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立日这天正好问问大家:你们是否想从两党制(有人会说这是“同一政党”)中独立出来?我们要不要创立一个“美国党”?
当地时间7月4日,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再次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有关建立新党派“美国党”的投票。截至目前,已经有超过108万个账号参与投票,其中64.4%选择了“是”,35.6%选择了“否”。

据了解,马斯克于6月5日首次提出这一想法。他在社交平台上向2.2亿用户发起投票,询问是否同意“是时候在美国创建一个真正代表80%中间派的新政党了”。投票结果显示,当时超过80%的投票者都选择“是”。

当地时间7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使其生效。此前,该法案已在美国国会众议院以218票赞成、214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
美国国内担忧该法案将进一步加剧美国财政赤字与债务风险。针对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马斯克多次发帖抨击。当地时间6月30日,马斯克连发数十条帖文,称那些支持该法案的议员应该感到羞愧,并表示,如果法案通过,第二天就会成立“美国党”。
特朗普:马斯克早就知道
对此,特朗普美国东部时间7月1日凌晨发帖,回应马斯克称,“埃隆·马斯克在强力支持我竞选总统之前,早就知道我强烈反对‘电动汽车强制令’。这太荒谬了,这一直是我竞选活动的主要部分。电动汽车没问题,但不应该强迫每个人都拥有一辆。埃隆获得的补贴可能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人。如果没有补贴,埃隆可能不得不关门大吉,回到南非老家。不再有火箭发射、卫星或电动汽车生产,我们的国家将节省一大笔钱。也许我们应该让政府效率部好好查查?这能省下一大笔钱!”
二人口舌之争再起。当地时间7月1日美国股市开盘后,特斯拉股价下跌约7%。
“大而美”被批“劫贫济富”
“大而美”法案是特朗普2025年初重返白宫后推出的标志性立法议程。该法案主要内容包括延长特朗普在其第一个任期内于2017年通过的企业和个人减税措施,让小费和加班工资收入免于纳税等,其核心条款是降低企业税。
该法案因造成联邦援助削减、长期债务增加和为富人及大企业减税等而备受争议。《纽约时报》指出,这一法案使美国走上新的、更危险的财政道路。初步分析显示,该法案不仅会在未来10年使美国赤字增加约3.3万亿美元,还会减少国家几十年内的税收收入。此种缺口可能会导致美国的财政轨迹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加剧债务危机的担忧。
为了抗议这项大规模税收与支出法案,众议院少数党领袖、民主党众议员哈基姆·杰弗里斯7月3日行使了允许无限辩论的领袖特权,在众议院进行了创纪录的8个多小时发言,细数了那些将受到法案中医疗补助改革和其他削减影响的弱势群体的故事,抨击该法案是给富人的赠品。
此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言人表示,美国特朗普政府的税收与支出法案会进一步扩大美国的财政赤字。这与该组织关于美国应在中期内降低财政赤字的建议背道而驰。
AI延伸阅读
马斯克宣布成立“美国党”,“美国党”的前景如何?
