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一条母亲节视频引发百万网友共鸣 :希望妈妈过自己的人生!

一条母亲节视频引发百万网友共鸣 :希望妈妈过自己的人生!
2024年05月12日 10:50 新浪新闻综合

  来源 | 潇湘晨报

  记者 | 张紫娟

  “怎么还不开花,别的花都开。”

  “我吸收比较慢。”

  “我看你就是不认真,你对得起我的付出吗?”

  “要不是为了你,我至于这么辛苦吗?”

  这段对话出自博主“江问渔”发布的一条短片,短片用2分39秒讲述了一个母亲与女儿的故事。目前,这条短片在短视频平台已收获超百万点赞,视频中表达的“过度献祭”的母爱引发网友共鸣,有母亲看完后反思起了自己爱孩子的方式,也有女儿表达了对母亲的心疼。

  “过度献祭”的母爱让人心疼又窒息

  5月8日,博主“江问渔”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一条短片。短片中,博主以花喻人,将母亲和女儿比喻成会开花结果的两棵树。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母亲通过献祭自己供养女儿,同时也期盼女儿早日开花结果,成为和自己一样,供养下一代的人。

 △母亲献祭自己供养女儿。来源:视频截图 △母亲献祭自己供养女儿。来源:视频截图

  但母亲这种一味的付出却让女儿感到心疼又窒息,她多次向母亲表示“我的营养够了”,“我可以自己出去寻找养料了”,但母亲仍然没有停止供养行为,只有在女儿乖乖喝下养料时,她才能挤出一个满意的微笑。

△女儿对母亲的过度奉献感到既心疼又窒息。来源:视频截图△女儿对母亲的过度奉献感到既心疼又窒息。来源:视频截图

  把女儿供养长大后,母亲又希望女儿和自己一样,继续供养下一代“小树苗”,循环她的成长过程。

  “你不是说这样很苦吗,为什么我也要这样呢?”女儿的这句话让不停奉献的母亲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她对着镜中的自己陷入了沉思。

  女儿一遍遍地呼喊妈妈,却始终得不到回应,直到喊出她的名字——“周海芬”,妈妈才终于有了反应。她将女儿护在身后,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作为妈妈,我愿意以自己为燃料献祭一生,但其实,过度献祭的一生好痛”。

△母亲说“过度献祭的一生好痛”。来源:视频截图△母亲说“过度献祭的一生好痛”。来源:视频截图

  “你走吧,我也走了”,母亲对女儿说完这句话后便头也不回地离开,她决定终止自己这过度献祭的一生。

  女儿再次呼唤妈妈,询问她要去哪儿,依然没有得到回应,直到她再次喊出“周海芬”,母亲才回过头来,对她说:“我想去过海芬的一生”,“我的枝桠,还会开出繁茂的花”。

△母亲决定终止自己过度献祭的一生。来源:视频截图△母亲决定终止自己过度献祭的一生。来源:视频截图

  短片在母亲和女儿的相视一笑中结束,两人在泪水中找到了各自的人生道路,达成了和解。

  为什么要拍摄这样一条短片?博主“江问渔”解释道,这条短片是献给妈妈周海芬女士的,“希望她往后灿烂的回头不是因为妈妈的身份,而是因为她那本就充满希望的名字。你大胆地往前走,我叫你妈妈的时候别回头。”

  “好像妈妈这一生,只有在没有生我的时候是她自己”

  “江问渔”的这条短片发布后,一天之中收获超百万点赞,很多人表示视频质量很高,被其中的情节所打动,很有共鸣。“这不就是我的妈妈吗?我想她过自己的人生,而不是围着我还有家打转”。

 △来源:网友评论 △来源:网友评论

  然而,不是每个妈妈都能意识到这一点。有人说自己的妈妈无缝衔接上了外婆的身份,“好像她这一生,只有在没有生我的时候是她自己。”

△来源:网友评论△来源:网友评论

  有人对自己的妈妈又气又爱:“我讨厌你陈旧的思想,却又心疼你劳累的模样;我恨你的固执己见,又心疼你这些年的风霜雨雪;最讨厌你的脾气了,可偏偏我的脾气还最像你。”

  一位网友借用罗翔的一段话表达自己:“原生家庭最让人窒息的,不是父母一味地压制你,而是他们让你窒息的同时,又让你感到他们内心是爱你的,这时候你的内心就会有一种很强烈的负罪感,这种感觉像一件湿透的棉袄,穿上冷,脱下也冷。”

  “女儿们”在评论区表达对妈妈的心疼,“妈妈们”则向大家解释母爱为何如此。

  一位年轻妈妈表示,母爱就是想把最好的都给孩子,“即使以后我的爱让他感觉沉重,我还是会去做,直到他有能力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为止。”

△来源:网友评论△来源:网友评论

  另一位妈妈则表示,母亲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子女更好地生活,“我可以辛苦,我不想我的孩子也这样,我希望她是快乐的自由的,可以做自己想做的,去更宽广的世界看看。”

△来源:网友评论△来源:网友评论

  这一刻,视频中的“母女”在评论区相会,再次进行了一场思想交换。“女儿们”希望妈妈更爱自己,“妈妈们”希望女儿更好地生活,谁都没有错,谁都值得为自己好好活。

  其实,不管是母亲还是女儿,首先都是自己,都值得拥有精彩的人生。希望天下的妈妈和女儿都能走自己的路,开自己的花,毕竟,人生只活一次。

责任编辑:刘鹏林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