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2024年有一半几率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

2024年有一半几率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
2024年06月24日 08:06 北京日报客户端

  原标题:世界周刊 | 最长热浪

  6月21日,我们中国人迎来24节气中的夏至。在北半球更多地方,盛夏酷暑的感觉则早已到来。从南亚次大陆到阿拉伯半岛,从美国西部到墨西哥湾,“超级热”已经成为人们的共同感受。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下属国家环境信息中心预测,2024年有50%的几率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跻身史上5个最热年份的几率则高达100%。

  沙特麦加,伊斯兰教圣地,每年都有上百万穆斯林前往朝觐。今年朝觐期间恰逢麦加气温急剧上升。

  6月17日麦加大清真寺周边的气温达到51.8摄氏度。

  据法新社统计,自6月14日朝觐开始至6月20日,至少有1000人在朝觐期间死亡。许多人死于与高温有关的疾病。

  美联社记者巴拉·安沃:大多数朝觐仪式都在户外举行,需要在各个地点之间,步行相当远的距离。为了应对酷热,沙特当局采取了各种措施,包括设立降温站,设立医疗帐篷和补水点。

  即便如此,沙特官员表示,有超过2000名朝觐者出现热应激并接受了治疗。

  根据沙特5月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麦加朝觐活动越来越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仪式举行地区的气温每十年上升0.4摄氏度。

  非营利组织“碳计划”2023年的一项研究也显示,到2050年,麦加户外危险高温天数每年将达到182天。

  气候科学家法哈德·赛义德:我们必须采取气候行动,将全球变暖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如果超过这个温度,这些朝觐者将面临更高的死亡风险。

  高温不仅炙烤阿拉伯半岛,也侵袭着北美。

  6月21日,美国热浪持续的第五天,《纽约时报》称,全美超过1亿人处于高温警报之下。

  美国民众:感觉就像有人拿着吹风机,直接对着你的脸吹。

  美国民众:热到游泳池水可以煮熟一个鸡蛋,我可以这样形容。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全美有大约200项高温纪录在本周被追平或打破,通常在7月才会出现的高温已提前到来。

  美国气象学家钦查尔:很多破纪录的高温是从南部开始,在接下来的几天向北向东蔓延。

  6月17日,美国国家气象局气象预报中心发布预警,美国中西部至东北部部分地区可能遭遇几十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热浪。

  美国国家气象局气象学家威廉·丘吉尔:我们明确预测到,匹兹堡的最高温度将达到100华氏度(约37.8摄氏度)。大多数地方,特别是中大西洋地区和新英格兰地区,最高温度将接近95华氏度(35摄氏度)。这样的高温在盛夏也不容小觑,更不用说在初夏了。

  6月18日,纽约州启动紧急行动中心,纽约州州长凯茜·霍楚尔(KathyHochul)警告民众,当前的热浪“不是开玩笑”。

  据纽约市卫生局的数据,纽约市每年有约350人死于高温,占该市夏季死亡总人数的2%,家里没空调是导致热应激死亡的最关键危险因素。

  纽约州州长凯茜·霍楚尔:待在室内,待在空调房里,如果没有空调,就去图书馆、政府大楼,或附近的其他避暑中心。

  6月18日,纽约市开放了数百个避暑中心(coolingcenter)。

  2岁的斯凯勒和她的母亲莎拉,来到了布鲁克林区的威科夫花园避暑中心。

  莎拉:这里不是每个人,都能有好的居住条件。能来这里避暑,对我们而言很好。

  不仅人要避暑,动物也会热得受不了。

  在内华达州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工作人员为这只雪豹也设置了特别的避暑空间。

  保护区工作人员苏加萨:它是唯一一个需要空调的保护区居民。

  野生动物专家表示,即使是习惯了美国夏季高温的动物,今年可能也需要找个地方避暑。

  保护区工作人员苏加萨:如果气温达到华氏100度(约37.8摄氏度),就需要把黑熊转移到室内了。

  在美国的邻国墨西哥,热浪已经导致森林中至少150只吼猴死亡。

  墨西哥生物学家吉尔伯托·波佐:野生动物因缺水而受苦,栖息地大量退化,更多阳光穿透下来,温度变得更高,水资源匮乏。最重要的是,火灾频率增加了,破坏了这些物种为数不多的栖息地或避难所。

