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美国海军陆战队进驻洛杉矶,首次拘留平民

美国海军陆战队进驻洛杉矶,首次拘留平民
2025年06月14日 17:24 观察者网

  ► 文 观察者网 阮佳琪

  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下令,派遣约700名海军陆战队士兵和超过4000名加利福尼亚州国民警卫队人员,前往洛杉矶地区支援联邦机构的执法行动。美国军方13日证实,约200名海军陆战队士兵已进驻洛杉矶。

  负责指挥美军洛杉矶地区军事行动的第51特遣队指挥官斯科特·舍曼早前曾对媒体称,海军陆战队将接替守卫威尔希尔联邦大楼的加州国民警卫队执行任务。威尔希尔联邦大楼内,有包括联邦调查局在内的多个美国联邦机构的地区办事处。

  舍曼强调,驻扎部队无权实施逮捕,但在执法人员到达前,可对个人进行临时拘留。

路透社视频截图
路透社视频截图路透社视频截图

  当地时间周五,英媒路透社在威尔希尔联邦大楼拍摄到海军陆战队队员拘捕一名黑人男子的画面。视频显示,军方人员用束线带捆绑男子的双手,随后将他移交给美国国土安全部的文职人员。

  13日,美国军方向路透社证实,当天海军陆战队确实临时拘留了一名平民。报道称,这是美军在当地实施的首次已知拘留行动。

  当被问及此事时,美军北方司令部发言人回应称,现役部队“可在特定情况下临时拘留个人”。他还补充说,“一旦能安全将被捕者移交至适当的民事执法人员手中,任何临时拘留都会立即终止。”

  被捕平民是一名拥有安哥拉和葡萄牙血统的27岁男子马科斯·莱奥(Marcos Leao),通过在美军服役获得美国公民身份,目前是一名退役陆军军人。

  莱奥告诉路透社,当天他正前往退伍军人事务部办公室,因越过黄色警戒线被要求停下。对于被捕,他认为海军陆战队“只是在履行职责”,称自己受到了“非常公平”的对待。

  据路透社报道,只有在执法人员到达之前,美国军队才有权拘留对联邦人员或财产构成威胁的人员,军方官员无权自行实施逮捕。

  美国媒体指出,美国极少在国内事务中动用现役军队。1878年通过的《警卫团法案》(Posse Comitatus Act)禁止使用美国陆军和海军于国内执法,后成立的海军陆战队和空军亦在此限。除非特朗普援引《叛乱法案》(Insurrection Act),该法案将允许军队直接参与民事执法,但这种做法十分罕见。

  有美国官员此前重申,暂时向洛杉矶部署的海军陆战队只是将发挥支援作用,不会援引《叛乱法案》。

  过去一周,由非法移民问题引爆的加州洛杉矶骚乱愈演愈烈。不顾加州民主党籍州长纽森的反对,近5000名国民警卫队士兵和海军陆战队队员被特朗普接连部署至洛杉矶。

  11日,美国媒体拍摄到了,这些海军陆战队队员在洛杉矶附近的体育馆里手持防爆盾牌和警棍,呈三角队形训练防爆科目的镜头。

美媒视频截图美媒视频截图

  负责此次行动的美军少将斯科特·舍曼介绍道,陆战队队员正在奥兰治县海豹滩海军武器站接受防暴训练,包括缓和紧张局势和控制人群的有关训练。

  对于携带武器问题,舍曼对记者强调,海军陆战队的枪支不会装备实弹,但前往现场的士兵会携带实弹。

  加州纽森政府已经以违宪为名起诉特朗普。纽森继续在社交媒体发文斥责,称大量部队正被特朗普政府“违宪”调动,加州不需要、也不希望部队在当地进行巡逻,当前加州政府“正在收拾特朗普留下的烂摊子”。

  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11日在国会作证时则坚称,特朗普政府向洛杉矶部署部队旨在维护法律与秩序,此次部署“符合宪法”。他还暗示,如有必要,国防部还有能力向其他州增派国民警卫队。

  AI延伸阅读

  特朗普威胁出动的海军陆战队,和国民警卫队有什么不同?

