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普京大帝:我有一个梦想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4日01:31 金羊网-新快报
本报评出2007年度国际风云人物 在俄罗斯遭受挫折时成为总统的普京,希望借助于历史重塑俄罗斯的民族精神,进而再塑一个强大的俄罗斯。 ●推选理由: 俄罗斯无疑是2007年国际舞台上的一颗巨星,而普京也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普京大帝”。今年,他终于露出了自己的本色,和西方来了一场实打实的“拳击”比赛,并且还是“主动出拳”:2月10日,他抨击美国“无节制”地在世界上滥用武力;5月,他把布什外交喻为纳粹德国外交的翻版;8月,为抗议美国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他宣布恢复远和战略轰炸机的全球飞行,还准备建造5艘航母……而在国内,他则显示出少有的温情一面,不仅大秀胸肌,还喂小牛、吻鱼,让人感觉到更加人性化的一面。而在他带领下的俄罗斯,也日渐恢复了昔日强国的身姿。 我们推选普京为今年国际风云人物的另一个理由是:明年普京任期将至,作为总统将会退出国际舞台。我们想以此作为对他的一次致敬。 在当今外国首脑人物中,俄罗斯总统普京算是一个具有浓厚历史感的政治家。比如,他喜欢读两类书,一类是俄罗斯经典名著,如果戈理、契诃夫、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等人的作品;另一类是描写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和斯托雷平等俄罗斯历史上著名政治家的传记。对普京来说,这些阅读和欣赏习惯,无疑是培养和积累其个人历史感的重要方式。 在公开的政治活动中,普京也时常有意传达和宣传他对俄罗斯历史传统的重视。2000年3月,刚刚当选俄罗斯总统的普京为来访的英国首相布莱尔精心设计了一天的行程:让布莱尔夫妇从英国直达圣彼得堡,在沙皇时期建立的豪华酒店和自己举行会谈,然后一起到马林斯基剧院观看苏联时期的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1944年创作的歌剧《战争与和平》。这个安排,让初次相识的布莱尔体会到“他是一个有政治远见、深知自己应该做什么的人”。1991年以前,普京像其他政府官员一样,在办公室里挂列宁的肖像。苏联解体后,大多数人选择挂叶利钦的肖像,而普京的选择却是挂彼得大帝的肖像,并且至今不变。 在总统办公室悬挂彼得大帝肖像,这对俄罗斯人可以视为一种示范。普京还根据一个小女孩的建议,让有关部门建立了一个“学龄公民俄罗斯总统网站”,让儿童文学作家专门为这个网站撰写稿件,并开辟了一个网上游戏:让游戏玩家做出某一个重大历史决定,游戏中会同时出现俄罗斯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政治家一起参与的情景。 他如此热衷于历史,显然是在表达他的一种强烈理念:再塑一个强大的俄罗斯。 普京曾说:“我有一个梦想,希望能有这么一天,俄罗斯人能够说:‘我为生在俄罗斯而感到自豪。’”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厚重的历史积淀、前人创造的文明和体现出来的智慧,使普京相信——俄罗斯会重新变得强大起来。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推动苏联解体的那股势力,是从否定苏联历史开始他们的行动的。苏联解体后,面对俄罗斯国力和影响力急剧下降的局面,怎样看待苏联的历史,就成为整个社会无法回避的课题。毫无疑问,在这个问题上,普京拥有浓厚而敏锐的历史感,有的传记作家甚至把他的这种历史感称为“苏联情结”。 普京的“苏联情结”或许同他个人的经历有关。他青年时代先后在苏联克格勃工作了16年。苏联解体前后,普通民众对克格勃的印象不好,普京执政后采取各种措施,试图恢复克格勃的名誉。2001年12月,他特意在俄国家机关工作者日举行记者招待会,鼓励安全机关工作人员不必为自己的身份害羞,要“抬起头来做人”,并以过来人的身份发表讲话说:“提到历史,我们不必难为情,我们应当为英雄们和他们的业绩感到骄傲。”2004年9月,坐落在莫斯科中心卢比扬卡广场的“克格勃”鼻祖捷尔任斯基的雕像在撤除13年后,经普京批准重新恢复,还举行了隆重的安放仪式。2006年12月,普京又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盛大宴会,庆祝俄安全机关成立89周年,并在讲话中自豪地宣称:“在俄罗斯国家安全机构的历史上,有许许多多光辉的时刻,展现了真正的英雄主义和勇气。” 如此重视苏联的历史,是源于爱国主义和深远的政治战略。 从这个角度讲,普京的“苏联情结”本质上是一种爱国主义情结。2000年12月,他建议国家杜马通过有关法律,规定用苏联国歌作为俄罗斯的国歌,并用红旗作为俄军军旗。当有人反对时,普京反驳说,“否定苏联时期的一切象征性标志”从原则上讲是错误的,否定历史会使整个民族“数典忘祖”。同年12月14日,他在《关于国家标志问题的声明》中明确说道:“在苏联时期我国拥有的一切就不值得我们回忆了吗?我们把杜纳耶夫斯基、肖洛霍夫、肖斯塔科维奇、科罗廖夫(苏联火箭制造和宇航科学家及设计师)和航空航天领域的成就置于何地?我们把宇航员尤里·加加林的飞行置于何地?把鲁缅采夫、苏沃洛夫、库图佐夫时期以来俄国军队所取得的辉煌胜利置于何地?1945年春天的伟大胜利又该怎么解释?……红旗是我国人民在伟大卫国战争中取得胜利的旗帜。”他还坚持将已经改名的斯大林格勒恢复为原来的名字伏尔加格勒。 在普京的心目中,苏联时期的历史和文化科技成果已经是俄罗斯民族精神的象征。 煞费苦心地为实现俄罗斯的民族复兴凝聚必备的精神动力。 经过多年思考,普京对苏联解体也有了一个整体上的看法。在2004年4月25日的《国情咨文》中,普京这样说:“苏联解体是20世纪地缘政治上的最大灾难,对俄罗斯人民来说这是一个悲剧。”他还对外国记者比喻说,苏联解体是“在泼水的时候,连同孩子一起倒掉了”。 普京的这个比喻借用的是马克思的名言,用在苏联解体这件事情上确实恰当。强调历史感并不意味着对历史上的各种经验不加区分地全盘承袭,而是要根据今天的条件和实践的发展来运用和发挥。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反思历史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时候,连同宝贵的“孩子”也一同丢弃,那就算不上一种历史感了,或者说是在失去历史感的同时,也失去了自己的主体意识和核心价值观,削弱了自己独立而成熟的思维能力。其结果,很可能就是习惯于用别人的脑袋想问题,用别人的语言来说话,按别人的要求来走路。而这样的民族和国家,是很难挺起脊梁的。 作为具有浓厚历史感的政治家,普京的上述举措,显然是要改变一些人对待苏联历史和文化的虚无主义态度,希望民众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力量,由此增强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引导民众看到和坚信国家的前途。说到底,普京的所作所为是在煞费苦心地为实现俄罗斯的民族复兴凝聚必备的精神动力。 (陈晋)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