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迈克尔-阿拉德:“我们不能建造一座封闭的城堡”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06日23:35  东方早报
Michael Arad。美国国家9·11纪念馆设计师,汉德建筑(Handel Architects)合伙董事,犹太移民。 Michael Arad。美国国家9·11纪念馆设计师,汉德建筑(Handel Architects)合伙董事,犹太移民。

迈克尔的方案里有很多绿色植物。 迈克尔的方案里有很多绿色植物。

水帘的应用成为纪念馆的亮点 水帘的应用成为纪念馆的亮点

经过数年施工,911纪念馆即将开放。 经过数年施工,911纪念馆即将开放。

  “我们不能建造一座封闭的城堡”

  “我们不能建造一座城堡。如果你建造一座封闭的城堡,最终的结果是你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你将失去整个世界。”

  早报记者 金蓓蕾 发自纽约

  2011年9月12日起,美国国家911纪念馆(The National September 11 Memorial & Museum)将正式接受预约访客参观。一年后,设在纪念馆广场下的博物馆也将建成开放。

  这也许是世界上第一座在悲剧原址上建造的纪念馆/博物馆,而它本身就是展览品。

  这也许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的纪念馆/博物馆,自悲剧发生后将近7年,设计方案公布后4年半,第一根钢梁才在原址工地安装到位。

  这也许是世界上最昂贵的纪念馆/博物馆,纪念馆广场和博物馆的总造价超过了7亿美元。

  这也许是世界上最具争议、设计方案修改最为频繁的纪念馆/博物馆,它承载了太多的复杂情感,寻找一个最终的平衡点成了过去十年馆方面临的最大挑战。

  美国国家911纪念馆和博物馆将成为记忆的见证,不仅见证9·11当天发生的灾难和随后的救援,更见证“后9·11”时代的纽约市和纽约人努力康复和重建希望的过程。就像一位游客的留言:我们的伤口也许永远无法愈合,但是团结在一起的纽约将更坚强。

  9·11彻底改变了许多纽约人的生活,也包括年轻的9·11纪念馆设计师迈克尔·阿拉德(Michael Arad)。如今是汉德建筑(Handel Architects)合伙董事的迈克尔于2004年赢得世贸中心遗址纪念馆的国际设计竞赛,此后作为9·11纪念馆的设计建筑师,与该项目的设计团队成员——景观设计师彼得·沃克和配合建筑师戴维斯·邦德一起,历经了超乎他们想象的艰难设计与建设过程,在9·11事件十周年之际呈现出了这项旷世作品。

  “自己人”

  由于父亲是以色列外交官,迈克尔的成长记忆便从一座城市迁徙到另一座城市。他在伦敦出生,1岁时跟随父母去了纽约,直到1999年第三度回到纽约,就此安顿下来。

  我问迈克尔,在经历了这么多国家与城市的漂泊之后,如何来定义“家”这个概念,他想了想说:“虽然以色列永远是我的故乡,我的父母和亲戚住在那儿,但我现在把纽约当做自己的家,因为这是一个我居住时间最长的城市,我感觉和纽约贴得很近,而且这是我成家立业的地方,我三个孩子出生的城市。曾经,我感觉像个局外人,在纽约这样巨大的、拥挤的、充满活力的大都市,人轻易便感觉迷失了。可是,在9·11之后,大家都感

  觉到彼此之间是联系在一起的。对我和许多其他人来说,这是一种非常强有力的转变。

  这种转变从2001年9月11日开始。

  那天早上,迈克尔在金融区工作的妻子早早出门去上班。迈克尔正在他位于十四街靠近第五大道的公寓里为一天的开始做准备。当收音机里的新闻节目播报第一架飞机撞上世贸大楼的消息时,他以为这是一起事故。迈克尔推开窗户望出去,看见巨浪般的浓烟在空中蔓延开来。他赶紧奔到屋顶想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儿。然而,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就在他攀上屋顶的那一刻,他目睹了第二架飞机撞上世贸大厦的全过程。

  “我看着那架飞机越过哈德逊河,驶向世贸南楼,穿进了建筑。我就那样呆呆地看着它,从飞机的飞行路线我明确地意识到它即将撞向大楼。这真的太恐怖了!在第五大道上有一栋建筑正在施工,那些建筑工人都呆呆在站在脚手架上,一边呼叫着‘不!不!’一边看着它一头扎进世贸大厦。”