  6月15日,加州洛杉矶发生山火,主要交通干道5号州际公路一度关闭。

  6月17日,新墨西哥州鲁伊多索镇附近多处山火肆虐,近8000人被紧急疏散。

  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地球物理学教授尼尔·迪斯克罗尔:6月以来,高压和热穹顶正在美国西部上空形成,随之而来的大风和低湿度,使环境变得更干燥。因此,我们开始看到山火发生,我们正在进入火灾高发的季节。

  气象学家表示,此次美国的持续热浪受到了“热穹顶”效应的影响。

  耶鲁大学气象学家杰夫·马斯特斯:当热浪来临时,它对大气的影响是使空气膨胀,空气膨胀时会形成一个穹顶,所以它被称作热穹顶。

  靠近地面的空气受热上升,但由于上层是高气压,热空气又被压回地面。如此循环,“热穹顶”里的温度变得越来越高,热浪或超级热浪由此形成。

  南亚国家印度,正经历着该国有气温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热浪。

  印度民众亚达夫:这里的气温是45至46摄氏度。

  记者:你有什么避暑方法?

  印度民众亚达夫:游泳抵御炎热。

  自5月中旬以来,印度北部持续遭遇热浪侵袭,局地气温高达50摄氏度。据新德里电视台报道,3月至5月间,该国有超过25000例疑似中暑病例,造成至少56人死亡。

  6月19日,印度媒体报道称,在过去72小时内,首都新德里报告5人因高温天气死亡,其辖区城市诺伊达报告14人死亡。

  拉姆·马诺哈尔·洛希亚医院医生舒克拉:在过去两天里,我们接诊了大约22名因热浪而患病的患者。22人中有5人因疑似中暑死亡。其余患者中有12至13人仍在使用呼吸机,病情危急。

  受持续高温影响,印度150座主要水库储水量降至5年来最低点。

  在马哈拉施特拉邦的纳西克,乔尔穆克村的村民们聚在一口干涸的水井周围。

  村民:村子里没有水,妇女们必须爬进井里才能打水。因为没有雨,我们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去取水。

  高温不仅导致“用水荒”,还引发“用电荒”,水力发电量降低造成供电缺口,6月19日,印度首都地区的用电峰值冲至8656兆瓦,创下历史新高。

  据印度政府预测,这个夏天,印度将出现14年来最严重的电力短缺。

  印度新闻主播:在全国许多地方,特别是在印度北部,空调负荷大幅增加,让电网不堪重负。

  在南欧国家阿尔巴尼亚,西南部的局地最高气温达到40摄氏度,当地牧民提前开启“剪羊毛”模式。

  阿尔巴尼亚牧民卜拉希米:羊在面对寒冷雨雪和冰雹时,适应能力较强。但羊很容易中暑,所以必须尽快剪掉羊毛。

  在阿尔巴尼亚,剪羊毛通常在6月底进行,但今年热浪提前到来,牧民不得不提前动手。

  为了快速给上百只羊剪毛,卜拉希米请来朋友们帮忙,他们从黎明时分就开始忙碌,要赶在上午十点之前完成,然后立即把羊转移到阴凉地方。卜拉希米说,由于白天十分闷热,就算剪掉羊毛,羊依然有中暑的风险。

  希腊马斯拉基岛,16日,希腊警方在海滩附近发现一名美国游客的遗体,这是一周内第三名因高温天气死亡的外国游客。

  英国游客霍金斯:有人失去生命,很令人悲伤。天气实在太热,真的需要注意自己的健康,确保有足够的水,有遮蔽物,在高温下要保持警觉。

  从本月初开始,希腊持续遭遇高温热浪天气,多地气温超过40摄氏度,不断有外国游客被报告失踪或死亡。

  环境物理学家吉安纳罗斯:有明显迹象表明,这些死亡与热应激有关。

  希腊红十字会表示,一些来希腊的游客,会尝试挑战自己的身体极限,比如不做任何防护措施就在烈日下徒步等,这是非常危险的。

  希腊红十字会卫生协调员福托普卢:希腊众多岛屿的特别之处在于,岛上大部分地方都是裸露的岩石,没有太多植被,因此树荫很少。如果一个人没有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强烈的阳光就会直射在他身上。

