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欧洲三国承认巴勒斯坦国 压力给了谁

欧洲三国承认巴勒斯坦国 压力给了谁
2024年05月25日 05:37 新浪新闻综合作者:本报记者 邓宇飞

  来源:光明日报

    5月21日,在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汗尤尼斯,巴勒斯坦人经过以军轰炸后的废墟。新华社发    5月21日,在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汗尤尼斯,巴勒斯坦人经过以军轰炸后的废墟。新华社发

  [记者连线]

  5月22日,挪威、西班牙、爱尔兰分别宣布将承认巴勒斯坦国。此前欧洲多国已经在承认巴勒斯坦政策问题上进行过多次讨论,在当前加沙地带人道主义危机加剧以及美国对“两国方案”只做口头支持的背景下,欧美各国在巴以问题上的分歧愈发凸显。随着更多国家的政策转变,尚未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欧洲国家以及美国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我们不能再等”

  22日,挪威政府召开发布会,宣布挪威政府已决定承认巴勒斯坦国。“在一场造成数万人伤亡的战争中,我们必须保留为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提供政治解决方案的唯一选择:两个国家在和平与安全中毗邻共存。”

  挪威对巴勒斯坦国的正式承认将于2024年5月28日生效。挪威首相斯特勒表示,承认巴勒斯坦国是“支持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残酷冲突中节节败退的温和力量的一种手段”。这也向其他一些国家发出了强烈的信息,要求它们效仿挪威和其他一些欧洲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这最终可以实现‘两国方案’进程重启并为其注入新的动力。”斯特勒还明确提出,在缺乏和平进程和政治解决冲突方案的情况下,事态在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巴勒斯坦人民和以色列人民都无法过上安全的生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以不同的方式思考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我们不能再等到冲突解决才承认巴勒斯坦国”。

  挪威外交大臣艾德表示,巴勒斯坦陷入了经济不稳定、依赖援助以及缺乏基本权利的恶性循环之中。以色列方面建立和扩大非法定居点的长期政策削弱了巴勒斯坦国的生存基础。巴勒斯坦人普遍的绝望感逐年增强。

  同一天,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宣布,西班牙将于5月28日承认巴勒斯坦国。爱尔兰总理哈里斯也表示,爱尔兰将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据欧盟外交界人士的消息,最近几周,爱尔兰在与西班牙、斯洛文尼亚、比利时、挪威和马耳他政府的一系列会晤中讨论了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潜在时机,这些国家都普遍赞同爱尔兰的观点,即整个欧盟都应该承认巴勒斯坦国。比利时、斯洛文尼亚、马耳他是否会加入,目前尚不清楚。此前在3月欧盟峰会期间,这些国家首次发表声明表示,“只要巴勒斯坦能够作出积极贡献且情况合适”,将会考虑承认巴勒斯坦国。

  欧洲三国同一天表态承认巴勒斯坦国,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发表声明予以高度赞赏和欢迎。声明称,欧洲三国的决定,是对“两国方案”的挽救,巴勒斯坦敦促有关国家以挪威、爱尔兰和西班牙三国为榜样,基于“两国方案”承认巴勒斯坦国,支持实现和平与稳定。

  挪威态度何以转变

  此前,挪威议会曾对承认巴勒斯坦国问题进行过多次讨论。去年11月,挪威议会进行过两次关于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投票,但当时挪威社会主义左翼党、自由党要求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提案并未获得足够票数。最终,议会通过了工党和中间党的妥协提案,即要求挪威政府做好承认巴勒斯坦国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各项准备。正是这一妥协提案,为如今挪威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铺平了道路。

  奥斯陆和平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约尔根·延瑟豪根和挪威人权中心教授尼尔斯·布滕森向挪威媒体解释称,此前挪威的观点是,承认巴勒斯坦国是一项象征性政策,可能对实现和平进程产生零影响甚至负面影响。此外,挪威渴望与美国建立更密切的关系,如果表态承认巴勒斯坦国,那么挪威可能会在这一问题上进一步“挑衅”美国,因此挪威对此表态谨慎,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提案也一直未能获得通过。然而,随着越来越多国家在此问题上的立场松动,加之挪威国内外舆论的转变,挪威政府对此进行了新的考量。

  5月10日,第十次联合国大会紧急特别会议以143票赞成、9票反对、25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决议,认定巴勒斯坦国符合联合国宪章规定的联合国会员国资格,应被接纳为联合国会员国。挪威成为该决议的共同提案国之一。

  同时,挪威也是呼吁继续支持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以下简称“近东救济工程处”)的欧洲国家之一。在以色列指控近东救济工程处在加沙的部分雇员参与了去年10月7日在以色列发生的袭击事件后,一些西方国家暂停了对近东救济工程处的支持。然而,挪威明确表示将继续支持该机构并将增加资金。近东救济工程处不仅在加沙,而且在包括东耶路撒冷在内的约旦河西岸以及约旦、黎巴嫩和叙利亚的人道主义努力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欧洲国家在巴以问题中的角色

  历史上,以色列和巴解组织曾在挪威秘密调解下,于1993年达成了“奥斯陆协议”。挪威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中介角色,为巴以双方提供了一个中立的平台,使双方能够进行直接对话。这一协议是以色列和巴解组织之间签署的第一个直接协议,双方互相承认对方为谈判的合法代表,成为巴以冲突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奥斯陆协议”开启了20世纪90年代的中东和平进程,后续双方还签署了包含更多细化内容的“奥斯陆第二协议”,但这一进程后来遭遇重重挑战。

  自2011年以来,巴勒斯坦在挪威设立了代表处,挪威开始使用“巴勒斯坦”来指称巴勒斯坦领土。挪外交部表示,挪威是最早呼吁加沙停火的西方国家之一。去年10月,挪威就在联合国大会上对相关决议投了赞成票,在向联合国安理会发表的声明中呼吁停火。此外,挪威一直反对任何造成加沙地带平民流离失所的行为,支持实现停火和释放人质的努力。

  北欧国家中,瑞典于2014年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是欧盟首个做出此项决定的国家,此举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瑞典政府认为,通过承认巴勒斯坦国,可以给予巴以双方在平等基础上进行谈判的机会。

  欧盟各成员国对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态度仍存在明显分歧。除西班牙、爱尔兰、瑞典外,匈牙利、波兰和斯洛伐克等中东欧国家,在加入欧盟前就已经承认了巴勒斯坦国。

  德国、法国尚未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德法两国强调通过谈判解决巴以冲突,表示支持“两国方案”,但因顾虑与以色列的关系,在承认巴勒斯坦国问题上更为保守。意大利虽然在多边场合支持巴勒斯坦的权利,例如支持提升巴勒斯坦在联合国的观察员地位,但并未全面承认巴勒斯坦为一个独立国家。一些国家支持为巴勒斯坦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和经济支持,但同时强调必须通过和平谈判来实现巴勒斯坦的国家地位。

  欧盟不少政策观察人士相信,当前欧洲一些国家的政策转向给以色列以及德法两国带来了较大压力,但这将有利于巴以双方未来在更平等的基础上达成和平解决方案。

  (本报赫尔辛基5月24日电 本报驻赫尔辛基记者 邓宇飞)

点击进入专题:
巴以冲突加剧

责任编辑:刘德宾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