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8至11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历史决议》),这是继1945年4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之后的第三个《历史决议》。
这次会议全面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重视和善于运用历史规律的高度政治自觉,和牢记初心使命、继往开来的自信担当。这次会议的召开和《历史决议》的通过对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作了系统、全面的总结,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上具有重要意义。
一、全会召开和《历史决议》出台的背景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对党和国家都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回顾党百年奋斗的辉煌历程,弄清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社会百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性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以及党本身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从而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踔厉奋发,继续前进。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他庄严地向世人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1]
2021年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十四五”的开局年,国内外形势复杂,不稳定性因素日趋增加,新冠疫情肆虐,经济低迷等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在这一“大变局”中,如何规避各种风险,提升应对挑战与风险的能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创造良好环境,考验着党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在上述背景下召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对展望未来第二个百年目标有着独特价值和意义。
二、全会的主要议程和《历史决议》的主要内容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召开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第二次会议上就如何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以《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作了报告。
大会通过的《历史决议》主要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
前四部分主要回顾和总结党百年来带领全国人民进行武装斗争、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行改革开放,以及进入新时代以来的奋斗历程和取得的重大成就。后三部分主要阐述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和历史经验,以及新时代党的建设问题。
在《历史决议》第五部分的“历史意义”部分,概括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所具有的六方面历史意义,即“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
在《历史决议》第六部分的“历史经验”部分,概括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所积累和创造的“十条历史经验”,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最后指出:以上十个方面,是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历史决议》第四部分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部分,这是整个《历史决议》的重点部分,全文36000多字,该部分长达19000多字。该部分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概括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深入分析了新时代党面临的形势、面对的风险挑战,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政治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外交工作等13个方面,分领域总结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重点总结九年来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强调这一时期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在这一部分关于文化建设成就方面的论述中,总结了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向同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的文化事业大发展,也批评了这方面出现的错误思潮,以及网络乱象丛生等情况。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更加强调“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地位;党的宣传工作必须把握导向,坚持正面宣传,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主动掌握好舆论引导主动权,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确保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活力,始终成为促进全党全国人民前进的动力。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闻政策创新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工作,将其放在了全局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历史决议》提到了党的宣传工作所取得的多方面成就:一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是根本;二是宣传工作要全党来抓,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敢抓敢管、敢于斗争,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三是为抓好全党宣传思想工作,中央召开了一系列有关宣传、文艺、新闻、网络等的工作会议,厘清了宣传工作的立场、是非、导向等问题;四是更加注重宣传工作的手段建设和创新,着力推动媒体融合创新发展。党把互联网的管理当作长期执政的一个重要因素,强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互联网是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党要加强互联网的领导、治理,确保互联网空间的规范化、法治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党的宣传工作主持召开了一系列的会议,并发表了一系列讲话,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同时,党中央也出台了一系列推动互联网、融媒体等发展的规章制度,为党的宣传工作发展提供了制度和法律保障。这些理论论述和规章制度为我国的新闻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宣传工作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性地位,提出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统一的观点,宣传工作要坚持正面宣传原则等观点。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提出新闻舆论工作的“48字”职责和使命,并希望新闻工作者要始终做到“四个牢牢坚持”,即: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讲话中,科学分析了我国互联网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新问题,指出了互联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了互联网的健康、安全发展。2018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讲话中,再次就互联网治理和安全等方面发表重要讲话,加快了我国网络强国战略的步伐。2018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新时代以来党的宣传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宣传工作还需“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2]
此外,党中央为加强对新闻宣传事业的管理,在互联网、媒体融合、宣传工作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如为推进媒体融合发展,2014年8月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6年9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2017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台了《关于规范报刊单位及其所办新媒体采编管理的通知》;2019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这些政策法规的出台,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和新闻舆论工作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思想引领和政策导向,促进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创新发展。
(作者系重点项目组成员、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
注释: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
[2]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339页。
责任编辑:况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