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伊朗“核武器之父”此时被暗杀,有何玄机?| 新京报专栏
真正让伊朗“核脚步”放慢的不是间谍战、刺杀和军事施压,而是谈判和协议。
▲伊朗首席核科学家被暗杀,特朗普转发推特“表态”:他的死对伊朗是重大打击。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
文 | 陶短房
当地时间11月27日下午,伊朗核专家、隶属于伊朗国防部和“革命卫队”科技及创新机构负责人、有“伊朗核研究之父”之称的法赫里扎德,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东北阿布萨德村附近公路上被暗杀。伊朗外交部长扎里夫随后表示,这次暗杀行动是以色列特工组织“摩萨德”策划并实施的。
尽管目前并无更多相关消息来确认伊朗外长此一说法,但有没有可能真如伊朗方面所指,此次刺杀系以色列所为呢?
内塔尼亚胡曾誓言“记住法赫里扎德这个名字”
法赫里扎德现年59岁,是1999年-2003年伊朗秘密军事核计划“阿玛德”项目的主持人。“阿玛德”项目2003年在伊朗和欧洲方面一系列谈判交易下取消,但相关档案被保留下来。2015年12月,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伊朗可能的军用核项目评估”报告附件中唯一提及的伊朗人名正是法赫里扎德。这年7月,伊朗和“5+1”国家达成《伊朗核协定》(JCPOA),伊朗核危机一度缓解。2018年5月,美国总统特朗普让美国单方面退出JCPOA,并对伊朗实施一系列制裁、禁运和军事打击,法赫里扎德是经常被提及的名字。
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政府长期将伊朗视作中东最危险的敌人,并一直对伊朗“拥有核武器的危险”如鲠在喉,一直极力怂恿美国与之联手,对伊朗纳坦兹等核研究基地进行“外科手术袭击”,“摩萨德”和美国情报机构曾合作对伊朗核设施网络进行“病毒袭击”。在奥巴马时代的美国政府拒绝“升级对伊秘密行动”背景下,“摩萨德”单独实施了2010年1月12日刺杀伊朗核专家阿里。默哈马迪、2010年11月29日刺杀伊朗原子能组织(IAEO)创始人沙赫里亚里,和2012年1月10日刺杀伊朗纳坦兹核反应堆商务事务副主任罗山等一系列刺杀行动。
特朗普上台后,对内塔尼亚胡政府百般袒护,并加大了对伊朗的打压力度,令以色列对伊行动更加有恃无恐。早在2018年,内塔尼亚胡就曾咬牙切齿要大家“记住法赫里扎德这个名字”,视之为眼中钉、肉中刺。而这也是伊朗外长如此肯定地指称,此次刺杀行动系以色列所为的原因。此次袭击策划周密,行动狠辣,受到周密保护的法赫里扎德车队在公路上遭到多辆刺杀者驾驶车辆的前堵后追,死伤者据信多达60人以上,可见蓄谋已久、必欲得逞而后快。
特朗普“看守政府”乐见对伊“打打杀杀”
尽管美伊两国对立已久,彼此间不信任根深蒂固,但美国国内支持JCPOA、尤其是反对美国单方面“退群”者大有人在,特朗普所谓“退出JCPOA和加大对伊朗施压力度,可以逼迫伊朗接受更有利于美国的谈判条件”遁词,如今也被普遍视作失败,而特朗普时代的美国政府不顾本国此前对安理会、对国际社会的多项外交承诺,近乎“一根筋”地偏袒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政府,也在国内引发强烈不满。
在11月3日的美国总统大选中,特朗普败给民主党候选人拜登,交权已是大势所趋。拜登是奥巴马时代的美国副总统,也是JCPOA的支持者。尽管在特朗普支持者及其他方方面面掣肘下,2021年1月20日接掌美国政府权力后,拜登未必能立即让美国重返JCPOA,但多半会逐步回到“常态化”的美以关系,即“是亲密盟友,但也不会无条件支持以色列的一切争议性主张和行动”,且美国近年来历届民主党政府和以色列利库德集团政府间,关系都多少有些微妙。在这种情况下,内塔尼亚胡当然会觉得“时不我待”,要匆匆“压秒动手”,以免特朗普卸任后“人走茶凉”。
