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失意中国市场,日韩车企纷纷加码印度,美媒:存在不少挑战

失意中国市场,日韩车企纷纷加码印度,美媒:存在不少挑战
2024年06月18日 06:31 环球网

  [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潘小多 环球时报记者 陈子帅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王辉 陈欣] “现代汽车加大在印度的赌注。”路透社17日报道称,韩国现代汽车集团的印度子公司15日申请在印度孟买股市首次公开募股(IPO),这可能是印度规模最大的IPO。不只现代,在中国市场份额不断下滑的日本车企同样加码印度市场。那么印度市场能助日韩车企挽回在中国市场的颓势吗?

  韩企:希望抵消在中俄市场销量的下滑

  路透社称,现代汽车印度子公司可能成为自2003年印度最大汽车制造商马鲁蒂铃木上市以来,首家在印度上市的汽车制造商。消息人士告诉路透社,现代汽车的目标是以300亿美元的估值筹资约25亿至30亿美元。现代汽车在15日提交的招股说明书草案中表示,该公司预计,在印度上市“将提高我们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外界认为,上市将使现代汽车印度子公司未来的融资更容易,无须依赖韩国母公司,也让其在与马鲁蒂铃木、塔塔汽车等对手的竞争中获得一定优势。

  路透社分析称,现代汽车28年前进入印度市场,并凭借桑特罗和克里塔等价格实惠的车型赢得市场。现代汽车将印度视为一个关键市场,在当地拥有两家工厂,已投资50亿美元,并承诺在未来10年再投入40亿美元。现代汽车还计划在2025年前推出首款印度制造的电动汽车。

  韩国汽车企业竞逐印度市场的同时,在华份额不断下降。据《韩国先驱报》报道,2023年现代汽车集团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仅为1.4%。虽然市场份额不断下降,但该集团依然看重中国市场,在2024年北京国际汽车展上推出了一系列新车,加大在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扩张力度。《韩国时报》称,现代汽车将重点转向印度,以抵消中国和俄罗斯市场销量的大幅下滑。作为全球三大汽车市场之一,印度去年的新车销量达到476万辆,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现代汽车在印度的市场占有率为14.5%,排名第二。

  日企纷纷加大布局印度市场

  造假丑闻让在华市场份额不断下滑的日系车雪上加霜。据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NHK)报道,受中国市场销售不佳影响,丰田、本田和日产4月的全球汽车销量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日本8家主要车企公布的4月全球总体销售数据显示:丰田4月共销售79.7万辆汽车,较去年同期减少了0.5%,而本田、日产则分别减少了1.8%和5.7%。

  有分析称,在电动汽车日益普及的中国市场,转型缓慢的日本车企陷入困境。围绕中国市场,日本车企正在重新审视各自的经营战略,三菱汽车公司去年10月决定撤出中国市场。

  在中国市场失意的同时,日本车企开始加大力度布局印度市场。本田5月宣布,在印度卡纳塔克邦班加罗尔成立新的研发中心。该计划旨在更快地将前沿技术运用到电动汽车的开发中。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丰田汽车的印度子公司丰田基洛斯卡汽车2023年11月宣布,在印度南部卡纳塔克邦建造第三家工厂。该项目计划2026年完工。目前,丰田的印度子公司拥有约6000名员工,其负责人吉村公一表示,“丰田看好持续发展的印度市场”。今年1月,铃木宣布将在印度投资3820亿卢比(约合331.8亿元人民币),以扩大古吉拉特邦的汽车产能。该公司除了将新建一座年产能达100万辆汽车的工厂外,还计划在2030年之前,将其在印度的年产能提高至约400万辆。

  迎难而上?

  美国Medium科技博客网站称,尽管印度汽车市场有很大增长潜力,但也存在不少挑战,包括基础设施落后、高税收和关税以及熟练劳动力不足。“现代汽车在印度扩张面临劳动力方面的阻碍。”印度《商业标准报》称,随着塔塔汽车朝着成为印度第二大汽车制造商的目标迈进,现代汽车考虑通过扩张来坚守第二的位置。现代汽车希望通过收购通用汽车在印度塔勒冈的工厂来提高产量,但这一计划遭遇了一场持续两年的劳资纠纷。

  印度日本商会会长堀越卓朗曾在接受日本时事通讯社采访时称,印度的营商环境给日企带来一定困难,如僵化的官僚作风和复杂的法律。他表示将游说印度有关部门改善营商环境,让日企更容易进入印度市场。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国际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孙晓红17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日韩车企的主力产品是经济型轿车,这也是当前印度市场最需要的车型,所以日韩燃油车在印度有销售增长潜力。孙晓红分析称,韩国车企计划让其印度子公司在当地上市,是一个“精明的策略”,“在当地融资可以避免自己投入过多资金,这也是规避印度政府不确定政策风险的一种手段”。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助理研究员毛克疾17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日韩车企很早就已经布局印度市场,当前它们在中国市场表现不佳,今后可能会更关注印度市场。印度的确给日韩燃油车提供了一定的生存空间,这是因为,尽管印度政府想要推广新能源汽车,但受制于充电桩基础设施不足等因素,该国对传统燃油车还保有一定的需求和“胃口”。不过,印度对能源进口的依赖度非常高,绿色化和电动化才是长效解决方案,而目前日韩车企在新能源领域落后于中美品牌,所以如果日韩车企不能尽快提高电动化水平,它们在印度的发展前景将会打折扣。

责任编辑:刘德宾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