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胜利,也要关心和记住那些牺牲者

2015年09月05日10:22  新闻专栏  作者:王海涛  
愿70年前牺牲的人们都有一个名字被被光明正大地铭刻和纪念 愿70年前牺牲的人们都有一个名字被被光明正大地铭刻和纪念

  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王海涛

  9月4日,北京,一场大雨,洗去了昨日那场“集体主义美学”的繁华。

  即便你不看电视,不上网,不听广播,但你总不能关掉手机,朋友圈里还是会有相关的信息涌现。几乎,每一个微信群里,都在关注、谈论或调侃,像溪水一样,汇入广场上的汪洋,成为集体的一份子。

  这次阅兵,是为纪念70年前的胜利。众所周知,战争,是人类的常态,杀戮,是战争的真相。如果不赋予胜利以伟大的意义,如何鼓舞后来者战斗?所以,无论何时对胜利进行纪念,都会显得理所当然。

  但我对于宏大场面一向躲避,担心自己被宏大场面震撼,从而“忘掉”自己。这就是集体主义的魔力,个人一旦参与,往往会找不到自己。所谓沦陷,大致如此。所以,因为胆小,我没看直播。

  有一个人,8月12日晚上,一声巨响,让他距离“爆点”600米的房子支离破碎。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他和邻居们做了各种努力,自嘲一夜从中产变访民,至今还没有访出个结果。

  但他对未来依然充满希望,在9月3日这天,他在朋友圈里说:“2015年9月3日,这个特别的日子,注定又一次被载入史册,祝福祖国,繁荣昌盛,风调雨顺”。

  对于某些人来说,我觉得8月12日更应该被载入史册。遗憾的是,它甚至正在被当事人遗忘。因为,集体的繁华,可以是个人伤痛的止疼药。只要用药得当,便如《水手》中所唱:“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

  如果能够亲历现场,有一张广场的请柬,在那一天一定是幸福的。我有朋友就这么幸运,他们凌晨4点集合,历经4个小时的跋涉,获得了广场上的一个座位。天空湛蓝,艳阳高照,人头攒动,让人想起某年某月的某一天。这样的场景,发在朋友圈里,自然是点赞如潮。

  更多的人们,没有资格去现场,但对于感情充沛的人而言,看直播也能心潮澎湃。这些人中,不乏学识渊博者,他们从《左传》、《诗经》、革命家那里找到了根据:“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忘记历史,就是背叛”。

  吴孟达老师也是心潮澎湃的,他一度在微博上错误地把自己激动成了党员,网友一边善意地调侃他“藏得太深”,一边给他点了11万个赞。

  看到集体的队列,便觉自己变得强大,这种心理状态,并不难理解。1999年5月,我在学校大礼堂里曾经亲身体会过。为抗议同胞在南斯拉夫被炸身亡,我们在大礼堂里举行了声讨。国歌响起、全体起立的那一刻,我感到浑身充满了力量。但是随后按照指定的路线呼喊口号的时候,竟然觉得自己像个木偶,突然很沮丧地想,我们呼喊到喉咙嘶哑,敌人听见了吗害怕了吗?

  很多事情,一旦追问,便会乏味。只有自认为活在真相之中,才会生活得有希望、有目标。这个所谓真相的框架就是:我们曾经落后,我们因而挨打,我们所经历的一切屠杀、奴役、苦难,都是外部敌人强加的,所以,我们必须团结、抗争、凝聚,以及,承受眼前的坎坷,警惕周围的敌人,为了复兴和圆梦承担起当下的艰难。

  70年前的胜利,已经“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70年来,我们在“新征程”上“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愿70年前为了这场漫长“涅槃”而牺牲的人们,都有一个名字被被光明正大地铭刻和纪念——当我在诺曼底的海滩上看到规模庞大的碑群时,曾被那种具体的牺牲和纪念所震撼。看世界,读历史,最让人痛苦的是,无论“兴、亡、治、乱”都是士兵流血百姓苦,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就是胜利之后,被记住的往往也只是帝王将相、国际风云。

  即便如今,当我们以我们的方式纪念牺牲和胜利,很多人计较的是“谁来了,谁没来”,很多人分析的是“大国博弈、世界格局”。总之,人们真正关心的似乎不是牺牲者,而是眼前很大的“世界棋局”:地球仪上,经纬交织,看不到一个人。

  (首发公号“海涛评论”。原标题:国之大事祀与戎,经纬交织不见人)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胜利 牺牲 阅兵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