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俄媒:未来在轨航天器数量或暴增 反卫星难度增大

俄媒:未来在轨航天器数量或暴增 反卫星难度增大
2019年06月24日 13:59 参考消息

  原标题:俄媒:未来在轨航天器数量或增5倍多 反卫星技术难度增大

  参考消息网6月24日报道 俄罗斯《侧面》周刊网站6月19日发表了米哈伊尔·科托夫的题为《第一次太空大战将是什么样》的文章,原文编译如下:

  太空军事化从未得到正式批准,但对其限制力度却相当之低。根据《外层空间条约》,禁止任何国家在月球和其他天体的轨道上部署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各类天基武器,然而这些规定给外太空用于军事目的留下很大空间。

  一旦太空冲突爆发,冲突方将力图在维护和补充自身在轨设备的同时,摧毁敌人的航天器。要知道,任何航天器都是十分脆弱的设备。对它们而言,几乎任何碰撞都是致命的。并且,多数卫星都无法迅速变轨,因此很容易成为对手导弹和其他反卫星系统的靶子。

  今天,约60个国家拥有在轨航天器,其中已有3个国家尝试击落卫星。冷战时代,苏联和美国在全球太空竞赛的早期就进行了反卫星试验,印度则于21世纪加入它们的行列。

资料图片:美军GPS全球定位系统星座示意图。(图片来源于网络)资料图片:美军GPS全球定位系统星座示意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资料图片:“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提出的“星链”星座示意图,将由大批卫星组成。(图片来源于网络)  资料图片:“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提出的“星链”星座示意图,将由大批卫星组成。(图片来源于网络)

  轨道资源

  现代卫星分布在倾角不同的4个主要轨道上。大部分卫星位于低近地轨道——约占总数的65%。这个轨道被地球遥感卫星和侦察卫星占据。它们的运行高度仅为海平面以上几百公里。一旦太空冲突爆发,它们将率先被摧毁。

  第二“受欢迎”(部署较为密集)的轨道是地球同步轨道,那里部署着通信卫星,其工作要求卫星需长期处于地球表面同一点的上方。用陆基反卫星武器摧毁这些卫星的难度要大得多。

  卫星的安全性无法提高。所有航天器都一目了然。只能通过增加工作卫星的数量和发射备份卫星加以防护。

  如果说10到20年前,成倍增加航天器数量还会带来巨额费用,那么近年来,大范围部署和备份卫星战略越来越具有现实性。目前轨道上有2000多颗工作卫星,但“一网”公司和“太空探索技术”(Space X)公司眼下正在实施的2个卫星互联网项目,将分别在此基础上增添800和12000颗卫星。

  未来数年,在轨航天器数量可能增加5倍多。数千颗阵容的卫星群将让决定打击它的一方头疼不已。

  哪些国家掌握着最多的卫星群?美国目前拥有900颗正在运行的卫星,其中约半数可以算作军用。

资料图片:美军反卫星导弹示意图。(图片来源于网络)资料图片:美军反卫星导弹示意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毁灭手段

  为摧毁卫星,冲突方多半会使用安装标准动能杀伤弹头的常规反卫星导弹。使用核弹执行该任务的可能性不大。问题出在以地球尺度看很远的距离上,一次核爆未必能同时摧毁数颗卫星(且核爆“误伤”代价太大,会同时摧毁敌我的卫星群——本网注)只能一对一攻击,这使得“核”解决方案代价太过高昂。可以用电磁脉冲(EMP)对卫星装置施加影响,但防范这个打击因素相对简单。

  值得一提的还有激光武器。20世纪80年代苏美专家都想到向近地轨道发射可摧毁他国卫星的天基激光平台。

  美国在“星球大战”计划框架下开发了在轨激光装置项目。安装在航天器上的高能化学激光武器本应成为美国反导系统的“第一梯队”。但许多专家说,由于功率绰绰有余,这种激光武器也能轻松胜任摧毁别国卫星的任务。

  恢复速度

  摧毁一部分敌方在轨卫星后,对抗双方最重要的任务将是发射新卫星和恢复卫星网络系统的工作能力。这里有两个难点:制造卫星本身需要时间,而加快这个过程几乎不可能,制造新火箭并准备发射也是如此。

  这两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的技术链条问题都将导致卫星群不能在所需时间内恢复。军方清楚这个问题,但以当前技术发展水平,解决它相当困难。需要准备发射时间最短的火箭,且发射塔系统不能太复杂。

  美国则从另一方面着手解决上述问题,推出了“超轻型战术侦察卫星”和可在完全合乎要求的卫星入轨前确保系统工作的通信卫星概念。正因如此,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DARPA)的专家正与制造超轻级火箭的私人公司合作。

  这样的火箭不需要正规的大型航天发射场和长期准备,但可将为数不多的有效载荷尽快送入轨道。今年3月和5月,火箭实验室已为五角大楼实施了2次发射。

  几乎所有掌握航天器的国家,都在考虑太空大战的各种方案,包括正在开展使用惯性制导系统代替司空见惯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的演习,其还在考虑尽可能快地部署新卫星以替代被毁卫星的各种方案。但当前入轨卫星数量的增长可能打乱一切备战路线图。

  [延伸阅读]俄罗斯反卫星武器揭秘 可拦截距地120公里太空目标

  参考消息网4月23日报道 俄罗斯《消息报》网站4月19日发表了题为《瞄准星辰:俄反卫星武器研发的最新进展》的报道,现将原文编译如下:

  世界主要大国都在研制反卫星系统。但关于俄罗斯应对太空威胁的计划,外界几乎一无所知。不过,关于“努多尔河”反导系统、“产品07”和“接点”导弹及巡查卫星的报道不时见诸媒体。俄罗斯正在研发哪些反卫星系统呢?

