鸣,向死难者志哀。许多美国人身穿弗州理工的代表颜色——橙色和栗色的衣服,或佩戴这两种颜色的佩饰,表达哀思。

  另一个纪念日

  同样的威胁

  弗州理工枪杀案,让人想起1999年科罗拉多州哥伦拜恩中学校园枪击惨案。当时两名学生在16分钟内杀死了13人,然后饮弹自尽。

  4月20日,是哥伦拜恩校园枪击案的8周年纪念日。

  19日,美国洛杉矶近郊拉文市波尼达高中的17岁学生万纳梅克忽然失踪,放在他家的枪械也同时失去踪影;而一个月前,有人向学校发出过威胁信。为师生的安全起见,波尼达高中被迫关闭一天。目前警方还在寻找万纳梅克。

  ■观察——美国“枪文化”

  怎么减少枪击案?

  美国人的答案可能与别人相反

  美国“枪文化”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

  早在独立战争时期,最先来到北美大陆的新移民,主要就是依靠民兵组织,自备枪支弹药,推翻了殖民地宗主国的统治,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

  200多年前通过的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从法律上保护“持枪权”。当时的美国立法者认为,允许私人持有枪械能够确保个人安全、有利人们守卫家园。因此,40%的美国家庭拥有至少一支枪械,私人共持有2亿支枪械,占全世界私人持枪总数近一半。

  美国全国步枪协会,是美国最大的私人枪械持有者组织,美国最大的反对枪械管制组织,也是美国最有权势的政治游说集团。不久前,该协会刚结束年度会议。这个协会在其网站上说,这次会议是“自由的庆典……是枪支持有者向自由的敌人展示力量”。

  美国第二大枪械持有者组织“美国持枪者”则主张以扩大枪械持有范围的办法减少枪击案。该组织负责人帕拉特说:“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证明,应该立即结束禁止枪支进入校园的法案,这样全国的学校才不会听任疯子摆布。”

  英国周刊《经济学家》说,如何减少枪击案发生?欧洲和其他国家居民都会本能地回答:加强枪械管制。而在“枪文化”盛行的美国,可能得到完全相反的答案。

  为了加强枪械管制

  民主党曾经吃过大亏

  泛滥的私人枪械并没有给美国带来安全。弗州理工枪击案发生后,美国《纽约时报》说:“现在迫切需要的是,加强对致命武器的管制,是它造成了如此大规模的屠杀和令人心痛的损失。”《纽约每日新闻》也呼吁更加严格的枪支控制法案。

  但这样的声音在美国非常微弱。一般舆论却对此缄默不言,个别媒体甚至对“枪文化”的批评者反唇相讥。美国政界对此更是讳莫如深。

  “持枪权”问题曾是民主党与共和党争斗的重要议题之一,结果民主党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1994年,民主党主持国会通过禁止持有进攻性枪支的法案后在选举中失利,反对加强枪械管制的共和党乘机重新掌控众议院。

  前美国副总统戈尔曾以参议院议长的身份,投票支持一项限制某些枪支的法案。美国政治分析家普遍认为,这是戈尔在2000年大选中落马的原因之一。

  去年中期选举时,民主党变“聪明”了。没有一个候选人再提起加强枪支管制,有的转而支持民众“持枪权”,结果顺利当选。《纽约时报》说,在加强枪支管制问题上免开尊口,是政治现实的需要。

  《华尔街日报》18日在社论中断言,任何控制枪支的努力在美国都将注定失败。

  (综合新华社、中国日报报道)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