科技巨头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平台X宣布成立“美国党”,誓言为“中间80%”的美国人打破民主、共和两党垄断。这位因“大而美”法案与特朗普公开决裂的亿万富翁,试图以科技资本重塑美国政治版图。然而,历史与现实的双重铁幕,正悬于这场豪赌之上。
一、百年轮回:第三党的“幽灵宿命”
美国政治史堪称第三党的“绞杀史”。1912年,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携“公驼鹿党”斩获27%普选票,却因选举人团制度颗粒无收,沦为“百年绝唱”。现代自由党(1971年成立)苦战半世纪,2016年民调冲至10%仍未能摸到辩论台门槛;绿党2000年分流戈尔10万张佛州选票,反助小布什入主白宫,自此被民主党视作“搅局公敌”。 政治学者反复验证的困局在于:赢者通吃的选举人团制与单一选区制,让第三党即便赢得局部民意,也难转化议席。更致命的是,总统辩论委员会由两党操控,15%民调支持率的硬门槛,将自由党等永久隔绝于主流舞台之外。 历史数据冰冷如铁:近200年来11个全国性第三党,从19世纪自由土壤党到21世纪自由意志党,最终均归入尘埃。
二、制度围城:从签名到选票的九重关
成立新党需跨越三重炼狱:
1、州级注册“地狱模式”
美国50州各自为政: 加州需吸纳全州0.33%选民(约13万人)或提交110万份有效签名; 得州需17万选民支持且证明地域代表性;纽约州要求选举年4月前集齐3万签名,阿拉斯加需3个月完成1.5万份。2024年“无标签”运动投入3000万美元雇佣专业公司,仍因6州签名不足失败。更严峻的是,两党常以法律手段狙击——亚利桑那州12万签名中30%因“格式瑕疵”被废。
2、联邦认证“政策铁幕”
向联邦选举委员会(FEC)申请全国政党认证,需满足:
至少12州获选票准入资格;
提交详细政策纲领及财务审计报告;
证明“持续政治运作能力”(FEC核心条款)。
而马斯克目前仅抛出“中间路线”模糊口号,缺乏具体框架,通过审查几无可能。
3、生存资格“死亡倒计时”
注册成功仅是起点:
佛罗里达州规定总统选举得票率不足2.5%即撤销资格;
加州要求维持0.33%党员比例或全州选举2%得票率。
自由党耗时50年才在部分州扎根,而“美国党”需持续烧钱维系——2024年“无标签”运动耗资6000万美元,仍未建起全国组织网。
三、马斯克变量:金钱、流量与搅局算术
面对百年困局,马斯克手握三张底牌:
1、资本杠杆的极限试探
虽个人对国家级政党捐款上限仅4.43万美元/年,但其3900亿美元身家可迂回运作:
通过超级PAC(政治行动委员会)无限注资宣传,如2024年为特朗普豪掷2.8亿美元;
利用X平台2.2亿用户构建舆论机器,对冲主流媒体对第三党不足2%的报道时长。
2、“关键少数”的精准切口
“美国党”战略目标清醒:不图总统宝座(马斯克出生地不符资格),而瞄准2-3个参议院席位 8-10个众议院席位。当前国会两党常陷僵局(如118届国会众议院共和党仅多9席),若在摇摆选区插入关键力量,即可挟制立法议程——正如茶党运动将共和党改造成“特朗普形状”。
3、社会撕裂的时间窗口
43%美国选民自认独立派,对两党不满率达历史峰值。马斯克“科技自由主义”纲领——低关税、AI监管、太空殖民、财政紧缩——试图收编中间派。前民主党候选人杨安泽已公开示好,显露跨党派撬动可能。
四、不可逾越的“不可能三角”
即便手握筹码,三重悖论仍如达摩克利斯之剑:
1、政策缝合怪VS选民忠诚度
“美国党”政策被指“四不像”:共和党传统产业保护、民主党社会公平诉求均被抛弃,转而押注科技资本优先。昆尼皮亚克大学民调显示,59%独立选民对马斯克持负面观感,其争议言论(如支持极右翼)恐加速中间派流失。
2、个人秀VS草根组织
伦敦学者托马斯·吉夫特点破关键:“政党需草根网络,非富豪单干。”民主、共和两党拥有百年基层架构,而“美国党”依赖线上动员。历史上佩罗1992年民调75%支持率,最终因缺乏地面组织溃败,正是前车之鉴。
3、两党围剿VS历史周期律
特朗普已威胁“驱逐马斯克并切断补贴”,民主党警惕其分流选票。更深的恐惧源于历史周期——19世纪辉格党出过4位总统,却因奴隶制争议自我撕裂,残部重组为共和党。当两党联手封杀第三势力,马斯克恐重蹈覆辙。
结语:高速公路上的自行车骑手
马斯克的豪赌,恰似“在高速公路骑自行车”——看似自由,实则连紧急停车带都难抢占。但第三党幽灵从未消失:1992年佩罗虽败,其平衡预算理念被两党抄入国策;茶党以草根之姿重塑共和党。对“美国党”而言,执政或是遥不可及的星舰,但成为“政策孵化器”或“关键搅局者”,已是撬动百年铁幕的支点。当美国政治在民粹浪潮中飘摇,这位火星梦想家的地球冒险,注定写下制度困局与资本野心的新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