许多观察家注意到,就在美国大选投票日前后的关键时刻,已进入任职倒计时的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却在涉以色列、涉伊朗问题上“动作”不断。一周前,事实上已“瘸腿”的蓬佩奥匆匆到访了以色列、阿联酋和沙特,不仅作出了到访巴勒斯坦地区犹太定居点这种极富争议性、挑衅性和刺激性的行动,还于11月22日在沙特秘密召集了与内塔尼亚胡、沙特王储萨勒曼的闭门“三方会谈”。
尽管这次会谈的主题未必如某些中东信息渠道所言,是“专门密谋此次刺杀行动”,却足以令内塔尼亚胡更加有恃无恐,并至少表明,至今不肯认输的特朗普“看守政府”乐意见到以色列对伊朗“打打杀杀”,并竭力为其“助攻”。
一些国际分析家指出,特朗普之所以纵容甚至刺激以色列动手,很大目的是“碰瓷”伊朗,希望逼后者作出激烈反应,这即便不能如某些接近美国民主党人士所言,“成为继续拒绝交权的借口”,也可以为即将接任的拜登政府外交、战略和地缘政治政策改变设置更多掣肘,并为自己争议性的单边“退群”行动寻找口实。
而从近日形势看,随着越来越多美国人、尤其共和党甚至特朗普自身团队中人接受其败选既成事实,拜登接管动作业已被“官宣”重启,这意味着“看守政府”的能动性在萎缩,再不动手,就过这村、没这店了。
▲揭秘被暗杀的伊核专家:伊朗“核武器之父”,曾被内塔尼亚胡点名“记住”。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
刺杀行动对伊朗核项目进程影响微乎其微
欧盟伊朗问题专家皮龙等指出,对于美国单方面退出JCPOA,以及此后以色列、美国对伊朗的一系列施压行动,国际社会普遍持反对立场。IAEA等权威机构已一再证实,伊朗迄今一直在履行JCPOA所规定义务,通过变本加厉的单边施压,层层加码地要求伊朗进一步退让,既师出无名,又收效甚微。
一直宣称伊朗“谋求核武器”、“实施恐怖主义行动”的以色列,本身就既实际研发并装备了核武器,又一再对伊朗境内目标实施刺杀等行动,不仅在国际间难获同情,即便同样视伊朗为宿敌(长期民族、教派和地缘政治矛盾)的沙特,此次也只能保持“尴尬沉默”——事实上,内塔尼亚胡在此次事后也三缄其口,美国方面则除特朗普转发了相关推文外,不论他的“看守内阁”或拜登的“影子政府”,相干人等都心照不宣地“闷声大发财”,也令此次暗杀行动真相待解。
而针对此事,皮龙等认为,鉴于伊朗近年来注重高科技人才梯队建设,老资格专家如法赫里扎德等早已升任更“务虚”的管理岗位,这种“定向刺杀”一如此前“摩萨德”针对伊朗核设施网络的一系列破坏行动,对伊朗核项目进程的影响微乎其微。真正让伊朗“核脚步”放慢的不是间谍战、刺杀和军事施压,而是谈判和协议,以色列此举非但难以达到目的,还会令其一心谋求、特朗普极力推动的“拓展中东外交空间”努力,受到拖累和影响。
至于伊朗会不会被此次“碰瓷”所激怒,采取激进报复行为,从而被迫不及待抓住任何“稻草”的特朗普“揩油”?伊朗武装部队参谋长巴格里少将事后宣称“已做好复仇准备”。这是伊朗在类似事件发生后惯用的强硬口径,但“做好准备”是否意味着“立即反击”则很难说。
一方面,伊朗革命卫队等强硬派一定会施加压力,力促早打;另一方面,这个“二元国家”的“神”、“人”两套班子里都不乏老谋深算、久经考验的政治老手,他们当然不会不明白当前态势——即便要动手也无需急于一时,等明年1月20日送走特朗普后再算这笔账,或许才是更好的对策。最新消息称,伊朗总统鲁哈尼也表示,伊朗将在“适当时候”作出报复,其弦外之音,已昭然若揭。
□陶短房(专栏作家)
热门推荐
新浪热榜
微博/微信扫码去APP查看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