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特朗普怒了:“拿钱的暴乱分子”,马斯克转帖支持!洛杉矶街头冒出火光和浓烟

特朗普怒了:“拿钱的暴乱分子”,马斯克转帖支持!洛杉矶街头冒出火光和浓烟
2025年06月09日 16:17 每日经济新闻

  美国洛杉矶的混乱局面还在继续。

  据新华社最新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警方8日晚宣布,在洛杉矶市中心的所有集会均为非法集会。

  据新京报报道,6月8日,美国洛杉矶抗议升级,多辆自动驾驶汽车在公路上被焚烧,滚滚黑烟涌向空中。

  当日抗议者们涌上公路打砸并点燃多辆自动驾驶汽车,汽车被火焰吞噬。随后该道路被封闭数小时,加州公路巡逻队试图驱散示威者。抗议者们与执法人员发生暴力冲突,多名抗议者被逮捕,造成多人受伤。当日共有300名国民警卫队人员进驻洛杉矶,应对当地搜捕非法移民引发的抗议。

  据新华社报道,美军北方司令部8日傍晚发表声明说,500名驻扎在洛杉矶地区以南的海军陆战队人员已做好准备,只待特朗普政府发布命令,便可迅速部署到洛杉矶。

  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等联邦机构6日和7日出动大批执法人员,在洛杉矶县多地展开针对非法移民的搜捕行动,连续两日与当地社区居民发生严重冲突。

  值得注意的是,据财联社报道,谷歌旗下自动驾驶公司Waymo发言人表示,暂停其在洛杉矶市中心的服务,此前在洛杉矶抗议活动期间有数辆汽车起火。

  特朗普:冲执法人员吐口水就得挨揍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8日对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纽森和洛杉矶市长巴斯加大抨击力度,称两人在处理洛杉矶抗议冲突事件时的表现“糟糕透顶”,必须“向洛杉矶市民道歉”,同时重申抗议者“不许蒙面”。

  美国东部时间8日22时许,特朗普就洛杉矶抗议冲突事件连发两条帖文。第一条帖文称,纽森和巴斯必须为他们“糟糕透顶”的工作向洛杉矶市民道歉。“这些人不是抗议者,而是麻烦制造者和暴乱分子。记住:不许蒙面!”第二条帖文写道:“拿钱的暴乱分子!”

  这是6月7日在美国加州洛杉矶县拍摄的示威者与警方对峙现场。图片来源:新华社(邱晨摄)

  特朗普当天凌晨也曾在社交媒体发文,抨击纽森和巴斯“无能”,称抗议活动由“煽动者和收钱制造麻烦的人”发起,“从现在开始,抗议活动中不允许戴口罩”。

  特朗普当天下午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暴力、暴动的暴徒正在蜂拥而至”攻击联邦执法人员,企图阻挠驱逐“非法移民和犯罪分子”的行动。“我已指示国土安全部长诺姆、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及司法部长邦迪,协同其他所有相关部门和机构,采取一切必要行动,将洛杉矶从移民入侵中解放出来,结束这场移民暴乱。”

  CCTV国际时讯消息,当地时间6月8日下午,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国务卿鲁比奥在新泽西州换乘“空军一号”。

  特朗普登机前对媒体表示,洛杉矶存在“暴力分子”,“还冲执法人员吐口水、投掷东西”,但他们“吐口水就得挨揍”,“他们休想逍遥法外”。

  当被问及是否计划向洛杉矶派遣军队时,特朗普回应称,“我们将在各地部署军队,绝不允许国家被撕裂,不会重蹈拜登任内的覆辙。”

  特朗普同时警告称,阻挠非法移民驱逐行动的加州官员将面临指控。

  马斯克连转两条特朗普贴文

  据财联社报道,在上周爆发令人震惊的隔空争吵后,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亿万富翁马斯克之间的紧张关系似乎有所缓和。此前,马斯克已删除了他发布在X上针对特朗普的一些指控性帖子。

  和解信号还在继续出现:美国周日晚间,马斯克在争吵后首次转发特朗普的Truth Social发帖,似乎支持特朗普政府关于洛杉矶移民抗议活动的处理方式。

  其中一则帖子中,特朗普表示洛杉矶已经被非法移民和罪犯入侵并占领,他已经任命多名高管处理此事,骚乱将得以终止,洛杉矶也将重回安全。马斯克在转发后评论了两面美国国旗,态度显然站在特朗普一边。

  他还转发了另一则特朗普的帖子,其中写道,加州州长纽森和洛杉矶市长巴斯应对洛杉矶人民道歉,他们糟糕的工作也是导致这场骚乱的原因之一。参与者并非抗议人士,而是骚乱分子和叛乱分子。