  对于一个建筑师来说,建筑是有生命的,每一个作品都是一个孩子,可是现在,孩子被谋杀了。同时被夺走的,还有数千个无辜的生命。迈克尔当时住在靠近第五大道的14街,在袭击发生后的几天,所有的商店都关门了,没有任何车辆驶过,街上甚至没有行人,整个区域空荡荡的,就像是鬼城。“我从未见过这样一个纽约,一片死亡般的静谧。那是夏末秋初时分,天空是湛蓝的,天气非常美好,令这像是被催眠般的城市景象显得如此不真实,它仿佛是另外一个陌生的城市。你知道,纽约是座不夜城,无论哪个钟点,永远会有车辆开过,可是在那几天,笼罩着这座城市的是可怕的寂静。在这样的气氛下,我实在无法入眠,于是骑了辆自行车出门。那是凌晨两三点,我绕着华盛顿广场公园骑了一圈又一圈。在公园里有一个喷水池,许多人围着喷水池站着。我走了过去,看见他们手上拿着点燃的蜡烛。在这样的时刻,人们需要被其他人围绕着,需要有人在他们的身边,他们需要一点光、几句交谈,甚至只是需要看到有人在眼前走动,仿佛唯有这样才能驱走内心的恐惧与不安。”

  这不是一场靠一个人可以轻易扛得过去的灾难和打击,在这艰难的时刻,人们需要互相取暖,需要成为比自己更强大的集体的一员,来获取力量。在那一刻,迈克尔突然有一种深深的归属感。作为一个自出生起就在不同的城市间迁徙的人,作为一个犹太裔移民,当时,在纽约住了不到三年的他从未觉得自己真正融入了这座城市。换句话说,他只是“居住”在这里,并不认为这就是自己的城市。可是,9·11袭击之后,他开始与这座城市同呼吸共命运。灾难使得所有人靠得更近,联系更紧密。原本分割人与人的那些条条框框消失了,大家自发地团结起来,成为一个整体。

  迈克尔红了眼眶,有些哽咽地说:“在那个凌晨的华盛顿广场,我第一次感觉到自己是一个纽约人。自那以后,我和这座城市、这个国家的关系改变了。我不再是一个局外人,曾经的那些失望、绝望和无助的情绪慢慢褪去了,我看到自己身上多了坚定不移、有同情心和有恒心的精神。这场灾难不仅将我们带到了同一个地点,更是在情感上和精神上把我们维系在了一起。”迈克尔停了下来,摘去眼镜,沉思了片刻,迅速整理了下情绪后说:“这就是为什么后来我在没有竞赛没有项目的情况下开始自己画设计草图。这对我来说,是一种情感的释放,一种拯救,一种使命。”

  存在感

  在恐怖袭击事件发生的几个月后,迈克尔开始构思如何用建筑语言来纪念逝去的3000名纽约人。世贸双子塔遗址残留的两个大洞像是一种缺失的呐喊,那种“缺失”的强烈冲击感久久萦绕在他的脑海里。起初,迈克尔设想在纽约哈德逊河中央凿出两块矩形的空间,四周的河水流入陷进去的空间,形成环绕的瀑布效果。纽约的摩天大楼倒影在河面,水流的叠影将会营造出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他根据这个想法做了一个模型,并搬上了自己公寓的屋顶,试看效果。可是,这个想法操作起来似乎不可行:怎么做到在河里面挖出两块空间呢?

  当时,既没有客户也没有竞赛,迈克尔做这个构想和模型完全是为了自己。冥冥之中,他觉得这是有必要完成的一件事。一年后,9·11纪念馆开始对全世界公开征集作品竞赛。迈克尔想在原稿的基础上做一些修改,以达到使整个建筑与城市完美融于一体的效果。

  他想到了纽约的联合广场、华盛顿广场这些公共建筑,这些公共场所是城市的一部分,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是每天经过的地方、走累了歇脚的地方、闲暇时放松的地方、聚会的地方、庆祝的地方、游行的地方,是人们互相支持寻找依靠的地方。这些公共场所和博物馆不同,博物馆是一个你想去才会去的地方,而这些开放式的公共场所就和街道一样,是真实实用的城市空间。迈克尔想象中的911纪念馆广场应该是一个和联合广场及华盛顿广场一样的公共场所。

