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岛按]
“最好还是别去知道真相”。
“别谈论这件事,这是北约和欧盟决策者开会时的不成文规定!”
“这事就像家庭聚会上出现的一具尸体,每个人都能看到尸体,但所有人都在假装一切正常。”
——这几句话,都是欧洲资深外交官说的。
是什么让大家如此讳莫如深?
答案是“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与真相一样扑朔迷离的,是美西方一些政客、媒体的集体沉默。为什么这件事成为“不能说的秘密”?最近,侠客岛微博连线了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震,一起来看看他的解析。
1、侠客岛:“北溪”爆炸事件至今半年多了,真相尚未水落石出。今年2月,美国资深记者赫什发布了5000字调查报告,点名美国就是黑手。您怎么看这起案件?
王震:“北溪”管道爆炸处最大水深为260多英尺,80多米,在此深度实施爆炸,必须借助高度专业的潜水工具。为防止海水压力将管道击爆,海底管道一般厚度约40多毫米,且外部包裹钢筋混凝土,如果爆炸当量较少,管道很难被炸开。要实施爆炸,需要专业作业、繁复的跨国协调和战术协商,若非具备官方背景,几乎不可能做到。
最大的疑问就是真凶。美国指责俄罗斯,俄罗斯反过来又指责西方国家。比如俄罗斯,管道在他手里,他可以随时关掉开关,为什么要炸掉?而美国在开展页岩气革命后,能源储量丰富,是有出口赚汇动机的。目前各方都在互相指责,但缺乏特别有力的证据。
美西方对“北溪”事件的态度也值得玩味。能源管道是涉及国计民生的生命线,针对这类民用设施开展大规模攻击,无异于恐怖主义行为,恶劣程度不亚于“9·11”事件。这样一场恶性事件,美西方媒体却集体漠视,鲜少报道。俄罗斯提出成立跨国国际联合调查委员会,遭到一众西方国家反对、质疑。这很难不让人怀疑他们的真实想法。
2、侠客岛:尽管赫什的文章相当轰动,一些国家也质疑美国爆炸案中的角色,但美国及其盟友一直讳莫如深,为什么?
王震:有几方面原因。
其一,调查结果尚未最终公布时,对爆炸事件的讨论很可能涉及阴谋论,引发猜忌,影响欧洲或北约内部信任团结。这是政治考虑。
其二,在俄乌冲突中支持乌克兰、反对俄罗斯已是美西方的“政治正确”,因此“北溪”不仅是一桩案件,更是高度政治化。探讨关注此事,很容易被指责为对俄罗斯抱有幻想。
欧洲的处境蛮尴尬。他们是管道爆炸受害者,要忍受“断气”后的能源价格高涨、通胀压力,还不能流露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谈及或强调“北溪”事件,还会暴露战略界、决策层在能源独立、战略自主方面的踟躇。于是,就只能采取鸵鸟政策,拖着让事情慢慢过去。
不过,事件背后充斥着舆论战和信息战,不乏一些人施压调查或引导调查走向。因此,参与调查的国家对结果也颇为担心,比如担心盟国间关系变化等。出于这些顾虑,他们可能会拖延调查进度、迟缓公布结果。
欧洲无疑是俄乌冲突和“北溪”事件的最大输家——不仅迫使欧洲加深对美能源依赖,花更多钱买美国高价能源,推高本国通胀水平,拖累本国经济社会发展;更打断了冷战后俄罗斯与欧洲的政治和解进程,不利于欧洲安全和战略自主。
3、侠客岛:再来聊聊近期的五角大楼泄密事件。这些泄露的文件表明,美国不仅深度介入俄乌冲突,还一直在监听盟友。欧洲会有什么反应?
王震:都是保持沉默,毕竟对美依赖严重。监听是历史遗留问题,欧洲政客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所以必然选择性忽视。
就文件数量而言,本次泄密没有“棱镜门”那么多,但影响恶劣。所泄情报关涉乌克兰战场形势,包含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监听、韩国对是否向乌输送军火的犹豫等,无疑会令盟友们大为光火。“棱镜门”事件后,有德媒指责默克尔“软弱无能”“向美国屈服”,一再被监听,肯定会让欧洲政治家被动、尴尬,甚至付出政治代价。
别忘了,2021年丹麦媒体还曾曝光美国同丹麦安全局合作搞监听。这么多次监听、泄密一再被曝,说明美国根本不曾收手、收敛。这自然会让欧洲国家感到,同盟关系恐怕没有想象中那么牢。
4、侠客岛:人们会发现,不少“盟友”都被绑上美国战车,一边鞍前马后,一边被薅羊毛。俄乌冲突以来,盟友对于如何追随美国也有分歧。“泄密门”后,这种分歧会不会扩大?
王震:英国从冷战至今一直追随美国,希冀借此维持世界大国地位。波兰和捷克等中东欧国家、一些波罗的海国家也追随美国,较早站队为乌克兰提供军援。毕竟中东欧国家有许多来自前苏联阵营,有历史记忆,总想削弱俄罗斯或借西方力量与之对抗。相较之下,法、德作为欧洲一体化的两大发动机,坚定追求欧洲战略自主,向乌提供军援相对谨慎。
短期看,“泄密门”对欧洲团结影响不大,因为欧洲内部没形成统一立场。不过,长远看,泄密和“北溪”事件结合,会使法、德等西欧国家更怀疑美国的承诺,进一步寻求战略自主性。
5、侠客岛:法国总统马克龙最近强调欧洲需要战略自主,说法国不会成为美国附庸。欧洲距离战略自主还有多远?
王震:欧洲关注战略自主始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是应对南斯拉夫危机。奥巴马政府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把战略重心转向亚太后,欧洲一些国家有过担心。一方面,他们担心面临重大危机时,欧洲没有参与能力;另一方面怕被边缘化,担心原本在跨大西洋关系中的战略重心地位被亚太承接。
最近有欧洲智库做了评估,包括气候保护、国防安全、经济发展、科技等因素,得出结论: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在经济卫生领域具有较高自主性,国防气候、移民领域也有一定自主性,但科技领域自主性较差、对外依存度高。
我个人觉得,防务、外交是战略自主很关键的因素,若把这部分纳入考核,上述评估恐怕偏乐观了。
首先是军事和防务,欧洲依赖北约提供安全保障。欧洲只能通过北约介入俄乌冲突,北约的核心是美国。在防务系统装备上,不管核武器还是常规装备,欧洲不少国家深度依赖美国。防务不独立,何谈战略自主?
同时,欧洲各国间的利益、诉求、立场不同,在战略自主问题上莫衷一是,很难形成协调一致的行动。欧洲虽然做了很多努力,但对外行动始终深受美国影响。
要实现真正的战略自主,这些问题是绕不开的。
6、侠客岛:从美国的角度讲,他们可能用什么方式安抚盟友?
王震:无非是派代表去安抚一下,或者美国领导人做个表态,给个台阶。但美国未必信守承诺。过去几十年,美国从未停止对盟友的窃听监控,他们认为监听是维护霸权的重要部分,美国须牢牢掌控盟友。随着美国霸权走下坡路、盟友离心力不断强化,美国对盟友的监控需求只会上升、不会下降,所以结果必然是“说归说,做归做”。
采访/山海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