  除了转发两条特朗普的帖子外,马斯克当日还转发了不少关于洛杉矶抗议的帖子。其中一条图片帖显示,一名抗议者站在车顶,挥舞着墨西哥国旗。马斯克评论称,这很不好。

  他还转发了另一条意图嘲讽纽森的帖子。其中,纽森穿着西装正在演讲,而背景则是骚乱的洛杉矶街头。发帖者称,纽森可以用这个视频去参加2028年的美国大选。

  加州州长纽森说将起诉特朗普

  当地时间6月8日,加州州长加文·纽森(Gavin Newsom)在社交平台X上发帖,列出所谓“独裁者的行径”,并转发了当天特朗普对记者讲话的视频

  视频中,特朗普表示,若有官员“阻碍法律与秩序的执行”,将面临指控。纽森在配文中列出四项“独裁者行径”:“煽动和挑起暴力”“制造大规模混乱”“将城市军事化”“逮捕反对者”。他写道:“这些是独裁者的行径,不是总统应为之事。”

  白宫方面尚未就此回应媒体置评请求。

  另外,据新华社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纽森8日晚在社交媒体上说,美国总统特朗普不征求州长意见就调遣加州国民警卫队是“非法和不道德的”,加州将把特朗普告上法庭。

  纽森写道,特朗普制造了“一场危机”,并“火上浇油”。“如果他解决不了,我们来解决。对于那些煽风点火的坏人,我们将追究你们的责任。”

  此外,纽森呼吁抗议者“保持和平”,不要让特朗普找到他要的借口。他表示,袭击执法人员或造成财产损失的人将面临被捕风险。

  美22州州长联合发声谴责:滥用权力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6月8日,22位民主党籍州长发表联合声明,强烈谴责特朗普决定向加州洛杉矶部署国民警卫队。

  声明称:“特朗普总统动用加州国民警卫队的决定是对权力令人震惊的滥用。各州州长才是本州国民警卫队的总司令,联邦政府若在未经州长协商的情况下,在其辖区内单方面调动国民警卫队,既低效又危险。”

  声明还对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思日前提及“可能派遣海军陆战队”前往洛杉矶的言论表示担忧。声明指出,自1965年以来,美国总统尚未在未经州长请求的情况下在国内部署国民警卫队。

  尽管加州州长加文·纽森本人未在声明上签名,但声明最后对纽森呼吁保持抗议和平表达了赞赏。

  声明的签署人包括纽约州州长凯西·霍楚尔、宾夕法尼亚州州长乔什·夏皮罗、密歇根州州长格雷琴·惠特默以及2024年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明尼苏达州州长蒂姆·沃尔兹。

  洛杉矶之乱,为何足以写入历史书

  据新华社报道,当地时间8日早晨,由美国总统特朗普直接通过总统备忘录派遣的2000名加利福尼亚州国民警卫队队员进驻洛杉矶地区。

  这一行动对平息此前两日联邦执法人员与当地社区居民之间的冲突作用有限,因为这些冲突规模本就在当地警方可控范围内。按照洛杉矶市长巴斯的说法,7日整晚,大约只有120名抗议者出现在街头。

  但这一行动已足以写入历史书。美国法律专家指出,这是自1965年以来总统首次在未获得州长请求的情况下调动州国民警卫队,进一步凸显由共和党执掌的联邦政府与民主党占主导的加州地方政府之间的尖锐矛盾。

  洛杉矶两日冲突也是特朗普再次执政后,加州与联邦政府一系列冲突累积后的爆发点。自特朗普再次就任总统以来,联邦政府与加州之间在洛杉矶山火救援、汽车排放标准制定、全面“对等关税”政策、外国留学生签证等一系列问题上不断摩擦和对抗。加州州长纽森5月3日在接受采访时强调,加州与华盛顿之间存在着从地理上到认知上的遥远距离。

  就在洛杉矶冲突爆发前一天,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披露特朗普正指示政府机构研究如何大规模削减乃至终止向加州拨付联邦资金。纽森对此回应说,如果联邦政府如此行事,加州人将不再向联邦交税。

  纽森的这一表态在美国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尽管目前看它在技术操作上存在一定障碍,但关键在于,一旦到了加州政府不得不这么干的地步,将直接动摇美国国本。许多美国网友在评论中说,这恐怕要导致新的内战爆发。

  因此,在这一敏感时刻,特朗普打破惯例,绕过纽森调动加州国民警卫队,甚至威胁动用海军陆战队。特朗普此举既是显示自己的总统权威,也是对加州发出警告。纽森则回应说,特朗普这种“错误行为”旨在“引发暴力”,以获取政治利益。

  美国媒体和政界人士普遍认为,特朗普显然正努力将国民警卫队联邦化,这也是对美国现有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性冲击。

  从目前情况看,加州能动用的资源有限,无法对抗联邦政府派驻军队,故从纽森到巴斯等本地政治人士8日都在呼吁民众和平抗议,街头局势也随之归于平静。但特朗普政府与加州所代表的政治力量,在政治议程与治国理念上存在严重分歧,军警弹压下暂时的平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会进一步加深双方之间的裂痕。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财联社、新京报等

  AI延伸阅读

  “加州失控”,特朗普新任期移民政策有何不同?