  当迈克尔开始为参加竞赛而修改模型的时候,他一遍一遍地回味那个在华盛顿广场的凌晨。纽约人需要这样一个地方,城市需要这样一个属于所有人的公共空间,人们在这里释放情感、获得安慰、互相团结、寻找力量。就像他在华盛顿广场所汲取的力量一样,他希望这座9·11纪念馆不仅仅是一个纪念逝者的地方,它也是一个使人们获得新生的地方,是一个给予活着的人力量的地方,是一个可以把大家团结在一起的地方。

  纪念馆原先的方案将建筑设在低于路面10米的地下,是一个人们需要乘电梯或通过台阶走到地下才能到达的空间。这样的方案使纪念馆和城市分隔开来,而迈克尔希望这座纪念馆能够和周围的建筑、道路和环境融为一体,成为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所设想的效果是,作为城市的一部分,当人们走过路过,不用停下脚步就能看见它,感觉它,而不用带着目的性地进入某个空间去感受它。

  迈克尔想起曾经在新泽西看到过一处被绿色植物包围的略陷于地面的空地,那儿肃穆、安宁,又与自然紧密相连,当时他很受这种气氛所感染。这便是后来纪念馆广场的雏形。一个和倒塌的世贸中心大楼占地及规模相近的广场将会使参观者有更形象的了解。迈克尔认为,这个广场应该是一个多功能的场所,它既是一个纪念地,人们可以来此悼念、缅怀、祈祷和沉思,又是一个休闲地,人们可以在此休息、阅读、聊天和观景。

  2003年6月30日是竞赛作品提交的截止日。在此之前,有整整两个星期,迈克尔几乎没有好好地睡过一觉,每天废寝忘食地琢磨作品。在一年多前的构思基础上做了数次改进后,迈克尔提交了自己的作品——“缺之思”(Reflecting absence)。这场公开竞赛收到了来自63个国家和美国49个州的5201个作品。评委会表示,他们寻找的设计方案既要有高度的想像力,也要融入审美意义上的优雅和精神力量。11月19日,进入决赛的8个方案揭晓,迈克尔的作品入围。当时,因设计华盛顿越战纪念碑而走红的华裔女建筑师评委林璎一眼将迈克尔的作品挑了出来。当年,林璎的作品从1400多件作品中脱颖而出的时候,她还是个21岁的耶鲁大学建筑系学生。和林璎一样,那时才34岁的迈克尔也是个默默无闻的建筑师,最严肃的作品是他在纽约房屋局工作时设计的一栋纽约警署建筑楼。

  作为入围决赛的8位设计师之一,迈克尔被带到世贸遗址现场考察。在废墟中,他看到了世贸大楼遗留下的部分墙面和立柱根基。那断裂的立柱残痕让迈克尔很触动。“虽然那只是一个空空的根基,但你明白失去的是什么,它提醒你曾经有一根高高的立柱站在那里。这种虚无反映的恰恰是种存在。”

  迈克尔有一个半月的时间准备在评审委员会前的演示。绿茵围绕瀑布池,青铜碑上刻遇难者姓名。评审委员会对迈克尔的方案总体非常赞同,但他们仍然觉得目前的这个方案在将纪念馆和城市深度融合方面做的还不够。比如说,整个广场只有78棵树,太稀少,不免有荒凉的感觉。迈克尔想,能多安置些绿色植物自然是好,但是怎么来做到不使得这些植物喧宾夺主,破坏了建筑的清晰结构呢?迈克尔有了一个想法:算盘条设计。在算盘上的珠子只能在算盘条上进行上下移动,而不能左右移动。这些树也是一样,它们只能跟随街道的横纵进行同方向的移动。

  当迈克尔将修改好的模型置入到周围建筑群中呈现给评审委员会的时候,他们一下就有了直观的认识。迈克尔解释,纪念馆广场是一个开放型的设计理念,纪念馆没有墙,它的“墙”便是周围的几栋摩天大楼,整座城市是这个开放型建筑的一部分——它真正地融入了城市之中。评选委员会主席兼卡内基基金会主席Vartan Gregorian评价说,这个设计借助双子塔被破坏后留下的两个缺口,表达出一种“缺失感”,形成一个既能表现无数生命逝去,又能表达出重生之意的纪念馆。

