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法国,又这么快就“投降”了?
距离美英澳秘密签订协议组成“奥库斯”(AUKUS)联盟,并撕毁高达900亿澳元的法国潜艇采购合同才8天,愤怒的法国人就与美国重归旧好了?
法国外长怒批美国“从盟友背后捅刀”,似乎言犹在耳。
那么,法国的“变脸”,是因为美国对法国做出了让步,还是法国又一次面对强的对手投降了?
在社交媒体上,一开始网友为法国硬刚美国叫好,但是现在他们更多认为,法国还是那个历史上的法国,在关键时刻,膝盖总是太软。
1
显然,“潜艇危机”一度上升到“大西洋联盟破裂”的紧张程度。
法国罕见地召回驻美大使,让很多人一度认为法国这一次真的很愤怒。
从法国外长勒德里昂的“背后捅刀”说,以及欧盟“三巨头”——冯德莱恩,米歇尔和博雷利高调支持法国,批评美英澳三国在这个事情上背弃盟友,让欧洲被蒙在鼓里,令欧洲再次受伤。再到法国国内一些极左和极右翼政客发出“法国应该退出北约”的呼吁。
法国真的要让美国付出欺骗的代价吗?
但是,这个疑问还没有充分发酵,变化就来了,让很多人觉得措手不及。
法国总统马克龙与美国总统拜登在22日通了一番电话之后做出共同承诺,第一,法美两国将共同致力于恢复互信;第二,法国驻美大使将会重返华盛顿;第三,拜登与马克龙将在今年10月举行峰会。
法国与美国这么快就化解了矛盾,让欧洲之前的表态多少显得有些尴尬。
马克龙与拜登通话后,据美国媒体报道称,双方发表了内容一致的声明。声明称,盟邦如提早公开磋商,应能避免核潜艇危机。
这份声明还强调:“盟国之间就一些对法国和欧洲伙伴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进行公开磋商很重要。拜登总统已经表达了他对这一问题的持久承诺。”
而法国爱丽舍宫方面对美国媒体提到的一些说法并未表示认同。法方说,这次法美领导人通话,不是为了“和解”,而是为了“澄清”。
客观说,拜登在危机爆发后“一直在积极展示自己的诚意”,他在上周提出希望尽快与马克龙通电话,就这个“奥库斯”联盟和澳大利亚潜艇订单一事做出解释。
从现在看,法国与美国于10月底举行面对面会谈很重要。美国媒体说,两国元首“决定启动深入磋商进程,创造保障互信的条件,并为此提出具体措施以达致共同目标”。
从现有的材料来看,拜登给足了法国及欧盟“面子”。
在22日新闻发布会上,白宫新闻秘书普萨基面对有关拜登是否在通话中道歉的问题时表示,“他承认,应该进行更加详细的磋商。”
这其实就是委婉地向法国道歉了。
而且,美国媒体称,在通话时,拜登肯定地表示:
第一,欧洲防务能力变得更强大、更高效是很有必要的;第二,强大的欧洲能够促进跨大西洋安全并对北约起到互补;第三,法国和欧盟在印太地区的投入,与美国的印太战略并不冲突,相反法国和欧盟的努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里子”方面,法国得到了美国的多少补偿?
这个问题现在似乎还没有明晰的答案。
毕竟,已经到法国嘴边的900亿澳元(相当于660亿美元)潜艇订单,当时被称为“世纪订单”。这900亿澳元可是真金白银啊,尤其现在因为疫情影响,法国经济也不景气,这900亿澳元可不是小数目。
有欧洲问题专家告诉“补壹刀”,如果法国只是找回了“面子”,就跟美国迅速和好,这里面的内情如果后面被曝光,肯定会影响马克龙的选情。现在正处于法国明年大选的激烈竞争阶段,马克龙政府之前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愤怒,部分原因也是出于竞选考虑。
其实法国及一些欧洲官员也承认,之所以达成澳英美三边安全联盟主要还是针对中国的,但法国的部分反应必须要考虑国内政治因素,因为法国拥有庞大的国防工业,而马克龙政府需要向外界表明,自己正在为本国的国防工业尽力。
美法关系有缓和,但澳大利亚似乎成了“出气筒”。
目前,法国和澳大利亚之间还未见进一步发展。据法媒“France 24”22日报道,法国总统府方面表示,尚未就被召回的法国驻澳大使作出进一步安排,马克龙目前也没有与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通话的安排。
莫里森22日表示,他曾试图安排与马克龙进行对话,但迄今为没有成功,他理解法国的失望,会耐心等待。
2
从1940年5月10日德国开始进攻法国,到6月22日,法德签订停战协定,法国政府宣布投降,历时38天。
“没人能在法国投降前占领巴黎”等著名的“乳法梗”又迅速在网上流传。还有网友表示,“论投降,法国人没输过谁”,“论投降速度,全世界谁与争锋!”。
不过,要论嘲讽法国人投降,专业队还是英美人。
在美国,有个专门的词语叫“吃奶酪的投降派猴子”,暗示法国人“(1940年)一枪未开就把巴黎让给了德国人”。
最早这个词还只是用来暗讽法国人,到2003年法国决定不支持对伊拉克的军事干涉后,恼火的美国共和党人就开始在媒体上公开抨击法国人是“吃奶酪的投降派猴子”。
在美国的网络上也流传着各种讽刺法国人投降的图片。
2018年,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公开嘲讽法国人,说“在巴黎,他们不得不在美国人到来之前学习德语。”
“投降梗”还只是法美外交龃龉中的冰山一脚,从近代以来两国的争吵数不胜数。
有意思的是,有西方媒体将美、英关系比作夫妻关系;把美、日德关系比作主仆关系;把美、法关系比作情人关系。
