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走在生命终末期的患者,如何帮助他们有尊严地“谢幕”?精湛的护理服务、专业的医疗技术、温润人心的心理辅导……种种要素组成一个答案——安宁疗护服务。
近年来,本市不断健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安宁疗护的理念被更多人接受,安宁疗护的供给也被列为卫生工作重点项目。时刻关注着安宁疗护新发展、新动态的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海淀医院主任医师欧云崧在感到欣慰的同时,也为其中仍待解决的难题、困境感到紧迫。
今年,他第四次带来了推进本市安宁疗护工作发展的相关提案。
医者的无奈
“患者在生命终末期独自承受的痛苦,让医生感到无可奈何。”以肝胆外科见长的欧云崧在工作中时常会接触到肿瘤晚期的患者,他们的孤独和病痛触痛着医者的心。
欧云崧回忆起一个曾令他久久难以释怀的病例。患者初到欧云崧诊室时,刚刚确诊肝癌,并已发生肺转移、骨转移。刚刚40岁出头,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和两个孩子的爸爸,患者对自己的病情百般不甘,一年间辗转于京城各大医院,放化疗、靶向治疗等各种治疗方式均已尝试。然而,奇迹并没有发生,最终回到海淀医院住院时,曾经健壮的他,已被病痛折磨得体重不到50千克。
癌症晚期的剧痛,对世界的留恋,对妻儿的百般不舍……目睹着患者不堪重负的“最后一程”,欧云崧深深地感到,仅靠专业的医疗救治没有办法向终末期患者提供充分、有效的帮助。
到底该怎样拉住那双求援的手呢?欧云崧回忆起2000年前后,他曾赴安宁疗护服务发展成熟的地区调研学习。当时,在大型医疗机构里,不论是先进的病床旁辅助服务设施,还是由社工、志愿者组成的心理疏导团队,都打开了他的思路和眼界。欧云崧明白,站在即将挥别的“路口”,只有安宁疗护才是帮助患者实现更好生命质量的唯一途径。
其实,欧云崧所在的海淀医院是本市发展安宁疗护最早、也最充分的医疗机构之一。但当时该院还未成立安宁疗护专科,与肿瘤科共用的病房里仅有6张供安宁疗护使用的床位,远不能满足肿瘤晚期病人获取服务的需求。
经过反复调研和深入思考,他了解到2020年本市安宁疗护的床位数只有64张,“可以说是杯水车薪,远远无法满足人口老龄化及各种恶性肿瘤高发所带来的需求。”
于是,在市政协第十三届四次会议期间,欧云崧提出了“加快完善各级医疗机构安宁疗护病房建立”的提案,其中提出:应增加安宁疗护病房床位数,解决生命终末期患者服务刚需;财政经费应起到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在安宁疗护示范中心建设、安宁人才培养与激励等方面进行突破;加快推动安宁学科建设,完善职称晋升制度,以激励更多专业人员从事相关工作;加快推进安宁疗护相关管理制度建设等具体建议。
可喜的变化
欧云崧时刻关注着本市安宁疗护推进的新动态。此后的两次市政协全会上,他又先后带来了“尽快解决安宁缓和医疗建设中的关键问题”“改善安宁疗护医疗服务收费模式”等相关提案,就自己在领域内观察到的、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积极建言献策,为推动本市安宁疗护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欧云崧的提案,相继得到了市卫健委、市医保局的答复。有关部门从推动规范建立、加强人才队伍培养、加大经费保障、完善配套政策支撑等多个方面,对本市安宁疗护体系建设进行了详细地剖析和规划,并表示“将在安宁疗护试点工作推进过程中,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深入调研分析、形成合力,持续推动安宁疗护服务体系、收费机制、保障措施及人才服务建设逐步完善。”
去年以来,欧云崧惊喜地发现,本市安宁疗护服务的发展,有了数量和质量的飞跃——
本市全区域纳入国家安宁疗护第三批试点;北京医院、北京协和医院被确定为安宁疗护指导中心;北京老年医院、海淀医院等14家医疗机构被确定为安宁疗护示范基地;鼓楼中医医院、蒲黄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多家医疗机构转型建设安宁疗护中心并投入使用;提供安宁疗护服务的床位超850张……市卫健委老年健康工作相关负责人还表示,至2025年,全市每区至少将设立1家安宁疗护中心,提供安宁疗护服务的床位将不少于1800张。
喜人的数字,给欧云崧带来欣慰,而其工作单位海淀医院的安宁疗护病房的变化,更让他切实感受到了本市推动安宁疗护服务发展的力度和决心。
日前,在欧云崧的引导下,记者参观了海淀医院安宁疗护中心。来到住院楼8层,伴随着电梯门打开,一个窗明几净、光线柔和的病区展现在眼前,巧布的绿植给人带来清新、愉快的观感体验。
“最初,整个团队只有两名医护,现在我们的人可多了。”科主任秦苑介绍,2022年9月,海淀医院安宁疗护成立专科,2023年10月新的病区启用。现在,医院有6名医生、6名护士以及十余名社工、志愿者专门承担安宁疗护相关的工作。安宁疗护病床数也从最初的6张,发展到了现在的50张,已经可以满足患者的住院需求了。
待解的疑题
变化是可喜的,但身处其中,仍会发现许多有待提高的细节和尚待解决的问题。
欧云崧带领记者来到了海淀医院安宁疗护中心的社工部,在这里记者见到了社工团队的负责人杨洁。杨洁告诉记者,安宁疗护工作是一项跨专业跨学科、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对从业人员要求很高,既需要专业医疗知识,又需要熟练的护理技能,还要具备很强的共情能力和沟通能力。
医务社工在提供安宁疗护服务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功能。“我们不仅要在病房里承担医疗建议、连续护理的工作,还要为患者和家属提供沟通引导服务。去年以来,我们还联合社区医院的医护人员,为20多个有需求的居民家庭提供了居家安宁疗护服务。当患者病情不可逆转、也不想再去医院时,我们来到家中、床旁,陪伴他们走过最后的路。”杨洁说。
然而,虽然医务社工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缺人”却是安宁疗护发展无法回避的问题。欧云崧说,目前,安宁疗护医务社工尚无明确的准入标准和晋升通道,这使得社工服务的系统化、专业化和规范化不足。同时,虽然安宁疗护领域对医务社工有具备社会工作知识、心理知识、医学常识等高要求,但是社会大众对医务社会工作认知度低,导致很多医务社工本身职业认同偏低,“这些都造成了安宁疗护专业人才明显紧缺的情况”。
为此,在今年的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上,欧云崧针对推进安宁疗护医务社工人才发展提出建议:完善社工政策支持保障,推进社会工作领域职称制度与社会工作职业资格制度有效衔接;建立多学科跨专业医务社工学术共同体,强化本土化、专业化医务社工专业训练;探索建设安宁疗护领域的医务社工督导体系,建立有层次、有梯度的人才队伍等。“我认为有必要将安宁疗护纳入医学院校的培训内容,让大家更加了解安宁疗护,愿意参与安宁疗护,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扩大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近年来,本市也在着力推进医务社工的发展,通过多种方式对医务社工给予精准的培育。“去年,包括海淀医院安宁疗护中心的‘幽谷伴行’项目在内,本市推出了45个医务社工服务培育项目。相信经过多方共同努力,本市的安宁疗护服务将迎来更深层次的新发展和更有生机的新气象。”欧云崧说。本报记者 孙乐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