  2004年1月的一个早晨,迈克尔从收音机里听到评委会选出了最终的方案,但没有想到自己会是那个幸运儿。大约10点30分左右,他接到评审团曼哈顿下城开发公司的电话要求去签署一些文件。当他表示汽车电池没电是否可以第二天再去时,对方要求他立刻就去签署。迈克尔这才意识到他的设计被选中了!纽约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说:“这座纪念馆是为我们的子孙后代而建。前来这一圣地参观的人可以了解在那里发生的事件,了解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为捍卫我们的自由而献身。”

  每个名字

  对于如何纪念世贸中心所遭受的改变世界政治格局的袭击,整个美国都争论不休。面对着各种质疑甚至攻击,迈克尔没有退缩,始终以弱小的力量坚持自己的设计理念。“纪念馆承载了人们如此高的期望,而历史的重量又是如此沉重,很多时候我只想逃开去,让纪念馆自己来说话。”

  设计和建造这样一座意义重大的纪念馆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项目一开始,团队便被大大小小的细节困扰着,信息台、洗手间、瀑布池,每一个小地方的设计方案都充满了变数。比如说,为了确定这个全美最大的人工瀑布池的水流形式,团队特意到加拿大建造了实物模型测试水流设计,并分别在夏天和冬天进行了试验。“方形瀑布池将分为南北两个,就在世贸中心南楼和北楼的原址,取材喷射雾状花岗岩,瀑布将从四条边奔流而下。水流的疏密也有讲究,一条条分隔的水帘从瀑布的顶端倾泻而下,从中间大约15英尺处渐渐地聚合,水帘逐渐消失,到了底端汇集成整体的水幕,流入边长176英尺纵深30英尺的水池之中,每个水池被8英尺宽的水台围绕,水池中的池水将倒映天空的颜色,然后池水再流入位于池中央的纵深30英尺的井口。先分隔后聚合,这样的独特设计象征着个人损失和集体损失。9·11恐怖袭击既是个人的悲剧也是集体的劫难。水流奔腾不息则代表着生命生生不息。”迈克尔向记者解释。

  遇难者的名字排列是个最大的难题。迈克尔本来的主意是,在同一个类别的人名前标注一个星号,显示他们有某种联系,比如消防队员是一类,同一公司的同事是一类,来自同一个家庭的是一类。这是一项充满意义和情感的工作,但众口难调,操作起来非常困难。按照字母顺序排列也许是较为公平的一种方式。但是问题又来了,有些夫妻的姓氏相同,有些则不同,如果按字母排列,那么这些并未使用同一姓氏的夫妻将无法被排列在一起。此外,有些人同名同姓,如何来区分他们也是个难题。

  还有许多许多其他的主意,可是没有一个行得通。他们曾设想就让名字随机出现,但这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方案,同在袭击中遇难的家人和朋友将被分隔开,当人们来到纪念馆前,可能根本无法找到亲人的名字。但这是当时唯一公平的办法。该方案一公布,立刻遭到众多反对声。很多捐助人抗议这个方案,甚至为了这个方案示威游行,因此曾有一两年,纪念馆筹不到足够的钱款,工程被一再推迟。

  为了这个名字的排列,迈克尔几乎崩溃,压力大到唯有通过偷偷流泪来排解。2006年,纽约市长布隆伯格成为了纪念馆基金会主席,他当即保证姓名排列是他就任主席后第一件要解决的事情。迈克尔和布隆伯格进行了一次长谈,最后的决定是,将所有2983名遇难者分为9个分类,其中北池包含3个分类,南池包含6个分类。北池包括:(1)所有遇难的世贸北楼员工和访客、(2)击中世贸北楼的11号航班的机组人员和乘客、(3)1993年2月26日世贸中心炸弹袭击中的遇难者。南池包括:(4)所有遇难的世贸南楼及世贸中心复合建筑的员工及访客、(5)击中世贸南楼的175号航班的机组人员和乘客、(6)遇难的五角大楼员工和访客、(7)击中五角大楼的77号航班的机组人员和乘客、(8)在宾夕法尼亚州坠落的93号航班的机组人员和乘客、(9)所有在第一时间赶到世贸中心现场进行救援并于2005年9月9日获得白宫9·11英雄奖章的遇难者。

  为尊重大多数人的意见,设计团队特意去走访了许多9·11家庭,征询他们的看法,了解哪些人的名字应该被排列在一起。他们共收到民间超过1200个请求。2009年,团队终于完成了与家属见面收集9·11故事的工作。整整一年来,整个团队的重点都放在排列姓名上。迈克尔回忆,在走访的9·11家庭中,有一位女士同时失去了父亲和朋友,他们的名字将会被排列在一起。“这是一种表达故事的方式,使得镌刻在石碑上的名字不仅仅是简单的罗列,它们有着丰富和深刻的意义。”

