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南极海象“投身”极地海洋科研(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14日07:36  天津日报

  

南极海象“投身”极地海洋科研(图)
冬季南极冰下状况一直是科学研究上的一个盲点。如今,研究人员把电子数据采集传感器安装在南极海象身上,首次采集到冬季南极海冰下气候变化数据,打破了这一科研盲点。

  极地区域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但在极地采集数据却是一大难题。冬季,海水表面结成冰,人类难以下去进行数据采集。而海象却能潜入海底游于冰下,带回宝贵数据。

  正是基于这样的灵感,巴黎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专家琼—伯努瓦·沙拉森带领一支国际研究团队远赴南极,邀请当地“居民”——海象参与到极地气候变化研究中。

  研究人员把电子数据采集传感器粘在85只海象的头后部。每当海象浮出水面,可把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卫星接收器上,包括水温、水压、盐度和所在位置。

  根据这些数据,科研人员得以计算冬天海水结冰的速度。海冰的数量可以反映返回太空的太阳光数量。海冰越少,意味着由于气候变暖,地球吸收了更多能量。

  法新社13日援引研究团队成员、澳大利亚国家科学院的史蒂夫·林托尔的话报道,“利用海象,我们第一次能够在冬天采集海冰下数据,观察广阔的海洋区域。”

  每年夏天海象上岸繁殖和换毛期间,研究人员开始准备手机大小的电子数据采集传感器。等到海象新的毛发长出来,研究人员把传感器粘在其头部毛发上。海象身上的传感器收集一整个冬季的数据,直到第二年夏天海象上岸换毛。

  2004年至2005年,这群参与科研的海象每天最多能游65公里,为研究人员提供1.65万块海冰的剖面图,其中4520块来自冰面之下的区域。海象潜入水中的平均深度为460米,最深能达到近2000米处。

  海象采集到的数据是之前利用船只和浮标采集的9倍,其中海冰冰下信息是之前的30倍。根据收集的数据,研究人员绘制出海洋水质图,包括水质发生变化的主要区域。

  □崔坦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