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中国斡旋后,最重大的进展来了

中国斡旋后,最重大的进展来了
2023年11月12日 08:10 新浪新闻综合

  来源:牛弹琴

  伊朗总统莱希被引导进大厅,沙特王储萨勒曼赶忙走上前几步,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人们注意到,萨勒曼一度两只手握住莱希……

  这也是两位领导人的第一次见面,这更是两国关系的一个历史性举动。

  我看到,路透社的新闻也特别提到,莱希的沙特之行,是10多年来伊朗总统第一次到访沙特。因为“今年3月,在中国斡旋之下”,沙特和伊朗结束了多年的敌对状态。

  莱希罕见的沙特之行,是来参加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特别峰会的,主题就是巴以冲突。

  也就是说,没有中国的斡旋,沙特和伊朗不会这么快握手言和;没有巴以冲突,伊朗总统也不会这么快到访沙特。

  相逢一笑泯恩仇。对于伊朗总统莱希,作为沙特实际掌权者的萨勒曼,给予了高规格的礼遇。

  除了两人11日单独会面外,我们看到,在拍合照时,萨勒曼王储居中,他右手三位是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埃及总统塞西、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左手三位是巴勒斯坦国总统阿巴斯、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伊朗总统莱希……

  外交无小事,这种排位背后,其实是在中东的地位和分量。

  但每一个参加峰会的领导人都很愤怒。毕竟,在加沙,战争在继续,人们在哭泣,已经有11000多人死在了以军炮火下。而巴勒斯坦人则属于阿拉伯人的一支。

  沙特王储萨勒曼就说,我们正面临一场人道主义灾难,沙特谴责并断然拒绝“这场针对我们巴勒斯坦兄弟的野蛮战争”。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说,“总是在谈论人权和自由的西方国家,却对巴勒斯坦土地上正在发生的大屠杀保持沉默,真是一种耻辱。”

  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痛斥,巴勒斯坦人正面临一场“种族灭绝战争”,美国对以色列影响最大,有责任结束以色列的“侵略”。

  都是各种角度骂,但说实话,骂得最狠,也是态度最强硬的,还是伊朗。

  伊朗总统戴着巴勒斯坦围巾参加了峰会,他慷慨陈词,痛斥美国和以色列,明确支持哈马斯,他说,“除了抵抗以色列,别无他法。我们亲吻哈马斯对以色列的抵抗。“

  他并且呼吁,所有伊斯兰国家政府,都应将以色列军队列为“恐怖组织”,同时断绝与以色列的一切政治和经济关系。

  他还表示,应该优先考虑贸易抵制,尤其是能源领域,不仅对以色列,还要对美国,因为“美国政府是(以色列在加沙)罪行的指挥官和主要帮凶”。

  伊斯兰世界最强大的武器,就是石油。但对于石油禁运,按照外媒的报道,很多阿拉伯国家赞成,但也有三个国家拒绝,其中包括2020年与以色列建交的阿联酋和巴林。

  毕竟,这涉及不同的国家利益,有分歧也是难免的。

  但最后的联合公报,还是在强烈谴责以色列方面达成了一致,并且明确不认同西方所谓的“以色列有自卫权”。

  公报敦促联合国安理会采取行动,通过“一项决定性和具有约束力的决议”,以制止以色列的“侵略”;公报还敦促国际刑事法院介入,调查以色列在巴勒斯坦领土上犯下的“战争罪和危害人类罪”。

  最后,怎么看?

  还是粗浅三点吧。

  第一,伊朗确实够强硬。

  所以,我们看到,莱希是围着巴勒斯坦方巾参加的峰会,他明确支持哈马斯的斗争,而且要求各国断绝与以色列的来往。

  所以,对于这次峰会,以色列的矛头主要对准的,也是伊朗。

  在特拉维夫的新闻发布会上,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敦促阿拉伯领导人“站出来反对哈马斯”,因为“它只给加沙地带带来了两件事——贫困和血腥”。

  他并且称,“哈马斯是伊朗领导的恐怖轴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个恐怖轴心,危及整个世界和整个阿拉伯世界……”

  曾几何时,伊朗是以色列在中东最亲密的伙伴,但伊斯兰革命后,两国又成了不共戴天的敌人。

  这就是中东的历史。

  第二,萨勒曼确实不一般。

  虽然还只是王储,但实际已是沙特的掌权人;他振臂一呼,整个伊斯兰世界积极响应,开了这次历史性的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特别峰会。

  除了成为焦点的伊朗总统莱希外,我们还看到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反正,美国最痛恨的几个人,都成了沙特的座上宾。

  在今天的中东,沙特不简单。

  萨勒曼王储,这个阿拉伯世界的80后,更不一般。

  第三,中东格局正发生历史性巨变。

  因为中国的斡旋,沙特和伊朗相逢一笑泯恩仇;因为巴以冲突,伊朗总统莱希历史性走访沙特,沙特也中断了与以色列的谈判。

  沙特和伊朗,两个中东的大国,也是逊尼派和什叶派的领袖,一度处于战争的边缘,但现在关系又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我看到,有不少西方人感叹,这第一要感谢中国,中国确实是和平的斡旋者,苦口婆心,帮助两国弥合分歧;第二要感谢美国,美国拉偏架,激起了整个伊斯兰世界的愤怒,加剧了中东力量的重新分化组合……

  哦,对了,这次是两国领导人第一次见面;但今年沙特和伊朗都加入了金砖国家,领导人以后会年年见。

  不知道对于这种变化,美国又会作何感想?

责任编辑:祝加贝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