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安徽有戏】古腔新唱,戏韵流芳

【安徽有戏】古腔新唱,戏韵流芳
2023年12月15日 07:27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红楼梦》剧照(资料图片)《红楼梦》剧照(资料图片)
《雷雨》剧照(资料图片)《雷雨》剧照(资料图片)
《六尺巷》剧照(资料图片)
《六尺巷》剧照(资料图片)
《天仙配》剧照(资料图片)
《天仙配》剧照(资料图片)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黄榜中状元……”12月10日晚,黄梅戏经典剧目《女驸马》唱响北京喜剧院。历经几代戏曲人的演绎,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这部戏的唱词早已是家喻户晓。传统文化加上常演常新的艺术呈现,激发了经典剧目的活力。

  整理、改编、创作大小剧目近500部,精品佳作脍炙人口,《天仙配》《女驸马》等经典剧目风靡海内外;一代宗师严凤英、王少舫等老一辈艺术家,以马兰为代表的“五朵金花”,先后从这里走出。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将“创新”融入血液,以“出戏、出人、出成果”为目标,不断探索时代性与艺术性的结合,打造精品剧目,勇推年轻人“挑大梁”,满足了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展现了黄梅戏艺术旺盛的生命力。

  从乡村草台登上都市舞台,从地方小曲跻身“五大戏曲剧种”,一曲黄梅调唱遍大江南北。迈入新时代,古老的唱腔在传承创新中华丽转身,“声”动九州。

  潜心磨精品 “梅开三度”显活力

  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蒋建国,2022年刚刚从安徽省黄梅戏剧院院长兼党委书记的职务上退休,唱了一辈子黄梅戏,在“省黄”工作了40多年,他对黄梅戏有着自己的深刻理解:“从最早的黄梅小调算起,虽说有100多年历史,但真正形成规模化的聚力,准确说是70年。”70年的风雨历程,走出了“梅开三度”的轨迹。新中国成立后,以严凤英、王少舫为代表,以《天仙配》《女驸马》为标志,掀起“黄梅一度”的热潮;上世纪80年代,“五朵金花”勇挑大梁,《红楼梦》《无事生非》等优秀剧目涌现,实现黄梅戏的“梅开二度”;1998年的安徽“黄梅戏艺术年”,标志着黄梅戏“梅开三度”的到来,《风雨丽人行》《徽州女人》等一批新编剧目的推出,创造了黄梅戏的新高潮。

  这一路的辉煌,始终不曾放弃“创新”二字,传统黄梅戏一直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早在五六十年代,新艺术工作者前辈们骨子里就透着创新意识,比如两个声部的合唱,就是颠覆以往的创新尝试,为剧本内容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蒋建国看来,正是创新意识,直接推动了“梅开二度”,“年轻人为当时的省黄梅戏剧院注入新鲜血液,剧院大胆起用年轻人,‘五朵金花’等一批优秀艺术人才迅速成长起来。代表剧目《红楼梦》一反传统解读,用不同以往的叙事手法和人物视角推进故事情节发展,将这部长篇巨著浓缩在两个小时的故事框架之内,推出以后备受好评,在全国演出400多场,获得了迄今为止全省唯一的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

  随着时代变化,黄梅戏也需要不断突围。

  充满泥土芳香的黄梅戏,既要保住黄梅戏的传统味儿,又要围绕社会发展、观众需求、时代品格“变”,还要扎根安徽、走向全国、冲向国际。变是重要手段,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这是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始终坚守的理念。

  “黄梅戏自身拥有的好听好看、通俗易懂、耳熟能详的艺术特点和善于创新、与时俱进的艺术品质,是其拥有广泛观众基础的前提。”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党总支书记范伟说。在创新传承的过程中,剧本创作在题材内容上有了很大提升,不仅能演《打猪草》《夫妻观灯》传统折子戏和改编的古典名著《红楼梦》《墙头马上》,还能演莎士比亚的《无事生非》,更能演体现地方文化的《风雨丽人行》等。

  大胆创新,不断提升自我造血功能,使黄梅戏剧本内容创作得到丰富完善,演员得到了实践,由此形成了以练促演的良性闭环模式,剧团经营效益也因此得到提升。省黄梅戏剧院建院以来,培养了一代代黄梅戏优秀艺术人才,整理、改编、创作了近500出剧目,蒋建国就任期间,还积极开展“大练兵”活动,曾在一年内推出4部大戏,这在全国院团都不多见。

  有量变才有质变,精品也得有量的积累。进入新世纪以来,剧院生产周期更是大大缩短,一年至少一出大戏,此外还有个人黄梅戏演唱会、小戏、舞台艺术片、电影等。为了能吸引更多的观众来剧场看戏,剧团还在视听觉、舞台设计等方面大胆创新,尝试与舞台剧、音乐剧融合,推出黄梅交响乐演出形式,甚至还曾尝试文化与科技融合,推出“3D”版黄梅戏。

  “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要不断创新,常演常新,才能吸引更多年轻人来领略黄梅戏的魅力。”蒋建国认为,在事业上要有追求,产业上也要有发展,这是传统黄梅戏寻求发展的关键。

