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春走基层·听见向“新”力|技术突破创“新”

新春走基层·听见向“新”力|技术突破创“新”
2024年01月26日 20:55 新华网

  新要素 新产业 新模式 新动能

  聚“新”力 育“新”能 壮“新”势

  2024

  向“新”而动

  蓄能未来

    科技创新,如同撬动新事物的杠杆,总能迸发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强大力量。

    新年伊始,新华社记者来到一次可装载上万个标准集装箱的远洋货轮上。这艘“海上巨无霸”的“心脏”是新一代智能控制废气再循环(iCER)系统的双燃料主机,占地面积接近一个标准篮球场,高度达到16米,相当于5层楼高,重量约1780吨。

由中国船舶集团中船动力研制的全球首制、世界上最大的双燃料发动机X92DF提交。由中国船舶集团中船动力研制的全球首制、世界上最大的双燃料发动机X92DF提交。

    上海中船三井造船柴油机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部长徐赵刚告诉记者,新升级的X92DF双燃料发动机,在它的燃料消耗方面,整个性能提升了5%到8%,在相同的功率下面,它的燃料消耗更少,同时它的排放也进一步的减少。

在上海中船三井造船柴油机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在组装一台发动机(2022年6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在上海中船三井造船柴油机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在组装一台发动机(2022年6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在船舶制造领域,发动机相关技术一度被国外“垄断”。经过几代人的奋力攻坚,2020年,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船动力(集团)研制的全球首制、世界上最大的双燃料发动机12X92DF正式在全球亮相,打造了该领域的“中国纪录”。如今,发动机的各项技术创新仍在加速推进。

    “我们目前的发动机订单已经排到了2026年、2027年,都已经有相应的订单。”徐赵刚说。

2023年12月底,在上海中船三井造船柴油机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对即将交付的发动机做调试。2023年12月底,在上海中船三井造船柴油机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对即将交付的发动机做调试。

    强劲的动力,绿色的心脏,搭载着“中国心”的超级巨轮,将为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世界经济发展,以及海洋环保战略注入澎湃动力。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袁野表示,着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我们鼓励企业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更大力度集焦创新要素、加强创新组织、优化创新生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图为凌远科技研发的盾构机前端刀具在工程项目中作业。(受访者供图)图为凌远科技研发的盾构机前端刀具在工程项目中作业。(受访者供图)

    盾构机被称作“工程机械之王”,集机、电、液、信息、人工智能等高技术于一身,是开挖隧道的利器。但在以前,我国却主要依赖进口产品。凌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张耀在采访中说,从中国中铁装备制造了第一台的盾构机开始,在2016年之后,刀具完全100%国产替代化。

    张耀口中的刀具,是盾构机前端的组件。作为盾构机的“牙齿”,其质量直接影响着盾构机的掘进速度、施工成本和工程质量。

图为凌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在生产车间进行轴承加工作业。新华社记者 司晓帅 摄图为凌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在生产车间进行轴承加工作业。新华社记者 司晓帅 摄

    新春将至,企业的刀具生产车间隆隆作响。经过加热、锻造、碾环等工序,仅用时120分钟,一套崭新的刀具就完成了锻造。新疆天山胜利隧道掘进的盾构机前端刀具,就产自这条生产线。

    张耀说,在天山胜利隧道使用的盾构机,是全世界第一台垂直作业的掘进机。通过三四个月设计和创新制造了一个新型的一体化刀具,来解决了以前不可以“重复掘进”的问题。

    通过刻苦钻研、科技创新不断解决“卡脖子”难题,是企业成长为行业领军者的关键。

    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党委书记朱启贵表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工作能不能做好,能不能高质量发展,关键就在科技的创新。

实验中的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2023年8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薛晨 摄实验中的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2023年8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薛晨 摄

    被称为“新一代人造太阳”的“中国环流三号”去年8月首次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标志着我国磁约束核聚变研究向“高性能聚变等离子体运行”迈出重要一步,大科学装置正带来强劲的创新策源能力。

    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托卡马克实验与诊断研究室主任助理肖国梁介绍,我们要实现未来核聚变发电,需要聚变三乘积达到一定值。高约束模式就能够进一步地让这个值提高,就类似于接力跑,我们已经相当于完成了第一棒,继续向下一个目标去冲锋。

  8月29日,在2023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装备展上,参观者在观看“中国环流三号”可控核聚变实验装置模型。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

    从时不我待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到牢牢扭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发挥科技创新的“增量器”作用,科技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社会生产力提升的关键因素。

    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党委书记朱启贵表示,继续新的动能,通过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使得我们的新动能进一步向好的方面去发展,能抢占在整个全球的竞争过程中,体现出中国的力量。

    记者:孙青、有之炘、司晓帅、薛晨、谢佼

    编辑:吴炜玲、刘在、张欢

    制作:新华FM工作室

    新华社音视频部

    出品

点击进入专题:
2024新春走基层
上海市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