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好莱坞开始扎堆拍电影美化美军撤离阿富汗了…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美军仓皇从阿富汗撤离的阴霾还未散去,好莱坞已经开始洗白这些战争行为了。
盖·里奇执导、杰克·吉伦哈尔主演的《The Interpreter》,汤姆·哈迪和钱宁·塔图姆主演的《Afghanistan evacuation thriller》……不少好莱坞导演、巨星都在把“美军撤离阿富汗”拍成一部部“让美国人感觉良好”的电影。片中对美国的罪行不予理会,却把美国士兵美化成“救世主”,在撤离时拯救阿富汗人。
据美媒Vice新闻网当地时间14日报道,美国电影学者阿尔哈森对此表示,把白人塑造成英雄,让西方军队更容易摆脱战争罪和其他暴行指控,也被用来减轻西方人在阿富汗等国家犯下罪行后的内疚。
当地时间8月31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历时20年的阿富汗战争结束,他夸赞美国政府从阿富汗撤离美国人及其盟友的任务取得了“非凡的成功”。
而在两天前,居住在喀布尔机场附近的阿富汗人还在废墟中苦苦搜寻10名亲属的遗骸——美军在喀布尔仓皇撤离途中,针对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分支目标实施的空袭,导致包括7名儿童在内的10名阿富汗平民丧生一事。
足足调查了4个月,美国国防部竟然在12月13日宣布,就此事将不会对士兵与军官作出任何形式的纪律处分。美军残忍杀害阿富汗平民,美国找各种理由为凶手开脱,令国际舆论一片哗然。
阿富汗诸多无辜平民惨死于美军滥用的空袭之下,这些血肉模糊的惨状仍在眼前,而美国好莱坞却已经开始忙着拍美化美军撤离阿富汗的电影了。
在西方占领阿富汗的20年里,后者多次出现在好莱坞世界。但无论是像《钢铁侠》这样的大片,还是像《艾尔在美国》这种情景喜剧,或者像《战争机器》这样的Netflix电影,都没有离开过“一个西方白人从沙漠和废弃城市中拯救阿富汗人”的设定。
据美媒Vice新闻网14日报道,阿富汗裔美国制片人兼导演阿里·俾路支(Ali Baluch)表示,如今好莱坞又开始试图将阿富汗撤退拍成一部“美国人感觉良好”的电影,“美国人想要一部关于从野蛮人手中拯救棕色人种的让人感觉良好的电影。”
他还透露,这正是好莱坞名导盖·里奇(Guy Ritchie)明年1月开拍新电影的动机,杰克·吉伦哈尔(Jake Gyllenhaal)将出演这部动作惊悚片《翻译风波》(The Interpreter),电影将讲述一名美国士兵完成任务后,返回阿富汗营救一名曾救过他命的阿富汗翻译。
美媒介绍称,吉伦哈尔出演的这名美军士兵,最后一次在阿富汗执行任务时遭伏击,危难时刻是当地一名翻译冒生命危险将重伤的他救出。
然而当士兵回国后,却得知翻译和他的家人并没有像承诺的那样获准前往美国。士兵决心保护他的朋友并偿还自己的债务,于是他回到阿富汗,在当地军队到达前救出翻译和他的家人。
俾路支表示,对于阿富汗人来说,在喀布尔机场混乱的场景中,那个年轻男子绝望地从美国军机上掉落的画面,象征着西方从阿富汗中撤离时最糟糕的表现,“人们非常清楚美国制造的灾难。”
他说,这部电影看起来似乎很吸引人,一个人千里迢迢地回到阿富汗去营救自己的朋友。但盖·里奇和吉伦哈尔打算讲述的这个故事却是“给美国洗白”,来撇干净这个国家对阿富汗应该承担的责任。
美国电影学者阿尔哈森还表示,把白人塑造成英雄人物的趋势,让西方军队更容易摆脱战争罪和其他暴行指控,也被用来减轻西方人在阿富汗等国家犯下罪行后的内疚,“数百万人的双手鲜血淋漓,而缓解这种创伤的方法就是通过这样的故事来自我洗脑、安慰——‘我们中有些人是好人’。”
阿尔哈森说,用好莱坞式的结局来掩盖需要在阿富汗负的责任尤其迫切,在那里,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军队都被指控在20年里犯下杀人、夜袭、无人机袭击和虐待平民的罪行,“一旦我们制造了混乱,只要撤退了,就不必再承担责任了。”
此外,凭借《毒液》红遍全球的汤姆·哈迪(Tom Hardy),和“钱老板”钱宁·塔图姆(Channing Tatum),也在1个月前官宣主演环球影业的《惊魂阿富汗撤离》(Afghanistan evacuation thriller)。影片将讲述三名前特种部队成员在美军撤离时,返回阿富汗拯救留在那里的家人和盟友,这部电影更号称是“改编自近期真实报道的故事”。
这部影片官宣后,NBC新闻发文称拍这种电影是对阿富汗人的侮辱,“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悲剧来娱乐,在道德上应该受到谴责。尤其是在这种伤口还未完全愈合的情况下。”
文中批评,好莱坞的电影通常对美国的罪行不予理会,而把重点放在美国士兵在中东扮演救世主上。
这篇报道还提到,好莱坞对美国军事功绩的“历史修正”不是第一次。早在二战时期,它就曾作为美军的官方宣传机构负责审查任何对美国持批评态度的电影剧本。如今两者之间虽然存在着一种不那么正式的关系,但影响仍在继续。
比如说一些关于美国入侵伊拉克的电影。美军在伊拉克阿布格莱布监狱的“虐囚门”事件是伊拉克战争罪行的一个缩影,伊拉克战俘被迫赤身堆叠成金字塔的形状,甚至还有各类性虐待。但是在2014年的电影《阿布格莱布的男孩》中,影片并没有关注战俘所受的痛苦,却讲了一个虚构故事,描述了一位美国士兵进入阿布格莱布监狱后见证的暴行以及内心的挣扎,以此表现在一个人性被灭杀、罪恶被允许的环境中,人性中仅存的善良也会被灭杀,从而变得麻木不仁。
报道称,从保罗·格林格拉斯的《绿区》(2010),到凯瑟琳·毕格罗的奥斯卡获奖影片《拆弹部队》(2008),好莱坞经常忽略美国人的罪行,而把重点放在美国士兵在中东扮演的救世主角色上。
其中,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美国狙击手》(2014)被形容是“最具毒性”、“最明显的种族主义影片”。影片根据美国著名狙击手克里斯·凯尔自传《美国狙击手》改编,讲述这位海豹突击队神枪手在伊拉克的传奇故事。片中将他刻画成一个拯救世界的英雄,但实际上克里斯·凯尔是个曾称“杀死255名伊拉克人很有趣”的人,这本自传里也有一些内容后来被证实是胡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