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这些科学大咖,走上科学巅峰,却患上了“诺贝尔病”

这些科学大咖,走上科学巅峰,却患上了“诺贝尔病”
2020年10月02日 12:55 澎湃新闻

  原创 瞿立建 返朴

  有一些科学家做出了杰出成果,荣获诺贝尔奖,走上人生巅峰。然而,他们获奖后影响力剧增的同时却误入歧途,支持伪科学、宣扬没有科学依据的言论等,这种现象被称为“诺贝尔病”。本文将介绍六位重症患者,从他们身上我们会看到科学家的另一面。

  撰文 | 瞿立建

  诺贝尔奖是世界上最知名的科学大奖,对普通公众而言,诺贝尔奖得主基本就是科学代言人。至今为止的六百余位诺贝尔奖得主,大部分当之无愧,但也有少数人走上了科学巅峰后,却得了“科学癫痫”的病,宣扬甚至研究伪科学的东西——这被称为诺贝尔病[1]。

  现在我们见识几个诺贝尔病患者。

  凯利·穆利斯:科学界是个阴谋团体

  凯利·班克斯·穆利斯(Kary Banks Mullis,1944年12月28日-2019年8月7日),美国生物化学家。1993年“因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穆斯利在1983年发明了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 技术,这是一种可在试管中短时间内大量复制DNA片段的技术。没有PCR技术之前,大量复制DNA片段需要几个星期的时间。PCR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展,因此穆斯利获得了199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穆斯利在读研究生二年级的时候,就在Nature上独自发表了一篇论文。他是生物化学专业,但这篇论文是关于天体物理学的,这篇论文能够发表让他很意外,他并没有指望Nature会发表他这个天体物理门外汉的论文。穆斯利对生物化学和天体物理学都很感兴趣,曾颇为犹豫选哪个领域作为自己的专业。他分析了自己的星座——摩羯座,得出结论,自己适合生物化学。穆斯利相信占星学。

  1983年,他发明了PCR技术,信心满满地向Nature投稿,没想到被拒稿了。他改投给Science,再次被拒,后来论文发表在他的朋友、华裔生物化学家吴瑞主编的一份期刊上。这次拒稿经历改变了穆斯利的心态,他重新审视科学家这个群体,开始质疑科学界的运作方式,对很多科学问题进行阴谋论的解读。

  穆斯利说,臭氧层空洞、气候变暖、HIV导致艾滋病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都是科学家忽悠人而瞎掰的。科学家为什么贩卖焦虑忽悠人?为了“恰饭”,为了获取经费。穆斯利打比方说,设想两个科学家来争取国家的经费,一个拿出一系列文献,论证大气层上部很多现象不清楚,说我们需要研究,批给我一百万美元,我将用以下方法有望给出有益的结论。另一个科学家说,有研究初步表明,大气层顶部出现臭氧层空洞,如果再不行动——包括给我批一千万科研经费——空洞将扩大,皮肤癌将流行,牧场上可爱的牛羊会眼瞎。试问:哪个科学家会拿到经费?

  穆斯利认为,环境问题、气候问题、生态问题等都是科学家勾结政客骗纳税人的钱。公民应坚持常识和自信,不要被他们的花言巧语所蒙蔽。他在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写项目进展报告时,遍览科学文献,发现没有文献表明艾滋病是人体免疫缺损病毒(HIV)引起的。由此穆斯利说,国立卫生研究院在媒体上炒作艾滋病病因是HIV,政府很快拨款10亿美元经费,那些在医学研究上没有前途的艾滋病博士们马上又有饭吃了。

  穆斯利提出了自己的艾滋病病因假说[8],但是,他的论文没有引起任何反响。社会上有一群人是“艾滋病否定主义者”[9],穆斯利是其中的名人。他表示,科学界将否定艾滋病者视作异端,予以“打压”,堪比宗教裁判所迫害伽利略。他们鼓唇弄舌,造成一种学界还有争议的样子,其实学界早已形成共识。除了艾滋病领域有否定主义者,疫苗、转基因食品、气候变化等领域也是否定主义的重灾区。

  在穆斯利看来,温室效应、气候变暖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炮制的谎言,每年耗费10亿美元,只是制造麻烦,却由纳税人买单,就像天主教掌权时教徒向宗教裁判所交费一样。“搞气候变暖的科学家只不过是大气模型设计员和为老板IPCC算出变暖结果的程序员,他们只是为自己的饭碗而吓唬我们,让我们纳税给他们支付薪水,仅此而已。”

