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的深入发展,网络安全面临新的风险挑战,“AI 换脸”等新型网络诈骗案件日益增多。
如何应对数字时代的网络安全新挑战?会议明确,聚力打造防护体系可信可控的网络强省,更好守牢国家网络安全的前沿阵地。
眼下,各地正着力筑牢网络安全屏障,营造安全的网络空间。南京市江宁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玉力表示,江宁区将以高水平打造紫金山科技城为契机,全力服务紫金山实验室创新发展,支持保障一批原创性、引领性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努力成为科研成果的实验区受益区,进一步提升城市安全韧性。
着力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江苏重拳打击网络犯罪。统计数据显示,3月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已累计侦破涉网犯罪案件2.3万余起,行政处罚违法违规互联网运营单位368家次,下架违规app应用422款,整改网络安全高危隐患2783个,构建起严密纵深的网络安全防线。
数字经济全面发展
当今时代,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如何把数字经济这个“引擎”打造得更加强劲?会议提出,聚力打造数字经济全面发展的网络强省,更好推动建设“数实融合强省”。

数实融合,“数”是方向,“实”是基础。着力锻长板、补短板,江苏正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让现代化产业体系插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翅膀”。常州市武进区委网信办主任左燕钢表示,要牢牢抓住全省首批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的契机,在推动数字赋能、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上积极创新,努力为江苏建设“数实融合强省”探索新路子、积累新经验。
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是信息化发展的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紫金山实验室时强调,现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颠覆性技术随时可能出现,要走求实扎实的创新路子,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立下功勋。大家纷纷表示,要更好发挥江苏科教资源优势和重大平台作用,加快推进核心技术、产业、生态协同突破,切实为全省信息化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数字治理精准高效
数据显示,江苏网民数量超过6800 万,平均每天用网超过5.4小时。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数字化转型,到5G、物联网等新技术应用,互联网已深度融入江苏人的生产生活。
顺应广大群众对信息服务从“用得上”“用得起”向“用得好”转变的新期待,会议提出,聚力打造数字治理精准高效的网络强省,更好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全省人民。
当前,江苏正加快提升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推动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持续提升“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服务效能,率先建成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一站式”惠民服务系统,电子政务外网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全覆盖,省市县三级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3.4%,数字化对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的支撑作用不断凸显。
面向未来,江苏将更加积极主动地拥抱数字化,扩大数字化公共服务供给,高质量建设数字乡村,更好地用数字化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为社会提供高效能治理。
开放合作共赢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江苏地处“一带一路“交汇点,国际友好城市多、对外交流合作多,有条件也有责任助力国家更好参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会议提出,聚力打造开放合作共赢的网络强省,更好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着眼高水平对外开放,江苏将充分发挥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世界物联网博览会等主场平台作用,积极参与21世纪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同时不断深化交流互鉴,加强“江苏文化国际交流云平台”建设,组织海外媒体、网络名人和知华友华人士广泛开展网上国际传播,讲好发生在江苏大地上的中国故事,更好地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网信工作一定程度上展现的是软实力,但背后靠的却是硬功夫。相信随着会议精神落实到位,社会各界同向发力,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全面筑牢的网络屏障、更为强劲的发展引擎、不断优化的信息服务、愈加密切的文化交流,定会更快更好照进江苏人的生产生活,展现网络强省的现实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