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对“北溪”爆料,美西方躲躲闪闪很反常

对“北溪”爆料,美西方躲躲闪闪很反常
2023年03月01日 23:45 环球网

  往水里扔一块大石头,却没有激起浪花,这正常吗?当然不。美国资深调查记者西摩·赫什2月8日发表“美国如何摧毁‘北溪’管道”的报道后,就遭遇到了更反常的反常。而且,该报道不是一块石头,是一枚重磅炸弹,却也像投进了一个舆论黑洞一样。正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这一次也不例外。

  美国政府在报道刚出来时做了个简单粗暴的否认后,就闭口不言;作为利益攸关方的欧洲国家,看待此事的眼神基本都是躲躲闪闪,拒绝置评。最奇怪的,还是一向对各种线索十分敏感的美国主流媒体,这次却保持了集体沉默。对此,赫什本人也公开表达了失望:“现在他们中没有一家写过一句关于管道事件的话,甚至都没有引用白宫对我报道的事件的否认。”现在都快过去一个月了,美西方这种装聋作哑的状态要到何时?

美国调查记者西摩·赫什 资料图美国调查记者西摩·赫什 资料图

  有人说,赫什的报道引用匿名信源,而且也缺乏足够的证据,因此美西方媒体不敢跟进。必须要说,这是不能成立的,也是对美西方媒体的一种高看。与赫什的这篇有着详尽细节的调查报道相比,美国各大媒体各种不靠谱的报道多了去了,没见它们有任何犹豫或者心理负担,比如最近《华尔街日报》那篇对一份病毒溯源“低可信度”报告的大加渲染。更有说服力的解释是,它们都知道这里面的水太深,所以很“识时务”地选择了回避。

  美西方舆论的表现也再次说明,它们所谓的独立性和专业性都是选择性的。不只是美西方媒体,几乎整个美西方世界都对追寻“北溪”管道被炸真相很不积极。近日举行的联合国相关会议上,英国就对进行更多调查表现出“大可不必”的“宽容”,宣称“不清楚为何”俄罗斯“突然如此紧迫地追究这一问题”;包括这一事件最大受害者之一的德国,至今没有进行公开表态。纵观整个西方世界,不要说质疑了,就连对赫什的名字都唯恐避之不及。这也很反常。

  “北溪”管道被炸是极端的国际政治事件。如果这么大的事情,最后真被有些国家刻意遮掩过去,成了一笔糊涂账不了了之,相关责任方得不到任何惩罚,那么就不仅是对受害方的利益造成损害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此次“北溪”管道被破坏是人为蓄意进行的,而且从物理条件看,很难想象非国家行为体有能力独自实施这样的破坏。从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角度看,“北溪”管道被炸的后果将被强化、放大,进一步拉低大国博弈和竞争方式的下限。简单地说,有的国家今天可以炸“北溪”管道,明天就可能毁海底光缆,全球基础设施的安全问题都将受到严重威胁,这对全世界来说都是十分可怕的。

“北溪”管道泄漏现场画面 图自外媒“北溪”管道泄漏现场画面 图自外媒

  世界正面临着这样的风险。一个气球就让华盛顿像惊弓之鸟,然而,赫什报道在美西方世界被集体无视,这让人心生寒意。在去年9月安理会举行的公开会上,许多国家都呼吁对事件开展调查,以还原事实真相,查明责任者。我们认为,展开客观、公正、专业的调查不仅有必要,而且十分迫切,这与每个国家的利益和关切都息息相关。国际社会在这一问题上应当形成强大合力。

  这些年华盛顿在国际上动辄拿出“威胁”的帽子,扯着嗓子要惩罚这个惩罚那个。眼下,“北溪”被炸正是暴露出人类社会面临的安全漏洞,在这件事上,一向对“安全”问题抱有“宁可错杀一千”姿态的美西方,不应再虚与委蛇了。要知道,即使有人一时把持了麦克风,但却永远无法垄断真相。(本文系《环球时报》社评,原题为:对“北溪”爆料,美西方躲躲闪闪很反常)

责任编辑:刘光博

美国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