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出炉始末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17日14:23  环球时报

  

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出炉始末

  资料图片:赫鲁晓夫

  1956年苏联共产党第20次代表大会召开期间,赫鲁晓夫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因从未公开发表,故称“秘密报告”。这场报告当时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掀起极大波澜。长期以来,提到这个“秘密报告”,不少人往往下意识地以为这是赫鲁晓夫个人所为,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内幕调查令人震惊

  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开始了平反冤假错案的进程。1955年12月31日,苏共中央委员会主席团举行会议,决定成立一个以苏共中央书记波斯佩洛夫为首的专门委员会,负责调查1935-1940年间党的第17次代表大会上当选的联共(布)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以及其他苏联公民遭大规模迫害的所有材料。

  次年2月9日,苏共中央委员会主席团听取了该委员会的汇报,报告内容震惊了与会者。米高扬回忆说:“波斯佩洛夫代表委员会作报告(即便是这时他仍然怀有亲斯大林情结)。事实是如此令人震惊,当他汇报时,特别是汇报到那些非常沉重的地方时,他的眼里噙着泪水并且声音也颤抖了。我们大家都惊呆了,虽然我们也知道很多情况,但是委员会所汇报的一切,我们当然是不了解的。而现在,这一切都经过了核查并且被文件所证实。”

  汇报结束后,赫鲁晓夫提出:“应当表现出说真话的勇气。意见是:对代表大会讲,仔细考虑一下:怎样讲。应当对哪些人讲。”他建议委托波斯佩洛夫起草一个关于个人崇拜问题的报告,“讲一讲造成个人崇拜的原因以及权力集中在一个人的双手、一双不诚实的手里的情况”。赫鲁晓夫的建议得到多数与会者的支持。

  几名书记共同起草报告

  2月13日,即苏共二十大开幕前一天,中央委员会主席团召开会议,建议在代表大会的一次秘密会议上作关于个人崇拜问题的报告,确定赫鲁晓夫为报告人。几小时后,苏共中央委员会全会同意了该建议,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并且作出决定:吸收其他中央书记参加秘密报告的起草工作。

  2月14日,苏共二十大开幕。2月15日,赫鲁晓夫召见另一名苏共中央书记谢皮洛夫,让他为这个报告准备新材料。2月18日,谢皮洛夫写完报告。同一天,波斯佩洛夫向赫鲁晓夫提交他和另外一人共同起草的报告草案。

  2月19日,赫鲁晓夫在波斯佩洛夫所提报告文稿基础上,参考谢皮洛夫的文稿以及不久前刚刚获得平反返回莫斯科的老布尔什维克斯涅戈夫的信,向速记员口授了一份报告文稿。研究过这几份文稿的俄历史学家瑙莫夫说:“2月19日赫鲁晓夫口授了文稿,这个文稿成为他在代表大会上宣读的报告的基础……毋庸置疑的是:赫鲁晓夫在仔细推敲报告的结构方面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瑙莫夫认为,总的来说,赫鲁晓夫口述报告的不少表述和措辞要比波斯佩洛夫提交的那份报告更尖锐和激烈。

  俄国家现代史档案馆解密文献证明,1956年2月23日,赫鲁晓夫将报告草案文本分发给苏共中央委员会主席团委员、候补委员以及中央委员会书记们,他们在阅读后提出各自的修改意见,并总体上同意了这份报告文本。比如,在发给苏斯洛夫的那份文本中,出现了用红色、蓝色等颜色的铅笔作的着重记号和修改。除文字上的修改外,还有相当有趣的标注,如“瞧,竟然是‘亲爱的父亲’!”,“对未来的教训”,“1943—1944年践踏了卡拉恰耶夫人、卡尔梅克人、印古什人和车臣人等民族的民族权利”。结尾部分提出警告:“我们不可以在代表大会范围之外提出这个问题,更不用说在报刊上提这个问题”,边页上还用蓝色铅笔补充了这样一句话:“不要向庸人露出伤口”。

  赫鲁晓夫的一段回忆被删除

  发现这些档案文件的俄历史学家阿克休京和佩日科夫注意到,阅读者们都将赫鲁晓夫的一段回忆给删掉了。那是赫鲁晓夫一次遭斯大林粗暴对待的经历,他说“每一位政治局委员都能就斯大林对待政治局委员们的不逊态度讲出很多东西来”。

  历史学家瑙莫夫也指出这一点,并总结说:“2月23日,赫鲁晓夫报告文本被分发给中央委员会主席团委员和候补委员。他们同意了报告内容并且提出修改意见,报告文本于2月25日前最终校订编辑好”,“这基本上就是赫鲁晓夫在代表大会的会议上宣读的那份报告”。

  通过以上所述可以看出,长期以来盛传的一种说法,即“‘秘密报告’的内容没有经过中央委员会主席团的审查,赫鲁晓夫作报告时手里拿着的仅仅是一份提纲,尚未最后形成文字”,就不能成立了。同样,“赫鲁晓夫和中央委员会主席团违背党的代表大会的传统做法——党的领导人的政治报告文本事先经过政治局或者中央委员会主席团的批准”的说法也难以成立。(徐元宫)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