  穆斯利在他的自传中还透露,一天晚上,他在自己的庄园里,遇到一只发光的动物,长得像浣熊,还会说人话。

  这种灵异事件,穆斯利可以与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布莱恩·约瑟夫森交流交流。

  布莱恩·约瑟夫森:从物理到心灵

  布赖恩·约瑟夫森(Brian Josephson,1940年1月4日-),英国物理学家,“由于他对通过隧道势垒的超电流特性的理论预测,特别是那些通常被称为约瑟夫森效应的现象”而获得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英国物理学家布赖恩·约瑟夫森在22岁,尚是一个博士生时,预言了后来以他名字命名的约瑟夫森效应,凭此赢得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60年代末,约瑟夫森开始对心灵哲学(Philosophy of Mind)感兴趣,特别是心物问题(Mind–body problem)。心物问题主要讨论心灵(mind)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探讨心灵如何透过身体,与外在世界进行互动,相互影响。约瑟夫森是认为超心理现象(Parapsychological phenomena)真实存在的极少几个科学家之一。超心理现象包括心灵感应、意念力(如隔空移物等),被主流科学界视为伪科学。1971年,他开始习练超验冥想。

  源自印度的冥想活动在1960年代开始风靡欧美,至今依然非常流行。

  荣膺诺贝尔奖极大提升了约瑟夫森在科学界的地位,他不仅能进行这些异类课题的研究,还可以在科学会议上堂而皇之向科学界宣讲他的研究进展,只不过科学家们对他的报告并不感冒。1974年,在法国凡尔赛举行的一次分子与细胞生物学会议上,约瑟夫森在黑板上列了参考文献,竟然是印度《薄伽梵歌》和冥想活动创始人、印度人Maharishi Mahesh Yogi的著作,然后约瑟夫森开始讲他对冥想的实验研究。在座的科学家被激怒了,中途将约瑟夫森轰下台。[10]

  约瑟夫森越来越被主流科学界反感。他便亲自出马组织学术会议,出版论文集,传播他和同道们的“科学认识”。1996年,他在剑桥卡文迪许实验室组织成立心物大统一课题组,要应用量子力学破解大脑的奥秘,应用量子纠缠实现传心术[11]。

  科研之余,约瑟夫森坚持习练冥想,据说大有长进。美国理论物理学家、科学作家 Jeremy Bernstein在剑桥大学见过冥想习练者的海报,海报展示约瑟夫森能悬浮在地面之上10厘米的空中。类似下图的样子:

  据说,约瑟夫森习练冥想已达到悬空的境界。

  约瑟夫森说,冥想带给他科学上的深刻洞察,比如,他洞察到神创论是正确的——达尔文的棺材板都压不住了。

  让达尔文棺材板压不住的还有另外一个诺贝尔物理奖得主——肖克利。

  肖克利:智商低的人该绝育

  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1910年2月13日-1989年8月12日),美国物理学家和发明家,“因对半导体的研究和发现晶体管效应”而获得1956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1936年肖克利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后,进入企业从事科研工作,做出了许多重要的发明,包括使他获得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晶体管。不过,肖克利本人性格乖张,不善于做领导,他领导的团队分崩离析,他本人最终被公司开掉。在产业界混不下去,他就去了斯坦福大学做教授,一直在这里工作到退休。

  肖克利晚年逐渐对种族、智商、优生学感兴趣。他不是跨界玩票,只简单提些想法,而是要做严肃的研究。因为他觉得自己“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应该把这个事关人类这一物种的未来的课题研究清楚。肖克利甚至把他在这些方面的工作称为是自己毕生最伟大的工作。

肖克利关于种族和优生学的研究汇集于此书肖克利关于种族和优生学的研究汇集于此书

  肖克利认为,有些人或群体天生智商就是低,还擅长传宗接代,这将降低人类的平均智商,最终会导致人类文明衰落。他特别指出美国黑人,天生智商低这已经写在DNA里了,改善他们的后天环境根本无济于事。肖克利还提出了解决方案——给智商低于100的人经济补偿,让他们自愿绝育。肖克利对自己的智商非常自信,向精子库捐精,希望为扩散聪明基因做出贡献。

  肖克利还迷信测谎术,他要手下的员工都要通过测谎仪的检验。肖克利还曾提议用测谎仪测诺贝尔奖得主,要他们回答这个问题:各种族的智商没有差异,你信吗?