  本来,雕刻姓名的石碑被设计低于地面层,经过几年的讨论和修改,设计者将名字提高到了地面层。瀑布池外圈长8英尺宽2英尺的石碑将用青铜雕刻上遇难者姓名。白天,这些名字隐藏在阴影里,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们将散发出柔和的光芒,非常美丽。姓名排列的问题总算得到较为圆满的解决,当迈克尔以为终于可以松一口气的时候,有一个坐轮椅的残疾市民又提出了看法:当人们站着的时候,可以将名字一览无余,可是对坐着的人来说,要寻找名字有困难。于是,设计师们又开始头脑风暴。在否定了无数个提议后,终于一个好主意浮现:切去90度的角,使得方形的四个尖角变为四个斜面,这样坐轮椅的参观者可以在凹进去的这个巧妙的空间里更贴近姓名石碑,从而扩大视野。而且,这个边角的设计恰巧与原来的世贸中心的建筑吻合。正因为这个改变,原来设计的三行字排列改为了五行字,使得名字的呈现更紧密,更有诗意。“在经过了这么多的变化和折腾之后,整个纪念馆广场的设计开始变得越来越好。我激动地期待着它正式对外开放的那一刻。”迈克尔兴奋地说。

  生生不息

  迈克尔见证了9·11纪念馆诞生的全过程,同时还见证了他三个孩子的出生。“这世上,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和一个生命的诞生相提并论。” 他的大儿子刚满8岁,也很喜欢建筑。今年的生日礼物就是建筑模型。女儿即将5岁,最小的孩子才出生三个月。

  这一切就像那棵在9·11袭击中幸存的树一样,曾经奄奄一息的小树在人们的悉心呵护下已枝繁叶茂,从当初的2.4米高长到了今天的10.6米。“在参与设计纪念馆的过程中,我接触了许多9·11遇难者家属,听了许许多多的感人故事。我惊讶地看到,在那么多人的身上蕴藏着如此强大的力量,他们承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悲痛,却没有因此消沉,反而利用这次悲剧,积极行动,帮助他人、帮助社会,用不同的方式来使这个世界成为一个更好的地方。我不知道我是否会有这样的力量和决心。在他们面前,我感到自己如此卑微,我被赋予这样的机会和使命来设计纪念馆,是多么大的幸运和责任。我能做的便是尽力把它做好。”迈克尔说。

  迈克尔总是很忙,但这正是他的快乐所在。“建筑师是在建造城市,一砖一瓦不仅仅是凝固的物体,它们更承载着流动的情感。当小孩子们在课外活动课上来到农场,满手泥巴,好奇耕作,亲眼看着食物生长出来,这种参与创造生命的经历是非常激动人心的。建造一座房子也是这样。建筑提醒我们,我们是谁,我们与城市的关系,城市与空间的关系。这样的过程使得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曾经青涩的迈克尔现在也成长为一个成熟的设计师了,而更重要的是,他成长为了一个在精神上更成熟的人。在纽约,人与人之间的区分与隔阂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不同而淡化了。“所有的分类都是如此矫揉做作。我们固然是有不同的身份认同,取决于我们来自哪儿,但是说到底,我们都是相同的人。更重要的是把我们维系和团结在一起的东西。”

  我问迈克尔是否担心纽约未来的安全,他说:“我能够理解大家对于安全的忧虑。但是我们不能建造一座城堡。如果你建造一座封闭的城堡,最终的结果是你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你将失去整个世界。我们应该建造的是一个开放的,拥抱每个人的地方。纽约的精彩和宝贵之处就在于它的海纳百川,没有移民便没有纽约,没有美国。”

  去年11月,瀑布池第一次启动,十六泵功率支撑着30英尺的瀑布倾泻而下,每分钟52000加仑的水流在池中循环。哗哗的水流声令迈克尔心潮起伏:“聆听这身后的水流声仿佛是在欣赏电影配乐,这一天我等了好多年。有个建造水池的工人告诉我,他在9·11那天失去了母亲,这水池的每一寸都凝聚了他的深情。看到人们可以在这里得到慰藉,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与喜悦。”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47)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