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布林肯在中国说这话,在美国社媒翻车!

布林肯在中国说这话,在美国社媒翻车!
2024年04月27日 16:33 环球时报

  布林肯在华称美高校抗议是美国“民主的标志”,被X平台网友质疑:那为什么在大学安插狙击手?

  全美多地高校支持巴勒斯坦抗议活动持续增多。据路透社报道,出访中的布林肯26日在中国被问及美国高校大规模抗议情况时,宣称这些示威活动是美国“民主的标志”,他同时批评抗议人士对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行为“保持沉默”。布林肯的回应似乎与美国警方和校方连日来打压抗议的行为相悖,连X等美国社交平台上的网友都在质疑,“那为什么他的政府在大学屋顶上安插狙击手?”

  路透社称,美国警方与不满以色列和拜登政府在本轮巴以冲突中做法的抗议学生发生冲突。据该媒体统计,上周在美国主要大学校园进行的抗议活动中有近550人被捕。

在席卷美国高校的支持巴勒斯坦抗议活动中,示威者被警方拘捕 图自外媒在席卷美国高校的支持巴勒斯坦抗议活动中,示威者被警方拘捕 图自外媒

  报道说,在北京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当被问及是否接受美国高校抗议者发出的信息时,布林肯开始宣扬所谓“美式民主”称,“在我们自己国家,我们的公民在任何时候表达他们的观点、他们的关切、他们的愤怒,是我们民主的一个标志。”

  随后他又将话题引向哈马斯称,批评人士应该把怒火集中在哈马斯身上。“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对哈马斯保持沉默,好像它根本不是故事的一部分。”布林肯说。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26日在美国驻华大使馆对媒体谈及美国高校抗议活动 图自外媒美国国务卿布林肯26日在美国驻华大使馆对媒体谈及美国高校抗议活动 图自外媒

  据路透社介绍,哈马斯于去年10月7日对以色列南部发动袭击,引发新一轮冲突局势。据以色列方面统计,那次袭击造成约1200人死亡,约250人被扣为人质。而根据哈马斯管理的加沙卫生部门数据,以色列的军事反击造成34000多名巴勒斯坦人死亡,77000多人受伤。

  布林肯有关抗议者和哈马斯的说法传回美国X平台、YouTube等社交媒体上,引起不少网友质疑。

  有人留言告诉布林肯,“因为10月7日是一天的损失。与以色列犯下的种族灭绝和战争罪行相比,哈马斯的行为相形见绌。如果他们不是执意要摧毁加沙,可能早就解决问题了,以色列几个月前已经放弃被哈马斯扣押的人质了。”↓

  有人称布林肯做出最新回应是“因为他的老板需要说‘美国去死’的选民。”↓

  “布林肯,你以为美国公众真的很愚蠢。”↓

  与此同时,还有网友质疑布林肯“美国民主标志”的说法。

   “那为什么他的政府在大学屋顶上安插狙击手?布林肯软弱,不值得信任”。↓

  “那为什么他们会遭到国家力量的残酷攻击呢?” ↓

  “布林肯的行动表明,他不知道民主这个词的含义。” ↓

  近日,美国多所高校爆发支持巴勒斯坦的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警方还与抗议者发生激烈冲突,引发美国舆论强烈关注。美国众议院议长约翰逊24日来到这一轮抗议浪潮的起始地纽约哥大,他警告要出动国民警卫队。得克萨斯州州长阿博特扬言要把所有抗议者“都关进监狱”。当地时间4月25日,一个报道美国重大事件的媒体公司发帖爆料称,有学生和抗议者报告,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和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的屋顶上发现“狙击手”。

  与此同时,多家外媒和X社交平台上传播的画面显示,美国高校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议活动中,不止一名大学教授被捕。《每日电讯报》26日提到,佐治亚州警方带走了该州亚特兰大市埃默里大学哲学系系主任诺埃尔·迈克菲。“中东之眼”同日播放抗议现场画面曝出,埃默里大学经济学教授卡罗琳·福林在抗议活动中被警方“强制拘捕”。据埃默里大学官员透露,该校28人被捕,其中至少2人是教授。

亚特兰大市埃默里大学哲学系系主任诺埃尔·迈克菲被拍到被警方带走 图源:《每日电讯报》引自社交平台亚特兰大市埃默里大学哲学系系主任诺埃尔·迈克菲被拍到被警方带走 图源:《每日电讯报》引自社交平台
“中东之眼”26日称,埃默里大学经济学教授卡罗琳·福林被警方“强制拘捕”。图自“中东之眼”“中东之眼”26日称,埃默里大学经济学教授卡罗琳·福林被警方“强制拘捕”。图自“中东之眼”

  另据《以色列时报》26日最新消息,哥伦比亚大学理事会通过决议,严厉批评校方管理层阻止和打压学生抗议活动,称这一做法“违背常春藤盟校的规范和传统”。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6日报道美国多地大学抗议的最新情况,称本周已有数百人在这一轮亲巴勒斯坦抗议浪潮中被捕。对此,就连《纽约时报》也不禁质问:“美国高校校园严控支持巴勒斯坦的示威活动是否意味着言论自由的终结?”

点击进入专题:
美国大学爆发挺巴抗议

责任编辑:崔理斯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