  “努多尔河”反导系统

  2011年,俄罗斯传出了配备14A042反导拦截弹的A-235“努多尔河”反导和太空防御系统研制工作的消息。预计“努多尔河”将逐渐取代A-135“阿穆尔”系统,后者如今负责保卫首都莫斯科免遭洲际导弹袭击。但新系统的能力未必仅限于此。

  据外国媒体报道,“努多尔河”的系统测试是在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进行的。众所周知,后者服务于与防御性和科研发射紧密相关的俄罗斯航天计划。

  由此可以推测,“努多尔河”不仅能拦截洲际导弹,也能攻击卫星以及载人航天器。系统名称中“太空防御”一词和导弹编号也能说明这点。导弹编号中包含数字14,这意味着它们属于太空武器。

  关于14A042导弹本身的情况则知之甚少。这多半是一种2级推进拦截弹,可以配备常规和核弹头。迄今尚不清楚该系统是机动发射型还是井射型(目前公开的试射视频为井射型——本网注)。

资料图片:俄军试射“努多尔河”反导系统视频截图。(图片来源于网络)资料图片:俄军试射“努多尔河”反导系统视频截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资料图片:挂载79M6“接点”反卫星导弹试飞的米格-31D截击机。资料图片:挂载79M6“接点”反卫星导弹试飞的米格-31D截击机。

  “产品07”空射反卫星导弹

  20世纪80年代末,米格设计局改进了3架米格-31D截击机(文件代号“产品07”)。根据技术任务,米格-31D截击机适用于发射“接点”反卫星系统导弹。作为第一级,米格-31D应高速“冲向”大气层上方,施放79M6“接点”导弹。

  “接点”反卫星导弹尺寸相当大,因此被加固在机腹下方,该导弹长约10米,估计拥有重达160公斤的动能弹头,为2级或3级推进导弹。

  2018年秋,美国《战斗机月刊》刊发了机身下方挂载大尺寸黑色导弹的米格-31照片。照片拍摄于莫斯科郊区的茹科夫斯基飞行试验中心。报道者确信,这就是俄罗斯的新式空射反卫星导弹。

  “接点”反卫星系统的重要地面组成部分是“树冠”太空目标无线电光学识别系统。它能够寻找、识别卫星,并引导米格-31对准卫星。该系统包括若干分散在俄罗斯全境的雷达站,每个雷达站由雷达和激光发射器组成,后者可以探测太空目标距离和移动方向。

  巡查卫星

  2017年,俄罗斯成功试射机动型军用巡查卫星。它可飞近其他在轨装置进行检查。试验期间,机动卫星从2017年6月23日发射的“宇宙-2519”航天平台脱离,完成自主飞行。它先实施机动变轨,然后返回平台,对其进行检查。试验过程中还测试了地面和轨道通信设施,并试用了弹道计算方法和新软件。

  这类装置有助于判定外国间谍卫星的功能。但最重要的是,必要时太空巡查卫星可以化身“杀手卫星”,摧毁敌方航天器。

  如何工作?

  现在,让我们汇总所有信息,并试着推测俄罗斯反卫星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它的“眼睛”是“树冠”太空监视雷达站和巡查卫星,其对目标进行辨别和分类,包括那些伪装成民用航天器或实施非标准机动的目标。

  在分类和识别完成后,就轮到搭载反卫星导弹的米格-31D截击机和陆基14A042导弹登场了。但一个问题是,俄罗斯产品将会在何种高度拦截目标?公开消息源提到,“产品07”有效载荷的轨道高度为120公里。简言之,“接点”可以在这个高度上拦截卫星。然而,14A042拦截目标的高度尚未公开。

资料图片:美空军F-15A战机曾于1985年试射ASM-135反卫星导弹。(图片来源于网络)资料图片:美空军F-15A战机曾于1985年试射ASM-135反卫星导弹。(图片来源于网络)

  全球之争

  如今,若干国家都在发展太空防御系统。例如美国也有自己的巡查卫星,其中最著名的“侦察员”当属美国的X-37B空天飞机。美国还在积极研制空基反卫星系统。例如,美国媒体喜欢拿俄罗斯的“接点”和美国的ASM-135A空射反卫星导弹作对比,后者运载工具为F-15A战斗机。此外众所周知,美国还在以激光武器为基础研发有“卫星杀手”之称的新武器。

 

责任编辑:刘德宾 SN222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