  大胆拓思路 创新机制闯市场

  有了“好戏”,还需要有好效益。“除了市场效益外,还有经济效益。在戏曲市场还不健全、不成熟的现阶段,要探索让传统戏剧与市场碰出‘火花’,因为市场化是戏曲发展的趋势。”蒋建国坦言。

  2010年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进行转企改制,开始了市场化探索。

  一盏香茗,一段唱;一方舞台,一片情。在合肥,位于桐城路136号的省黄梅戏剧院“天仙配”茶戏楼人尽皆知。上下两层错落有致,红砖墨瓦,朴实无华,自2005年开业,这里如今已是年轻人青睐的网红打卡地,成为安徽极具特色的文化一景。每周二、四、六晚,这里都会开演,让庐州百姓和外来游客有戏可听。“不仅增加了剧团和演员的经济收入,也为青年演员提供了更多舞台实践机会,茶戏楼更成为对外推介安徽本土文化、宣传黄梅戏艺术的重要窗口。”蒋建国说。

  在茶戏楼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省黄梅戏剧院又在合肥打造了“天仙配大舞台”,先后入驻1912文化街区、古逍遥津景区等,成为推广和弘扬黄梅戏艺术文化的重要新平台,是传统戏曲艺术与当今市场化运作、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一次“天仙配”。

  老话说,“十年磨一戏”,剧本生产和排演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虽然政府不断加大扶持力度,但‘缺钱’仍是摆在现实中的困难。2000年以来,我们排演的22出大戏,大部分都是自筹资金。”蒋建国坦言。

  改革创新带来了动力,激发了活力。剧院大胆创新,想方设法吸纳社会资源,除了与省内各单位协作外,还先后与省内6家上市公司进行项目合作,一改曾经的“等、靠、要”局面,由“要我演”转变为“我要演”。

  面对演出市场日益萎缩的困境,剧院积极开拓市场,在安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加持下,先后出访过美国、法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凭借淳朴流畅的唱腔、丰富的表现力,不仅韵响海外,还在不少国家和地区“落地生根”,被外国友人称为“中国的乡村音乐”。

  今年上半年,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副院长何云很忙,一边忙着演出,一边忙着排练黄梅戏经典选段《天女散花》《谁料皇榜中状元》,9月,她跟随安徽演艺集团组建的演出团赴葡萄牙开展文化交流演出,“走出去可以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带到国外,也为艺术创作带来更多的灵感。”何云说。

  实践中成长 梅苑新秀正绽放

  对一个剧团来说,既要出戏,更要出人。

  22年前,“省黄”整建制,聚集院里的年轻苗子和艺校刚毕业的学员,组建了“小梅花”剧团。回忆往昔,何云至今心存感激:“正是那一次改革创新,我们这一批年轻人才有机会挑大梁、演大戏。”在“小梅花”跑了五六年“龙套”后,何云终于迎来了黄梅戏生涯中的首部大戏《大眼睛的期盼》,出演女主角童小蕊。

  “当年‘五朵金花’担任重要角色时,也都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以人为本,想方设法搭建平台,鼓励年轻人在实践中加快成长,无论是对于剧团发展,还是黄梅戏艺术传承,都是非常重要的。”蒋建国说。对戏曲人才的培养,曾经多聚焦在表演层面,实际上戏曲是一门涉及剧本、导演等多方面的综合艺术,尤其是音乐,是其最核心的竞争力。“省黄”调动一切资源,鼓励年轻导演、编剧、作曲等人才进修深造,全方位提升剧院实力。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红色题材黄梅戏《我是新青年》演出后颇受好评,勇挑大梁的程方圆是“省黄”自己培养的年轻作曲,导演江惠子只有28岁。

  “人人都能当主角”,是“省黄”一直坚持的人才培养理念。每年排出新戏,剧院每一位青年演员都能报名参与“选角儿”。“先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集训,然后遴选出三组演员,再进行pk,整个过程公开、公平、公正,让每个人都有机会站在舞台上。”范伟说。

  “天仙配”茶戏楼,为年轻演员们提供了实践的舞台,仅2023一年,剧院就创作了8部小戏,作为常态化演出的剧目。

  戏曲表演重在“童子功”。多年来,剧院千方百计寻找、培养好苗子。为了播撒黄梅戏艺术的火种,让黄梅戏“活”起来、传承好,2016年专门成立培训部,推进“戏曲进校园”。在各院校开设戏曲教学课程,举办“黄梅艺术大讲堂”“名师传承辅导讲授”、课本剧全市展播等活动,将戏曲文化融入学校艺术课堂中,让越来越多的孩子了解热爱黄梅戏,想方设法发现更多优秀好苗子。

  除了民间传艺,名家传艺也是“省黄”一直着力推进的人才培养重要途径。在这里,知名艺术家和年轻演员“结对子”,以师带徒的方式,手把手给徒弟“抠戏”。

  “虽然人才短缺仍是黄梅戏艺术发展中的现实困难,但看到越来越多的孩子爱上黄梅戏,我由衷地感到开心。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戏曲艺术在传承、传统文化在延续。”蒋建国说。(记者 王慧慧)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