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浙江考察调研,第一站来到义乌市李祖村。回望浙江农村发展史,新世纪以来,浙江农村打开了跨越式发展的“闸门”。而“千万工程”,正是这场触及深层本质的乡村变革的起点。
“千万工程”是一场二十年的美丽接力,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和担当,带来了万千乡村的迭代升级,实现了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的融合发展,推动了乡村整体变革和全面振兴。新时代新征程,“千万工程”以“美丽乡村”为支点,促进绿色发展,坚持物质与精神协调发展,里子与面子一样重要,既塑形,也铸魂,既要颜值也要气质,努力打造产业富美、环境秀美、服务智美、生活淳美的理想家园,描绘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千万工程”塑造万千美丽乡村。城市的发展不能抛下农村。“千万工程”坚持系统观念,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着力化解“重城轻乡”的问题,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引领,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点,坚持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为乡村带来新改变,扮靓万千乡村。思想一变天地宽。“千万工程”不仅是在乡村环境整治上着力,更着力传递“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着力推动乡村从“坐在垃圾堆上数钞票”到“端稳绿水青山‘金饭碗’”转变,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入人心,带动越来越多的乡村实现美丽蝶变。
“千万工程”打造万千美丽经济。“千万工程”不仅在塑造乡村“面子”,更坚持当下和长远相结合,以“千村精品、万村美丽”为引导,坚持千村千面,万村万象,注重一村一策、一村一品、一村一韵,因地制宜,着力把资源优势变成发展优势,凸显特色,打造万千美丽经济。保护好、利用好良好生态环境,关键在扎实调查研究,深入调研、深度交流、深层总结,既能看乡村的优势,也能看乡村的不足,在强优势、补短板上着力,着力发展“美丽经济”、培育产业新业态,让“流量变产量,颜值变产值,资源变财源,山区变景区,农房变客房,村民变股民”,焕发乡村新活力。
“千万工程”带来万千美好生活。促进“千万工程”,最终在增进民生福祉上着力,把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锚定“千村未来、万村共富”方向,树立正确政绩观,扛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时代责任,让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农创客、文创客,乡村运营师、农村职业经理人等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也让他们在“千万工程”中享受美好生活,在乡村广阔舞台去施展才华、挖掘潜力、努力奋斗,方能在大有可为的乡村大有作为,一起奔向共同富裕的美好明天。
“千万工程”在广袤乡村上泼墨作画,以“美丽”为笔,铺展了一幅宜居宜业和美的乡村图。从示范整治到美丽乡村,再到未来乡村,“千万工程”始终坚持美村、富村、惠民相结合,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新力量,走好新时代乡村生态共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