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塞尔维亚前总统塔迪奇接受《环球时报》专访:塞中关系的未来将更加美好!

塞尔维亚前总统塔迪奇接受《环球时报》专访:塞中关系的未来将更加美好!
2024年06月20日 06:16 环球网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尹野平]众所周知,中国和塞尔维亚的双边关系已成为中国同欧洲国家间友好关系的典范。塞尔维亚前总统鲍里斯·塔迪奇近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详细讲述了与中国的牢固关系如何为塞尔维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如何给中东欧地区乃至世界发展带来新机遇。

  “这充分体现了塞中关系的战略性、特殊性和高水平”

  环球时报:您如何看中塞之间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又如何看接下来进一步加深两国合作的潜力?

  塔迪奇:我们两国彼此拥有牢固的传统友谊。早在南斯拉夫时期,塞尔维亚和中国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塞尔维亚成为独立国家后,我们于2009年与中国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

  我们的友好合作关系从一开始就有着非常具体的体现。例如,当时我们需要在多瑙河上修建一座桥梁,这座桥梁对首都贝尔格莱德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且意义重大。中国企业承建了贝尔格莱德跨多瑙河大桥项目。作为中国企业在欧洲承建的第一座大桥,它的落成展示了中国企业在该地区参与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的能力。如今,塞中两国合作之紧密已不可同日而语,中国企业在塞尔维亚的投资也在大幅增加,成为各行业的主要参与者。

  今年5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塞期间,两国宣布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这为塞尔维亚以及两国企业带来了众多发展机遇。这一重要成果更是塞中关系不断发展升级的写照。从我担任塞尔维亚总统期间(2004年到2012年)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发展到8年前建立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再到今天塞尔维亚成为首个同中国共同构建命运共同体的欧洲国家,这充分体现了塞中关系的战略性、特殊性和高水平。

  相信中国企业将继续帮助世界加强互联互通

  环球时报:您如何看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塞尔维亚和国际社会带来的众多机遇?

  塔迪奇:我明白这一倡议带来的巨大的互惠互利,它对包括塞尔维亚在内的所有共建国家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互联互通方面,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包括铁路等交通网络的构建。我认为,未来中国将在包括港口在内的许多基础设施项目上加大投资合作。

  在我担任塞尔维亚总统期间,时任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请我协助与潜在的中国投资者就比雷埃夫斯港合作事宜进行讨论。我作为中间人,最终助力促成这一合作。相信中国企业将继续投资欧洲大陆的港口,帮助世界加强互联互通。

  环球时报:您如何评价您任期内与中国签订的合作项目对促进塞尔维亚发展的重要意义?

  塔迪奇:我们与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由来已久,中国企业参与共建了包括桥梁在内的重要基础设施项目。没有这些基础设施,就无法为我们的人民创造更好的出行条件。此外,我们与中国的合作伙伴修建了贝尔格莱德绕城高速公路。这个项目在我的任期内开始,我的继任者延续了这一项目直至其落成通车。在竞选期间,我们是竞争对手,但有一点自始至终都很明确,那就是我们与中国的合作将继续下去,并对能有这样的合作关系感到高兴。

  环球时报:您如何展望中塞两国关系?

  塔迪奇:我们在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新兴技术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合作空间,这不仅在塞尔维亚,在整个东南欧地区都是如此。相信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塞中关系的未来将更加美好。

  对中企加征关税 “是不公平的,也不符合全球贸易规则”

  环球时报:部分西方国家不断鼓吹对华“脱钩断链”,近期美国又提高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您对此怎么看?

  塔迪奇:我反对(加征)关税并主张市场竞争。与此同时,我认为当今世界并没有充分理解中国何以在电动汽车领域取得成功。一些西方国家对此有一种误解,认为中国人可以在一夜之间实现一切,但这显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发生的巨变,完成这些改变意味着巨大的努力和付出。

  大约10年前,我和西方一些国家的朋友讨论时说,在未来10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的汽车制造业将在全球范围内脱颖而出。然而,他们当时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与此同时,中国在国内开放竞争、扩大投资。如今,中国车企出产的汽车具有全球竞争优势。中国企业甚至推出了“无人飞车”通勤,这一成就是市场激烈竞争的结果,只有最具竞争力的企业才能在全球舞台上脱颖而出。

  一些西方企业无法适应并应对正常的市场竞争,这是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主要原因,这一做法是不公平的,也不符合全球贸易规则。我反对这种做法。

  我认为,未来汽车行业的最终发展方向可能包括神经科学、人工智能、数字化和先进移动网络技术的整合。与其对竞争对手加征关税并实施各种制裁,不如西方车企更专注于发展这些新兴技术,以改变汽车行业的发展格局。

  环球时报:您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何预期?

  塔迪奇:任何依据数据分析中国经济的人都不难看出,中国经济表现出色。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达到5.2%。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表现持续稳健。我认为,中国经济规模达到了新的里程碑。

  如今,我们目睹了一个非常脆弱的全球发展局势,世界各地冲突不断。在广泛冲突的背景下,全球经济通常也会受创。虽然我们无法预见这些冲突何时结束,但在这一严峻时刻,有一个积极的事情还在发生,即经济仍在运转,这一点至关重要。这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是中国经济在全球贸易中发挥的活力和引领作用。

  中国取得的经济成就令人瞩目。很多年前,当我第一次访问中国时,几乎没有人会想到中国有可能成为新技术和汽车行业的全球引领者。然而如今,我们可以自信地再次强调,中国在这些非常重要的经济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具备领先地位。

责任编辑:刘德宾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