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法国给美国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帮助。而在二战中,美国又帮助法国抵御德国的侵略。法国和美国从来没有交战过,而美国与其他的亲密盟友像英国、西班牙、意大利甚至德国等均打过仗。
但在一些美国人的心目中,法美不和从二战结束就开始了。从根本上说,美国人认为1944年是他们前来“拯救”了法国人,他们始终等待法国人的感谢。可是,半个世纪以来,法国非但没有对“大救星”无条件支持,相反一直扮演“不听话”的盟友角色。
而对法国来讲,1940年的失败也是一个创伤,其后发展出来的戴高乐主义就是试图从心理上限制1940年失败的影响,重建法国的伟大。这种“反美主义”心态的表现就是,每当有分歧时,尽可能坚定地对美国人说“不”,即使法国无法影响他们的决定。
有观察人士认为,“法国谈判者总是把维护国家地位放在首要位置;与对方达成协议可能是受欢迎的,但这是次要问题。当然,这取决于形势和利益相关程度,当主要是经济或物质问题时,法国人会像所有谈判者一样寻求妥协。
自1959年起,戴高乐就决定,在战争时期,法国在地中海的海军将不再置于北约的统帅之下。作为第一个措施,法国1967年让美国拆除了在其领土上的军事基地。
1966年在越南战争最激烈的金边,戴高乐将军警告美国,亚洲不会屈服于它的意志。
2003 年,时任总统希拉克坚决反对出兵伊拉克,警告中东将出现重大动荡,谴责美国对萨达姆·侯赛因发出的最后通牒是国际关系中的危险先例,并威胁要在联合国安理会投票中行使否决权。
当时,被法国媒体认为是美国政府内立场最为“温和”的国务卿鲍威尔,公开向法国发出警告,称法国一定要为其反对伊拉克战争而承担后果,并威胁说“法国将会为此受到惩罚。” 还有消息说,白宫的高级幕僚们在那一年4月底开会,讨论惩罚法国的具体方式。
虽然在美国开始对巴格达进行轰炸后仅仅几个小时,希拉克就发表电视讲话,缓和对美态度,调整立场,但是美法关系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一度跌入冰点。在伊拉克重建等问题上,法国几乎被美国淘汰出局。
在伊拉克战争之后,法国国内对于外交方式进行了很多反思,又逐渐修补跟美国的关系。从2009年开始,法国决定加入北约的统一指挥构架,越来越愿意参与美国牵头的军事行动,甚至一度取代英国成为美国在欧洲地区的关键军事伙伴。
在面对重大安全议题时,相比英国,法国更愿意与美方站在一边:2011年,北约空袭利比亚时,法方发挥重要作用;针对伊朗核问题,法国的立场较为强硬;2013年,法国曾经准备好加入美国可能对叙利亚的军事行动,但最终因美国总统奥巴马改变主意而作罢,而英国却没有做出类似表态。
2018年,马克龙顶着国内的压力和批评之声,邀请特朗普参加在巴黎举行的一战终战百年纪念活动。分析人士表示,这是因为他知道,在许多方面,这两个国家都没有更好的备用盟友。
有国际问题学者分析法美关系几十年的起起落落,认为尽管存在一些重要差异,但是他们的政治理念是相似的。巴黎和华盛顿关系之船的“不断摇晃”,但“人们对此已经习惯,只要不晕船就够了。”
法国前总统戴高乐将军在1965 年的一次采访中的话说:“事实上,如果不是法国,谁是美国最坚定的盟友……?如果最坏的情况发生,如果世界自由受到威胁,如果不是法国和美国,谁是最明显的盟友?”
3
法国这次是投降了吗?
面对这个问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赵永升告诉“补壹刀”,法国没有投不投降一说,这件事能够如此迅速地平息,是因为法国已经得到了足够多的好处。距法国大选还有6个月,马克龙正处于关键期,借助此事摆一摆姿态,显示自身强硬的形象,马克龙认为对助选有好处,同时,他也非常清楚法国跟美国不能完全撕破脸。
因此,大概率马克龙已经得到了拜登的一些口头承诺。赵永升认为,其一,美国可能不再阻拦法国建立“欧洲军”,这是马克龙一直力推却遭特朗普政府反对的。其二,美国可能承认法国在北非萨赫勒地区的“势力范围”。
赵永升认为,法国人判断,美英与澳大利亚的核潜艇协议未来执行恐怕会面临重重阻力,法国不如趁现在提高调门把好处先拿到手,从这个方面来说,法国人干了件“聪明”事。
至于核潜艇,法国也不是不清楚自己交货慢成本高的缺陷,原本这12艘潜艇印度估计能帮助消化一部分。剩下的部分,也需要借助美国帮助找下家消化或者给予一定的补偿。这样的事也有先例。
2014年爆发克里米亚危机后,时任法国总统奥朗德在美国的压力下单方面撕毁与俄罗斯的“西北风”级委托建造合同,将已经建好的两艘登陆舰转手卖给了埃及,当时美国也私下给了法国一些补偿。
拜登给马克龙的口头承诺中包括中国吗?
赵永升认为,拜登的口头承诺中很可能提到中国,他会向马克龙解释为什么澳大利亚这么着急需要潜艇,会强调“中国的崛起是整个西方世界的威胁”。当然,他会适当指责法国对中国的“暧昧”态度。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告诉“补壹刀”,美法会谈内容围绕双方在“印太地区”的战略协调和利益分配问题展开,中国作为各种“印太战略”直接或间接、公开或隐晦的对象,肯定会被涉及。
未来双方就所谓“共同战略目标”进行协商时,可能会进一步对接双方的印太战略。目前法国的印太战略没有公开声称针对中国,未来法国与美国可能存在相互影响的过程。
来源:补壹刀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