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近期,德国总理朔尔茨访问中国的行程引人关注。返回德国后,他本人也再度谈及访华。
据路透社当地时间11月5日报道,尽管有人不支持朔尔茨此时访问中国,但朔尔茨当天表示,他与中方就反对在乌克兰使用核武器达成了共识,这足以成为此次访问的理由。
“因为中方和我能够宣布,在这场(俄乌)冲突中不应该使用核武器,仅凭这一点就让整个(访华)行程变得值得。”5日,肖尔茨在他所属的社会民主党的一次辩论活动中说道。
此前,据《人民日报》消息,中德两国领导人在会晤中就乌克兰危机交换了意见,共同反对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倡导核武器用不得、核战争打不得,防止亚欧大陆出现核危机。
北京时间11月4日,朔尔茨抵达北京进行为期一天的“闪电访问”。外界注意到,此番访问创下多个“首次”和“第一”:朔尔茨任内首次对中国的正式访问;中共二十大闭幕后首位访华的西方大国领导人;三年来第一个访华的欧盟国家领导人。
然而,有人也反对朔尔茨此时访华,这些人批评认为,朔尔茨继续将德国经济过度暴露在其最重要贸易伙伴中国的面前。
对此,朔尔茨表示:“我们将继续与中国进行经济交流……但同样清楚的是,我们将做好准备,随时应对任何有困难的情况,无论是从现在开始的10年以后还是30年以后。”
就在访华前夕,朔尔茨曾于11月2日在《法兰克福汇报》发表专栏文章,阐述了他对于此次中国行的一些思绪。在提及处理中德之间的分歧和争议问题之余,朔尔茨强调,即便世界局势发生变化,中国仍是德国和欧洲重要的经贸伙伴,德国不想也不能与中国脱钩。
朔尔茨还在文中指出,他此番也是作为欧洲利益的代表出访,德国的对华政策只有根植于欧洲的对华政策中才可能成功。他认为,中国在全球性问题上发挥着关键作用,中欧双方需要拥抱竞争,也要探索在哪些方面合作仍符合双方共同利益。
路透社指出,自今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德国和俄罗斯结束了长达10年的能源合作关系,并导致许多德国企业放弃了在俄罗斯的业务。如今,德国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受到了更密切的关注。
报道披露,在此次访华行程中,朔尔茨还曾告诉德意志银行、大众汽车、西门子、宝马、巴斯夫等公司的德国商界领袖,在发展与中国的关系时要实现“多元化”。
举例而言,比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德国汽车制造商依赖中国提供锂、镍和钴等资源,以制造提供汽车动力的电池组件,目前欧洲虽已启动计划试图建立自己的供应体系,但尚未能成功实现。
此次访华期间,朔尔茨在中德领导人会晤中表示,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严峻,欧洲大陆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中方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应对粮食危机等很多全球性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德方希望同中方保持沟通协调,更好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他强调,中国是德国和欧洲的重要经贸伙伴,德方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支持经济全球化,反对“脱钩”,愿同中方继续深化经贸合作,支持两国企业相互赴对方开展投资合作。德方也愿同中方就双方立场不一致的问题交换意见,增进了解和互信,努力稳定、巩固和发展德中关系。世界需要一个多极化的格局,新兴国家的作用和影响值得重视,德方反对搞阵营对抗,政治家有必要为此负起责任。德方愿为推动欧中关系发展发挥应有作用。
两国领导人还表示,要共同努力确保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防止国际能源、粮食、金融等合作受到干扰,损害全球经济复苏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财政稳定;共同为危机地区的平民过冬纾困,改善人道主义状况,防止出现更大规模人道主义危机。
此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中德是全方位战略伙伴,今年是两国建交50周年,半世纪以来的交往合作已充分证明,两国的共识远多于分歧,合作远大于竞争,双方是伙伴而不是对手,均从对方的发展和中德务实合作中获益。发展好中德关系不仅惠及两国,也有利于中欧和世界。中方愿继续秉持务实合作、互利共赢的主基调,同德方一道推动双边关系进一步发展,为世界和平稳定贡献更多力量。
关于中德之间的一些分歧,赵立坚强调,中方在这些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明确的。中国的内部事务不容外部势力干涉。关于所谓的“中国人权问题”,中国一贯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世界人权事业的重要贡献者。促进和保护人权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中方愿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同各方开展人权对话与交流,推动全球人权治理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方向发展。但中方反对以讨论人权问题为幌子,干涉中国内政,对中国进行污蔑抹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