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北海道7级地震 在日本避难所生活是怎样的体验?

北海道7级地震 在日本避难所生活是怎样的体验?
2018年09月07日 18:59 新京报

  原标题:北海道7级地震,在日本避难所生活是种怎样的体验?

  最近,安倍有点儿忙。9月20日的自民党总裁选举在即,却不得不为应接不暇的台风地震伤透脑筋。

  据日本共同社,9月4日,为应对台风“飞燕”给关西地区造成的灾害,安倍取消了国内视察的行程。然而,关西“风波未平”,北海道又发生了7级地震,安倍不得不暂时中止选举活动日程。

  据日本气象厅,当地时间9月6日上午3时8分左右,北海道发生7级地震,震源位于北海道胆振地方中东部,深度约40千米。

  据NHK,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7日的阁僚会议上称,截至目前,地震已造成16人死亡,26人失联。

  失联人员全部来自震中区

  据《朝日新闻》,地震后厚真町发生大规模泥石流,多间民房被毁。26名失联人员全部来自靠近震中的厚真町。

  目前,救援部队人数扩大到22000人,与75架直升机一起全力进行搜救。

  住在厚真町的公司职员胁田之正称,地震发生时,自己打着赤脚从倒塌的房子里逃出才得以活命。“听到‘咚’的一声后,感觉有股冲击力从下而上袭来,然后是左右摇晃,房子被冲毁,完全不知所措。”

  胁田称,妻子和母亲被困在房子里,但因为周围一片漆黑,只能等待天亮再实施救援。第二天早上,一片狼藉的景象出现在胁田眼前:塌方后裸露的山体、折断的树木和倒塌的电线杆。

  由于震度强弱不同,北海道各地受灾情况各异,当地第一大城市札幌尚无大规模房屋受损或人员伤亡的情况发生。

  整个北海道陷入一片漆黑

  据北海道电力公司,地震后位于胆振地区厚真町的火力发电厂紧急停运,发电量和电力使用量失衡,以致道内的其他发电厂都停止运作,直至当地早上6时半为止,道内295万户人家全面停电,至少15家医院需要用紧急电源发电。

  北海道大学一位留学生告诉外事儿:

  这是北海道有史以来最大的地震,家里的书架都被晃倒。地震发生后札幌大面积停水停电,一些人为了安全起见深夜前往避难所,部分路口信号灯也不亮了,大家都打开手机照明过马路。早上很多人去超市购买日常囤货,大家都十分有序地排队,没有抢购情况出现。

  受到断电的影响,包括北海道新干线在内的14条铁路线暂停运行,札幌市地铁和电车也推迟运营时间。当天在新千岁机场起降的国内及国际线航班全部取消。

  9月7日,菅义伟官房长官称,北海道已恢复了140万户人家的供电和4000户人家的供水。新千岁机场也恢复了国内航线。但据《读卖新闻》报道,恢复北海道全域的电力供应还需要一周时间。

  安全与危机并存的避难所

  地震当天,北海道各地区都开设了避难所供人们避难,并提供生活服务。

  9月6日,在札幌从事旅游业的安娜在避难所度过了一夜,她告诉外事儿,避难所发放了毯子、水、面包、压缩饼干和小收音机。其中,收音机是为了让受困的“灾民”接收外界信息。

  另一名中国女留学生称,由于各地受灾情况不同,避难所提供的帮助也有所不同,但大多都提供了一些生活必需品和受灾信息。由于断电,避难所晚上用煤油灯照明。

  她还表示,札幌受灾不太严重,所以来避难的市民不算多,其中不少是流浪汉。9月7日区政府已经不提供避难了,统一转移到白杨小学,大概有100名避难人员入住。

  在日本,各地都划定了紧急避难所供民众在遇到地震、洪水、火灾等灾害时使用。

  一般来说,市立中小学的体育馆和寺庙、神社、公园等公共设施常常被指定为当地的避难场所。所有的避难所都有明确的标识,民众在平时的防灾演练中也会被告知避难所的具体地点。

  避难所的标识在日本几乎无处不见,它为灾难中的人们提供了庇护之所,但也曾因为卫生问题、盗窃事件、性侵事件备受诟病。

  据《西日本新闻》,2016年熊本大地震发生后,不少人被迫在避难所生活。熊本县警方透露,在男女混住的避难所中,发生了至少10起性侵和猥亵事件。

  此外,由于避难所卫生间清扫得不够干净恶臭难忍,加上大家在停电后不得不在黑暗中如厕,导致许多女性和老年人不愿上厕所而控制水分摄取,最后患上“经济舱综合症”。一些村落的避难所也由于供水不足导致出现卫生问题和病毒感染。

  独有的灾难报道机制

  此次地震发生后,日本各大媒体迅速应对,深入灾区进行了全面的报道。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灾情和救援情况,报道还提供了较为详实的生活服务信息。地震后由于大规模停电,许多人手机断电而与家人朋友失联,于是当地报纸刊登了哪里可获取充电服务的详细信息。

  实际上,日本这种报道方式是在多次震灾报道中积累下的经验。

  1995年1月17日5时46分,日本阪神地区发生7.3级大地震,神户在剧烈的摇晃和火灾中化为一片废墟,由于电话电视等所有获取信息的方式全部被毁,灾区民众陷入一片孤岛之中。

  为了帮助灾民,当地报纸《神户新闻》在报社垮塌的情况下继续采写灾情,并带着一手采访奔赴京都,让《京都新闻》帮助制作震后《神户新闻》的版面并印刷出来。

  最终,《神户新闻》得以每天按时送达灾区读者的手中,成为灾民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除了灾情报道,详细的服务信息在保障灾民的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神户新闻》和《京都新闻》也签订协议,商定发生灾难时互相支援。这一报道模式为许多后来的日本媒体机构所效仿。

  文/方辰

点击进入专题:
日本北海道发生6.9级地震

责任编辑:张申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