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牛弹琴
澳大利亚“珍珠与刺激”网站7月4日文章,原题:中国还重要吗?
“中国事务”没有了,这是个悲剧。在澳中关系的关键时刻,澳大利亚失去一个可以提供政策建议的宝贵智库。玛格丽特·西蒙在最新一期《月刊》发表的长文、哈米什·麦克唐纳在《内幕》发表的文章,都详细介绍了(澳)政府采取的打击行动。对于我们这些关心对华关系和从事中国研究的人来说,感觉就像在伤口上转刀子。上述两篇报道缺乏的是对这一事件的恶性和报复性的揭露。
澳大利亚是如何从一个重视对华关系的国家变成一个几乎禁止公开讨论中国这个话题、这个词、这个概念的国家的?“中国事务”就是突出的牺牲品。还有其他一些机构,比如陆克文2010年高调创建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中华全球研究中心”,如今已没了往日光辉。澳高校的几个中国研究中心的命运也岌岌可危。澳大利亚的公司、大学和政府机构都在避免与中国打交道。如今,我们到哪里去寻找有关中国的专业知识呢?
西蒙在文中明确指出,“中国事务”并没有过错。其董事会成员包括已故的艾伦·金格尔等人。首席执行官琳达·雅各布森在中国工作20多年,在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及洛伊研究所工作数年后,于2014年创立“中国事务”智库。这个机构的资金支持来自澳政府和在中国有利益的企业,包括力拓集团、普华永道。雅各布森的总体思路可从她2012年为洛伊研究所撰写的一篇论文中看出。她认为与中国的关系需要接触、理解,是细腻和复杂的。
那为什么这些声音被压制了呢?用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负责人贾斯汀·巴斯的话说,“中国事务”的论文“并非始终如一的高质量”,“很少达到……能提供给高层决策者的标准”。西蒙则认为,这种抨击来自不同政治派别。金格尔被公认为澳最杰出的战略思想家,一贯支持“中国事务”,曾严厉批评莫里森政府的反华言行,批评他们“将澳外交政策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如此轻描淡写”。
西蒙提到关闭“中国事务”的其他原因,被概括为“各类机构”提出的“安全关切”。没具体明说,但提及该智库的“商业模式”——由于并没接受来自澳境外的资金,这种说法很难让人接受。“中国事务”曾安排过一些赴华考察,这些活动被(堪培拉)视为有问题,因为涉及与中共代表的会面,从而引发“培养和长期不当影响的可能性”。这真是可笑,如果不与中共代表接触,又如何了解中国呢?
最后,西蒙被告知,(澳机构)对“中国事务”的一名研究员存在安全关切,但这不可能对取消智库资金产生决定性影响。这只不过是一些澳自由党议员试图影射华裔澳大利亚人“天生不忠于这个国家”的又一借口。整件事充满诽谤和含沙射影。
近年来,由于澳媒体持续不断强调中国的负面形象,并暗示中国对澳大利亚具有侵略野心,此类说法的影响变得更加尖锐。有些声音甚至警告战争和更糟的情况。然而,他们中很少有人拥有语言、实际经验或对中国、中国土地、中国人民的深刻理解,只是依赖高度可疑的(西方)消息来源。
来源: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