  不管别人信不信,诺贝尔奖得主沃森是不信的。

  詹姆斯·沃森:黑人落后是因为黑人傻

  詹姆斯·杜威·沃森(James Dewey Watson,1928年4月6日-),1962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表彰“他们发现核酸的分子结构及其对生物中信息传递的意义”。

  詹姆斯·杜威·沃森,美国分子生物学家,因为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分享得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沃森是个不惮发表有争议言论的科学家。他在1968年出版了一本畅销书《双螺旋》(The Double Helix),这本书细致讲述了破解DNA结构的故事,不忌讳描述科学家之间的冲突和争议,还对女科学家进行了贬损。

《双螺旋》第一版封面《双螺旋》第一版封面

  2000年时,沃森的争议言论陡然升级到种族主义的高度。他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次讲座上称,肤色和性冲动可能有联系——肤色越深,性欲越强,所以拉丁女子好勾引,英国女子很难撩。还讲了胖瘦与事业心的关系——瘦人事业心更强,胖人没有事业心。他当场就说,当过面试官的人都知道,面试胖子会不爽。沃森立即遭到伯克利的生物学家的批评,批评沃森的报告充斥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没有数据,信口开河,事实与假设不分。

  沃森曾对遗传学家David Reich说,人们对一些民族或种族的刻板印象其实是有遗传学基础的,比如犹太人聪明,中国人保守,印度人驯服,等等。David Reich评述说,“科学史一次又一次揭示,简单相信自己的直觉,会被自己的偏见牵着鼻子走,这是非常非常危险的。沃森走在了危险的轨道上,可能是因为太老了,智力上的活力耗尽了吧。”[12]

  沃森不止一次提出,黑人比白人智商低是基因决定的。2007年,沃森在英国进行巡回演讲之前,接受英国报纸采访时表示,他对非洲前景感到悲观,西方国家援助非洲国家之所以失败,是因为西方国家默认非洲人和西方人一样聪明,而事实是非洲人比西方人智商低[13]。沃森的言论见报之后,舆论一下炸了。英国多个组织取消了沃森的演讲,沃森也来脾气了,干脆取消了巡回演讲,抵制英国。Nature杂志发表社论指出[14],英国不应该抵制沃森,而应等沃森来了当面怼他。沃森回应批评称,自己所说不是出于种族主义,而是科学。这次事件导致沃森从他卸任冷泉港实验室主任,他担任这个职务将近40年了。

  2019年1月播放的一部纪录片中,沃森再次强调,他对种族智商差异根源于遗传的观点没有改变。随后,冷泉港实验室发布声明,与沃森断绝一切关系,取消沃森所有荣誉称号,声明称谴责滥用科学为偏见辩护的行为。沃森关于种族与智商的说法只是个人观点,没有可信的科学依据,他本人也没亲自做过相关研究。

  即便是本人亲自下场研究,也有可能掉进伪科学的坑里,比如鲍林。

  鲍林:维生素C治百病

  莱纳斯·卡尔·鲍林(Linus Carl Pauling;1901年2月28日-1994年8月19日), “因对化学键的性质及其在阐明复杂物质结构方面的应用研究”而获得1954年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化学家莱纳斯·卡尔·鲍林是量子化学和结构生物学的先驱者之一。1954年因在化学键方面的工作取得诺贝尔化学奖,1962年因反对核弹在地面测试的行动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是少有的几个两获诺贝尔奖的人,也是唯一两次独享诺贝尔奖的人。

  1941年,40岁的鲍林被确诊患上肾炎。他的医生、著名肾病专家托马斯·阿迪斯(Thomas Addis)告诉他,治疗肾病的诀窍在于让肾得到充分休息,肾的功能是将尿素集中提取排出体外,而尿素来自蛋白质的新陈代谢,因此要减少蛋白质的摄入量。阿迪斯每天精确记录鲍林的排尿量,并对尿液进行化学分析。阿迪斯认为精确的测量是科学诊断的基础,这与鲍林的理念不谋而合。

  两周后,鲍林出院。阿迪斯给他开了一个低蛋白、无盐、添加维生素C的饮食方案,以让肾脏得到充分休息。鲍林严格遵守了医嘱,后续发现食疗方案真的有效——四个月后,浮肿消失了;六个月后,身心状态大有改善;不到一年,完全康复了。鲍林将他的康复完全归功于阿迪斯的理论和疗法,尽管他从科学文献中了解到,阿迪斯的方法被很多肾病专家质疑。但鲍林自这一刻开始接受额外大量服用维生素可以治病强身的观念。