  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等机构当地时间6月6日起针对非法移民采取强硬突袭搜查行动,导致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连日来抗议示威不断,局势愈演愈烈。美媒报道称,当地时间6月8日,洛杉矶时有枪响声出现,执法人员不断向抗议者发射催泪瓦斯和橡皮子弹。

  根据近期事态发展与政策梳理,特朗普第二任期移民政策呈现出比第一任期更激进、更系统化的特点,以下从政策理念、措施升级、执行力度及社会影响四个维度进行专业分析:

  一、政策理念与目标:从“边境管控”到“全面清除”

  1、战略定位升级

  第一任期:以“筑墙”和“禁穆令”为核心,聚焦边境物理隔离与特定群体限制(如穆斯林国家旅行禁令)。

  第二任期:扩大为“存量+增量”双重打击**。不仅强化边境管控(如部署军队),更针对境内非法移民实施大规模驱逐,目标从“减少增量”转向“清除存量”。白宫要求移民执法机构日均逮捕3000人,并持续提高指标。

  2、意识形态驱动

  以 “美国优先”与本土主义**为核心,将移民问题与国家安全、文化认同绑定。例如废除“出生公民权”,限制非公民子女自动获得国籍,并推动移民政策与保守价值观(如仅承认男女两种性别)深度捆绑。

  二、核心政策措施对比:从行政令到系统性改革

  非法移民治理

  第一任期:修建边境墙;“零容忍”致家庭分离;遣返边境新入境者

  第二任期: 宣布边境紧急状态;启动“快速遣返”(覆盖2年内入境者);动员军队参与执法

  变化实质:执法范围扩大,手段军事化

  合法移民限制

  第一任期:暂停难民计划;收紧H-1B签证

  第二任期: 全面暂停12国公民入境;限制7国公民部分入境;提高EB-1A等职业移民审核标准

  变化实质:签证歧视性增强,职业移民门槛提高

  身份权利剥夺

  第一任期:无

  第二任期:行政令废除“出生公民权”;计划取消OPT、H-4工作权

  变化实质:公民权与工作权系统性收缩

  区域协作机制

  第一任期:单边施压墨西哥

  第二任期:重启“留在墨西哥”政策;要求邻国承担边境管控责任

  变化实质:外部化边境压力,转嫁成本

  三、执法机制升级:从地方冲突到全国性动员

  军队介入常态化:首次部署国民警卫队2000人至洛杉矶,并计划动员现役海军陆战队镇压抗议,打破“军队不参与国内执法”的传统。

  联邦与地方对抗激化:联邦执法机构无视加州庇护政策,直接进入社区搜捕,引发州政府指控“联邦接管国民警卫队”的宪政危机。

  行政权力扩张:通过“国家紧急状态”赋予执法部门超越常规的资源调配权,规避国会制约。

  四、对合法移民体系的冲击:从限制到结构性重塑

  1、留学生与技术移民

  签证收紧:STEM等敏感专业拒签率飙升,中国留学生首当其冲;

  工作通道阻断:计划取消OPT(实习工作许可)及H-1B配偶工作权(H-4),切断“留学-工作-移民”路径;

  H-1B审查极端化:要求雇主证明“无法雇佣美国人”,雇佣成本与法律风险激增。

  2、移民配额与结构改革

  “择优移民”制度:减少家庭团聚配额,增加技术移民比例,但审核标准趋严(如EB-1A杰出人才类);

  公共负担”规则回归:要求移民证明不依赖社会福利,大幅增加申请难度。

  唯一“利好”领域:EB-5投资移民因符合“雇美国人、促经济”目标,未受限制,乡村项目甚至享有免排期特权。

  五、政策动因与争议:更少妥协,更多对抗

  国内政治驱动:为巩固保守派基本盘,加速兑现竞选承诺(如日均驱逐3000人)。

  法律与社会风险:

  违宪争议:废除出生公民权被指违反宪法第14修正案,面临司法挑战;

  人道危机:大规模驱逐可能重演“家庭分离”悲剧,并引发拉美裔社区恐慌;

  经济反噬:劳动力短缺恐加剧农业、服务业危机,2024年非法移民占美国劳动力5%,驱逐将冲击产业链。

  结论:第二任期凸显“特朗普主义”的极端化演进

  特朗普移民政策已从第一任期的“象征性威慑”转向第二任期的“系统性清除”,核心特征可概括为:

  1、军事化:军队参与国内执法,突破宪政惯例;

  2、全面化:打击范围从边境蔓延至境内社区,从非法移民扩至合法渠道;

  3、意识形态化:将移民问题塑造为“本土 vs 外来”的文化战争工具。

  未来需关注:联邦与州政府的宪政冲突(如加州对抗)、最高法院对行政令的合宪性裁决,以及政策可能激发的全国性社会撕裂。正如学者宋国友所指,特朗普第二任期政策“急于兑现承诺且汲取前期经验”,其激进程度远超以往,但执行阻力与副作用亦同步放大。

责任编辑:崔理斯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