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冬将至,欧洲各国摆脱对俄罗斯能源供应依赖的需求愈发紧迫。
此前,欧盟在俄乌冲突爆发后对俄罗斯实施一系列制裁,俄方则以维护为由暂停“北溪-1”天然气管道,切断了对丹麦、波兰等欧洲国家的供应,并减少了其他管道的输气量。
9月底,由俄罗斯经波罗的海向德国输送天然气的两条“北溪”管道遭不明原因损坏,更让欧洲目前面临的局面雪上加霜。
俄气流入欧洲的主要路线有哪些
俄乌冲突爆发之前,欧洲40%的天然气依赖俄罗斯进口,且主要通过管道供应。2021年,欧盟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总量达1550亿立方米。
据路透社报道,俄罗斯的天然气主要经由乌克兰流向奥地利、意大利、斯洛伐克和其他东欧国家。索赫拉尼夫卡和苏德扎是俄乌边界上的两个关键天然气管道节点,它们接收来自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天然气,以将其转运到欧洲。此前,乌克兰天然气管道运输公司(GTSOU)发布公告称,因“不可抗力”从5月11日起停止经索赫拉尼夫卡路线的天然气过境工作。但每天仍有4200 万立方米天然气经过苏德扎站点输送到乌克兰。
另外不经过乌克兰的一条天然气管道“亚马尔-欧洲”(Yamal-Europe),途经白俄罗斯和波兰到达德国。其管道容量为330亿立方米,约占俄气欧洲出口总量的六分之一。自今年年初以来,管道内的天然气从德国向东返流至波兰,且输气量持续下降。5月底,波兰拒绝了俄反制西方制裁的“卢布结算令”,宣布停止接收俄罗斯天然气。
“北溪”管道也是俄气流向欧洲的途径之一。“北溪-1”于2011年11月正式开通,全长1000多公里,是俄罗斯通往欧洲的最大天然气管道,年输气量为550亿立方米。该管道横跨波罗的海,可绕过乌克兰把天然气输送到德国,再通过德国干线管道输送到其他欧洲国家。
本月初,俄罗斯因“技术原因”切断了该管道的天然气供应,并称断气将持续到西方制裁结束为止。“北溪-2”是与“北溪-1”平行且规模相当的新建天然气运输管道,该项目于2021年完工,但在俄乌冲突爆发后被德国叫停审批程序,因此该管道从未正式投入使用。
据路透社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10月提出,“北溪-2”天然气管道的一条支线未受损,可向欧洲供应天然气,但遭德国拒绝。
就在俄乌冲突持续胶着、欧洲头疼冬季供暖问题之际,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10月19日宣布,土耳其在与俄罗斯协商后达成一致,将建立一个可以向欧洲供应俄罗斯天然气的国际枢纽,欧洲国家可以通过土耳其使用俄罗斯天然气。
土耳其借由“土耳其溪”自俄罗斯获得天然气,该管道项目已于2020年投入运营,使得土耳其及欧洲南部国家可以通过黑海下的管道获得俄罗斯天然气。
欧洲的天然气供应替代国
全球天然气市场在俄乌冲突爆发前就不容乐观,欧洲一些国家早已在寻找可以替代俄气的能源供应商。尽管现在看起来“捉襟见肘”,但据路透社称,欧洲天然气网络已经连成,可进行共享。
德国是欧洲最大的俄罗斯天然气消费国,但它也可以通过管道从英国、丹麦、挪威和荷兰进口天然气。
挪威作为仅次于俄罗斯的欧洲第二大天然气供应国一直在提高产量,帮助欧盟实现到2027年摆脱对俄罗斯化石燃料依赖的目标。
路透社报道称,英国森特利克公司与挪威国家石油公司签署了一项协议,将在未来三个冬天提供额外的供应。英国不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也可以通过管道将天然气出口到欧洲。
同时,从挪威经由丹麦到波兰的波罗的海管道于10月1日开始运营,年最高输气量为100亿立方米。
南欧则可以通过亚得里亚海输往意大利的管道和经土耳其的安纳托利亚天然气管道接收来自阿塞拜疆的天然气。
欧洲还加大了液化天然气(LNG)进口量,主要生产商来自美国、卡塔尔等国。但欧洲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的额外进口能力有限。路透社称,30多艘装载液化天然气的船只目前在西班牙周边海域漂流,无法及时靠岸卸载。如果这种情况持续,这些船只能前往欧洲以外的港口。
可选择的能源供应替代品
一些欧洲国家可通过互联连接器从邻国进口电力,或转向使用核能、可再生能源、水力或煤炭发电以填补能源供应缺口。
然而,随着设备老化,比利时、英国、法国和德国的核电站正面临报废、淘汰等困境,核能可用性降低。由于今年夏季降水量小,热浪不退,各国水位也逐渐下降,水力发电困难。
虽然欧洲一直致力于从煤炭发电转型,达成气候目标,但眼下许多工厂恢复使用煤炭以确保冬季能源供应,并调控持续走高的能源价格。
欧盟各国的能源部长一致认为,所有欧盟国家应在今年8月至明年3月间自愿将天然气使用量较2017至2021年平均使用量下调15个百分点,并设立目标恢复欧盟范围内天然气储存量。
据悉,欧洲各国也在为可能的电力短缺、停电和能源配给做准备。法国启动国家节能计划以减少能源消耗,而英国则警告称,作为最后手段,或对家庭和企业每日停电三小时。
此外,欧盟委员会提出了包括让成员国开始联合购买天然气在内的一揽子紧急措施以应对迫在眉睫的能源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