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中日关系,别只会搞“政治秀”

2015年10月14日09:40  新闻专栏  作者:海外网评  
安倍晋三 安倍晋三

  文/周永生

  应日本国家安全保障局长谷内正太郎邀请,国务委员杨洁篪于10月13日至14日在东京与谷内局长举行第二次中日高级别政治对话。

  2014年11月,杨洁篪曾与谷内正太郎就改善中日关系达成四点原则共识,促成了习近平与安倍的首次会见,开启了自2012年9月日本购岛以后,中日两国关系走向缓和的局面。至2015年3月,中日韩三国外长举行三边会晤,中日关系全面转暖。但是,两国之间的摩擦还时有发生,给中日关系的转暖带来了一些阴影。

  中日关系向前发展不能一蹴而就,当然,我们也不能在矛盾僵化的时候完全放弃改善关系的努力,而要时刻以国家利益为准绳,既要坚定的原则性也要保持适当的灵活性。就国家利益而言,既需要通过斗争来赢得,也需要在缓和的氛围当中增进互信,减少分歧,管控摩擦,扩大共识。因此,在中日关系的改善当中,不可以套用一个固定呆板的模式,而要在善良、善意精神的基础上,既要保持高层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同时,也要对安倍政府的右翼政策,进行牵制,并保持一定的压力。只有两手并用,才能对中日关系中的负面因素进行有效的遏制。

  在改革开放初期,相对日本而言,中国是资金和技术上单纯的输入国家,完全没有能力向日本输出。但是今天的情况发生极大的变化,中国不仅积累了大量的资金,而且在技术方面也得到了飞跃性发展。作为技术与经济大国的美国决定采用中国的高铁技术和设备修建美国第一条高速铁路就是很好的证明。

  由此可见,日本在各方面都领先于东亚其它国家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日本方面必须放下傲慢的心态,以互利共赢的姿态,才能推动两国关系的改善与合作:

  第一,要认识到中日关系的改善,不是一个简单谁对谁让步的问题,而是能够带来两国关系稳定,促进共同发展的问题。

  第二,日本方面必须认清中国政府在诸如岛屿、历史问题上的底线。不挑战中国的底线,回到过去中日两国约定搁置争议的轨道,才有利于两国关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第三,中国欢迎日本为加强与美国等太平洋地区的国家合作所达成的TPP协定。但是,对日本来说,只有TPP是不够的,想要保持平衡的发展空间,还需要如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等合作,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日本的政治家如果看不到这样一个前景而片面依赖美国,未免过于短见。

  第四,日本一些政治家对于中国南京大屠杀档案申遗百般诋毁和阻挠,甚至借此攻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专家、领导人等做法,实在不是明智之举。南京大屠杀是世界公认的历史事实,作为一国政府的领导人却百般予以否定,恐怕会断送日本战后几十年苦心经营的国家软实力形象。

  总之,日方急于实现领导人会晤的考虑,中方并不反对。关键是日方不能总是搞成噱头式的政治秀,而要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使中日与中日韩的地区合作有所推进,这样才符合双边与多方利益。

  (作者为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中日关系 安倍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