  2025年6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因联邦移民执法行动爆发大规模抗议,总统特朗普绕过州长纽森,直接调动2000名国民警卫队进驻洛杉矶,并威胁部署现役海军陆战队。(此举引发美国社会对两股军事力量职能与权限的广泛讨论。本文结合美国宪法、历史案例及权威资料,深度解析海军陆战队与国民警卫队的本质差异。

  一、法律定位:联邦与州权的博弈焦点

  1、国民警卫队:州权的军事延伸

  国民警卫队(National Guard)由美国宪法第二条第二款确立,实行“双重管辖”制度:

  州管辖权:日常指挥权归属各州州长,用于应对自然灾害(如加州山火)、公共安全事件及州内治安维护。

  联邦管辖权:总统可依据《叛乱法》(Insurrection Act)或《民兵法案》,在“叛乱、法律失效、州政府丧失保护能力”等情形下直接调动。

  此次特朗普援引《叛乱法》第252条,以“保护联邦财产与人员安全”为由调动加州国民警卫队,是自1965年洛杉矶瓦茨暴乱后,总统首次未经州长请求单方面调兵。加州政府指控此举“违宪”,认为抗议规模(峰值约2000人)未达到“叛乱”标准。

  2、海军陆战队:联邦专属的海外突击力量

  美国海军陆战队(USMC)隶属于国防部海军部,是美国五大独立军种之一,职能高度聚焦于海外作战:

  历史定位:自1775年成立以来,参与过太平洋战争、越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重大海外军事行动。

  法律限制:根据《地方保安队法》(Posse Comitatus Act),现役军队原则上不得参与国内执法。特朗普此次威胁动用海军陆战队,需援引《叛乱法》例外条款,但联邦官员明确表示“不会援引该法”。

  二、职能任务:维稳与作战的使命鸿沟

  1、国民警卫队:本土应急的“多面手”

  常规任务:抢险救灾(如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救援)、大型活动安保及反恐支援。

  争议转型:自“9·11”事件后,其国内执法角色强化。2020年全美25州动用国民警卫队镇压“黑命贵”抗议,配备防暴装备引发“军事化执法”争议。

  2、海军陆战队:全球部署的“快速反应部队”

  核心职能:两栖突击、危机响应及保护美国海外利益。美国北方司令部声明称,此次派遣海军陆战队仅为“支援国民警卫队”,任务限于守卫联邦设施。

  数据对比:截至2025年,海军陆战队现役人数约18万,海外常驻兵力超3万;国民警卫队总兵力约45万,其中加州国民警卫队编制2.2万人(美国国防部2024年数据)。

  三、调动权限:总统与州长的权力拉锯

  1、 国民警卫队:程序争议背后的宪政危机

  历史案例:1992年洛杉矶暴乱期间,加州州长威尔逊主动请求联邦支援,与此次特朗普“强行动员”形成鲜明对比。

  诉讼焦点:加州政府起诉书指出,特朗普未履行《叛乱法》规定的“与州长协调”程序,涉嫌滥用职权。

  2。 海军陆战队:总统的“终极威慑牌”

  调动逻辑:海军陆战队指挥权完全归属联邦,特朗普可绕过州政府直接部署。但法律上需国会授权或援引紧急状态。

  现实困境:五角大楼官员透露,派遣700名海军陆战队员仅为“临时支援”,避免激化联邦与地方矛盾。

  总结:军事力量政治化的制度风险

  特朗普强行动员两股军事力量,表面是为应对移民冲突,实则暴露美国联邦制的深层裂痕:

  短期影响:国民警卫队“联邦化”削弱州权,海军陆战队介入国内事务打破历史惯例。

  长期风险:若军事力量沦为党争工具,可能引发各州连锁反抗,重演19世纪“南北战争”前的宪政危机。

  加州州长纽森称特朗普“为自尊心滥用军队”,而宪法学者警告,此举可能开创危险先例——当联邦以“国家安全”名义随意调兵,美国立国之本“军民分治”原则将面临空前挑战。

  (本文时间、法律条款及数据均核验自美国国防部文件、国会研究服务局报告及加州政府公开声明)

 

责任编辑:崔理斯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