  1965年,鲍林读了一本学术著作《精神病的维生素B3疗法》(Niacin Therapy in Psychiatry)。作者提出,精神病患者服用超大剂量维生素B3可改善大脑功能。这本书让鲍林感到惊奇,因为用药都要特别注意剂量,而这部著作的研究却显示,维生素B3剂量越大疗效越好。鲍林很自然提出一个问题,其他维生素是不是也有类似性质。

  1966年,鲍林结识一位生物化学家朋友,叫埃尔文·斯通(Irwin Stone)。斯通先生讲,每天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能治疗各种疾病,尤其对于病毒性疾病。斯通研究了这背后的理论,由于遗传变异造成哺乳动物维C缺乏,人需要专门补充维C。他还进行了实验研究,给出了定量数据,成年人每天要摄入1.4到4克维生素C。他自己和妻子就每天服用3克。如果倒退几年,鲍林可能会把斯通的话付之一笑,毕竟他不是医生,也不是营养学家,而只是工业界的生物化学家。但现在,鲍林刚好对大剂量服用维生素的效果感兴趣,并且,鲍林认可斯通的理论。

  几十年来,鲍林饱受感冒之苦,为预防感冒,每天一针青霉素。然而自从鲍林开始每天服用3克维生素C,之后神奇的效果出现了——肺不咳了,嗓没痰了,精神状态更焕发了。鲍林对维生素C口服心服,成了维生素C的信仰者。随后鲍林开始进行科学研究,得到的结论越来越神奇。比如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可治感冒,使他认为如果全民服用维生素C,就可以像终结天花一样终结感冒;晚期癌症病人多吃维生素C,生命可延长4倍;超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对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有效。

  为了全人类的健康,1970年鲍林闭关两个月,写了一本科普书《维生素C与感冒》(后来扩充为《维生素C、感冒与流感》),书中号召读者每天服用3克维生素C。这本书非常畅销,顺便带动了维生素C的热销。服用维生素C成为一时风潮。中国科学家钱学森就笃信鲍林的维生素C观点,晚年每天服用正常剂量的100倍的维生素[15]。

  鲍林后来还写了《维生素C和癌症》《如何快乐长寿?》等书,坚持自己的观点。

  鲍林的著作《维生素C与感冒》

 鲍林的著作《如何快乐长寿?》,2006年版 鲍林的著作《如何快乐长寿?》,2006年版

  公众认可鲍林,可惜学术界不认。鲍林被批评、质疑、讽刺、挖苦,他的相关论文也屡屡被拒稿。不过鲍林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医学界一直对鲍林的结论严肃对待,已经基本澄清了鲍林的结论都是不靠谱的。

  科学家还靠不靠谱?

  “诺贝尔病”不是个例,有人总结了症状有轻有重的30余位患者,其中包括爱因斯坦、居里夫妇、薛定谔、泡利等大科学家,他们或是轻信过某些不靠谱的观点,或是干脆从事伪科学研究。

  这里谈谈几点个人认识。

  这些诺贝尔奖得主的污点无损于他们的伟大成就,我们也不必要求诺贝尔奖得主不犯认知错误。正如我们不必要求一个企业家不信气功大师,不必要求一个运动员说话处处符合科学道理,不必要求一个演员对社会热点很有真知灼见一样。

  搞科普有一组片汤式排比句,科普要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这真不是陈词滥调,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看似普通实则高深,即便如诺奖得主级别的科学大咖也可能掉沟里。

  科学精神要求不迷信权威,诚哉斯言!可是,科学问题连诺奖得主都靠不住,该信谁呢?首先我们应了解一下主流科学的观点。主流科学的认识也不保证一定是对的,但至少给你认识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基准。然后再去参考某个具体权威的观点,如果他与主流观点相距甚远,就要看他的观点是否基于很强的科学依据,如果没有,甚至只是个人主观想法,你就大可一笑置之。当然,偶尔也有真理掌握在个别人手上的情况,这时历史将告诉我们答案。

  读者朋友,你还知道哪个科学大咖(不必是诺奖得主)患有类似“诺贝尔病”的症状?请在留言区交流一下。

责任编辑:郑亚鹏 SN238

化学诺贝尔
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浪新闻客户端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更多精彩内容随你看。(官方微博:新浪新闻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