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国投唯一弃权票(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0日02:08  华商网-华商报

  

美国投唯一弃权票(图)

  美国国务卿赖斯(右)在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上投弃权票,她的身旁是以色列驻联合国大使加布里埃拉沙莱夫(中)和埃及外长艾哈迈德阿布勒盖特(左)以色列9日不顾安理会决议,继续展开对加沙地带哈马斯目标的攻势。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已有779名巴勒斯坦人死亡,3200人受伤。

  联合国安理会8日晚通过决议,呼吁巴以立即在加沙地带停火。先前对决议草案持反对意见的美国7日晚突然转变态度,才使得呼吁停火的决议一天内获得通过,但美国只是在投票中弃权。一些阿拉伯国家代表担心,美国没投赞成票,可能削弱这一决议对以色列的压力,加大以色列与哈马斯之间停火的难度。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9日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中方欢迎并支持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加沙局势决议。中方敦促各方切实遵守决议,立即实现停火。敦促以色列从加沙地区撤军,并确保人道救援活动顺利进行,尽快缓解加沙人道危机。

  美国“完全支持”却投弃权票

  这一决议由英国起草,根据埃及、沙特和约旦等阿拉伯国家提议修改后最终定稿。决议呼吁巴以立即实行“持久、受到全面尊重的停火”,以促成以军从加沙全部撤军。决议“谴责所有针对平民的暴力和敌对活动”,呼吁各国加紧努力,就在加沙打击武器走私活动和开放过境点等事宜作出安排和保证。此外,决议还呼吁确保人道救援物资在加沙的顺畅发放,欢迎在加沙建立和开放人道主义走廊。

  当天表决中,安理会15个理事国中有14个投赞成票,仅美国投弃权票。这一举动让原先预期美国能投赞成票的巴勒斯坦及阿拉伯国家代表感到遗憾。

  赖斯解释说,美国“完全支持”这一决议,但希望首先看到埃及方面在以色列与哈马斯之间的调解结果,因此投了弃权票。

  路透社援引一些政治分析家的话报道,美国对一项其他各方均支持的决议草案投弃权票,仍然会被视为倾向于以色列一方。这样,安理会决议对以构成的政治压力将打折扣。

  巴以均对安理会决议不接受

  安理会通过停火决议,以总理奥尔默特、国防部长巴拉克及外长利夫尼9日上午密会讨论如何响应。利夫尼在密会结束后表示,“仍将采取符合我们利益的行动”。利夫尼说,不论过去、目前和未来,以色列所采取的行动,都以人民与自我防卫的利益为优先考虑。奥尔默特说,以仍将继续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

  位于黎巴嫩的哈马斯代表则响应说,安理会的决议不会影响哈马斯,而且这项决议完全凸显以色列在加沙境内的失利。他表示,由于以在加沙境内战事失利,联合国才会通过这项决议案;而且决议内容完全不顾巴勒斯坦人的利益。他认为,除非决议能朝更具体的方向修订,否则哈马斯不受安理会决议约束。

  以军继续进攻打死至少21人

  加沙地带急救部门负责人哈撒内9日说,尽管联合国通过了呼吁立即停火的决议,但以当天仍继续对加沙地带的多个目标进行军事打击,打死至少21名巴勒斯坦人。

  哈撒内在加沙城说,以空军和地面部队9日袭击了加沙地带中部和北部,造成至少21人死亡,60余人受伤。他说,以军凌晨时空袭了加沙地带北部拜特拉希亚的一所房屋,造成6名平民死亡,其中包括一名母亲和她的3个孩子。此外,以军在加沙地带北部的空袭还击中了一所房屋,致使两名妇女和一名12岁的儿童死亡。

  哈撒内说,自以军去年12月27日对加沙地带发动进攻以来,迄今为止已造成至少779名巴勒斯坦人死亡、3200人受伤。

  以军少校被哈马斯导弹打死

  以军在8日袭击了巴勒斯坦武装人员的5个分队,但有一名以军军官在与哈马斯武装人员的交火中死亡。在8日的军事行动中共有3名以军士兵被巴武装人员打死。

  当天,以军“幼狮”步兵旅的一名少校被哈马斯武装人员打死。以媒体称,这位名叫RoeyRosner的27岁少校当时正与部队在前犹太人定居点内察扎利姆地区巡逻,被反坦克导弹击中后死亡。

  奥尔默特当地时间8日在视察以南部驻军时表示,以政府目前还未就是否扩大当前攻势作出决定,但由于“铸铅行动”尚未实现恢复以南部地区安定的目标,所以不能排除扩大攻势的可能。据悉,如果以政府决定扩大战事,数万名此前动员的以预备役士兵将进入加沙地带作战。综合新华社

  

美国投唯一弃权票(图)

  “自由女神”举鞋抗议

  1月8日,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的以色列大使馆前,一名装扮成自由女神的女子手举一只鞋子,抗议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展开的军事行动。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