  6月5日,第53个世界环境日,这一天,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发布正式报告指出,2024年5月是有历史记载以来最热的5月,该月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2摄氏度。

  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主任卡洛·布翁坦波:过去12个月,每个月的气温都打破了相应月份的历史最高纪录,我们从未经历过这样的气温。在这12个月中,有11个月的气温都超过了工业化前水平1.5摄氏度的范围,这是一种非同寻常的状况。

  世界气象组织数据显示,气候变化加剧了极端高温事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极端高温事件出现的频率已增加了六倍。气候变暖引起的地表温度上升会使热浪持续时间更长、强度更大,并产生使热浪停滞在某一地区的天气条件。

  得克萨斯农工大学大气科学教授安德鲁·德斯勒:气候变化让一切都变得更热,这是新常态。这不仅仅是今年夏天的问题,而是从今往后的每个夏天都会很热。

  6月5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就世界环境日发表演讲时指出,在《巴黎协定》通过近十年后的今天,将长期全球变暖限制在1.5摄氏度的目标已岌岌可危。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我们正在拿我们的地球当赌注,我们必须在通往气候地狱的高速公路上,找到出口。

  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发达国家曾作出承诺,在2020年前,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至少1000亿美元气候资金。

  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已经准备好了上千亿美元,分发给全世界的国家。

  然而,迄今为止,发达国家既未能履行其率先减排义务,也未兑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的承诺。

  6月13日至15日,七国集团峰会在意大利普利亚大区法萨诺举行。

  按照惯例,气候变化问题被列为G7的一项重要议题,但不出所料,本次峰会未能就气候问题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

  意大利抗议者伊丽莎:G7并未就绿色转型做出任何具体决定,在这里开会的所有国家,均未采取任何措施,它们正朝着相反的方向前进。意大利希望成为欧洲化石燃料中心,美国是G7其他成员国,化石燃料产业的主要投资者之一。

  在意大利布林迪西市,出现了一只巨大的、写有“第50届G7峰会”字样的特洛伊木马。

  它的创作者、德国艺术生卢卡斯·胡弗特表示,G7就如同木马,看似冠冕堂皇,内里全是自私的算计,“对全球弱势群体没有丝毫帮助”。

  根据乐施会的数据,2023年G7国家军费开支共计1.2万亿美元,而在未兑现的资金援助和气候融资承诺上,G7需要向“全球南方”国家兑现的资金约为15万亿美元。

  尽管如此,G7国家仍要求“全球南方”国家每天向其支付2.91亿美元的债务偿还款和利息。

  克罗地亚政治分析人士罗伯特·弗兰克直言,G7峰会已经从原来讨论全球经济议题的场合变成一个带有浓厚政治色彩、进行阵营对抗的平台。

  土耳其总统发言人法赫尔丁·阿尔通指出,国际体系有必要进行重组,建立新框架,使被压迫者的权利优先于强权的利益。

  “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危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今年1月,德国知名研究机构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所长约翰·罗克斯特伦这样感叹。

  他指出,中国积极向可再生能源转型,如今已经在太阳能和风能领域领先,同时也是电动化、清洁能源运输等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瑞典能源署前署长托马斯·卡伯格:中国在相关领域的发展,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主持人:“地球正在向人类发出危险信号,人类却置之不理。”

  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出这样的感叹。

  当前的气候变化是工业化以来长期历史累积的结果,而眼下的高温热浪则是再次敲响的气候警钟: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将使人类付出越来越大的代价,直至不可承受,要给子孙后代留一个更好的未来,气候行动已是刻不容缓!

责任编辑:陈建瑞 SN243

美国麦加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