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理响中国】从“以人为本”出发理解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作用

【理响中国】从“以人为本”出发理解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作用
2024年01月30日 15:07 新浪新闻

  自工业革命以来,现代化成为人类文明孜孜以求的重要目标,各国先后或主动、或被动地走上了现代化发展之路。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各国自然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情况以及社会历史演变、文化传统脉络不尽相同,因而现代化的理想虽然总是相似,但是发展的路径却有不同。中华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思想具体体现为与自然共生、以民为本两大重要特点。

  “民本”思想的起源一般可以追溯到周朝,战国时期以儒家为代表,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以民为本”的体系。孟子较早总结归纳了自孔子以来的“仁政思想”,明确提出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指出对民众的优先关怀是国家的稳定与发展的必要关切。孟子也同时指出,能够得百姓之心的人才是天子。随后的荀子则以“载舟覆舟论”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君主与群众之间的关系,这一描述也成为后续中国几千年民本思想的重要参考。

  以人为本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在逐步推进过程中紧紧围绕的中心点。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坚持守住底线与追求高线相结合,坚持创造主体与受益主体相统一,坚持稳定发展与公平分配相融合,坚持守正笃实与奋发创新相促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去。

   一、坚持守住底线与追求高线相结合

  广义的现代化进程实际上在人类历史当中已经存在了数百年,人类社会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极快速度涌向了现代化,传统农业社会在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物质丰富程度急剧扩大,但同时在精神文化上,普遍出现物质崇拜、金钱崇拜、享乐主义等思潮。

  为了尽可能规避风险与实现赶超,真正将人的发展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在发展过程中,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应当在守住底线与追求高线两方面共同展开。坚持底线思维要求我们增强忧患意识,在危机出现之前便要有预警观察能力,尽早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凡事从最坏处进行准备。例如,在自然灾害面前,应当做到尽早预警,防范未然,及时疏散可能受波及的人民群众,尽可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而在经济发展上,也要尽早发现其问题,避免金融风险,减少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降低人民损失。坚持守住底线也需要增强系统性、全局性观察分析能力,着眼于整体目标和全体利益的实现,站在全局的角度上来观察问题,才能及时发现部分漏洞可能带来的真切危害,明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在大局问题上保持定力,坚定信心,从维护全局利益、长远利益、根本利益的角度出发,方可维护全体人民的利益。

  同时,也要坚持追求高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中国式现代化的实际发展历程是很短的,起步是较晚的,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是较大的.近年来,我们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绩,经济总量也已经来到了世界第二,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具体表现在产业升级任重道远、民生领域亟待增强、发展质量仍需提高等。从人民的立场出发,我们还需要坚持以奋进的姿态为人民幸福感的增强作出自己的贡献,坚定立场,勤勉奋斗,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新的胜利。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民生就业发展、协调“五位一体”全面发展,不断增进人民福祉。

  二、坚持创造主体与受益主体相统一

  以人为本要求在社会发展中实现创造主体与受益主体相统一,这既是对社会公平的突出要求,也是促进社会高效发展的重要催化剂。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以人为本的重要出发点要求其能够努力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将现代文明建设发展的成果惠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人民群众始终具有主体性地位,为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彪炳千秋的卓越贡献。在革命时期,中国人民积极主动地投身革命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自觉自为地将个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融入到了对民族解放的追求当中,用实际行动为民族复兴作出了卓越贡献;建设时期,人民群众更是成为经济建设的主体力量,农民在田地间耕种一季又一季粮食,工人在车间里制造一批又一批产品,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地区、每一个行业都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创造了价值,可以说,今天中国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离不开每一个人民群众持之以恒的勤勉工作。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了人民能否真正从发展中受益是发展的重要考量。中国式现代化在推进的过程中吸收了这些成果,更要坚持以人为本,将这些成果带来的幸福反馈给人民。这是一种公平的“付出—收获”组合关系,是人民能够普遍接受的价值取向,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收入公平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将创造主体与受益主体集中结合在人民身上,同样有利于发展人民的主体意识,推进其主体意识与现代发展意识相结合,调动生产积极性,发扬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以及国家在全球化竞争中注入新的动力。

  三、坚持稳定发展与公平分配相融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多年来,我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是经济方面呈现迅猛发展势头,经济总量一路飙升,在2010年超过日本,首次位居世界第二;2021年经济总量达到了美国的77%,按照经济学家估计,仍有每年5%左右的发展潜能。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不仅中国宏观经济指标进一步增长,人民群众也能感受到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成果斐然。

  中国对分配公平问题的关注来源于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是要求共同富裕的,是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在这样的前提下,分配公平问题将会是一个长期受到关注的重点,其将有效地实现社会主义内在要求,确保社会整体走向共同富裕。

  分配实际上是社会生产关系中的重要环节,不解决好分配公平问题,就难以保证生产的可持续性,也正因此,分配公平不仅仅要求在第二次分配、第三次分配中体现,实际上在一开始便要求分配应注重公平,进一步提高劳动报酬在收入分配中的比例,并在第二次、第三次分配中有效调节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收入分配,建立收入差距预警机制,及时妥善地纠正收入差距拉大问题,提高人民群众劳动所得,争取建立“纺锤形”的收入层级体系,并尽可能扩大中间阶层数量以及收入。

  四、坚持守正笃实与奋发创新相促进

  守正笃实要求我们牢牢地把握事件的根本原则不动摇,确保前进方向不偏不倚,必须依据事实做出对应的分析,从事件本身出发,不虚无缥缈,不搞空中楼阁,通过事实与实践进一步发掘并利用事物规律。守正之“正”,不是具体的某些固定的结论,而是经受住了实践检验并呈现出的真理。

  守正笃实一方面需要从中华传统文化中下功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就有很多关于“以人为本”的论述,其中的诸多思想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依然具有借鉴意义,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为公、自强不息、讲信修睦等诸多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之后,这些精神能够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烙印,必定离不开其闪光的内在本质;另一方面也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与建设过程中得出的种种正确结论。马克思主义是具有深刻人民性的学说,自其诞生之日起,便是为无产阶级、为人民服务的学说,守马克思主义之“正”,也就是牢牢确立思想上的人民性,明确发展的目标是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

  奋发创新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故鼎新”的正确理解以及有效继承,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性逻辑以及尊重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的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是具有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珍贵基因的,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的经济、文化、制度总是以包容的心态不断吸纳他人之优点,推进自身的锐意创新。而从马克思主义出发,创新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历史将不断地以新面貌出现,“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变更旧的环境。”[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定义与向往也会随着历史的进步而改变,正视人民需求的变化,深入人民当中了解人民的当前需求,对于国家的发展与人民的幸福都有着充分的价值。

  守正笃实与奋发创新是真理与价值统一的重要体现,既强调作为真理本身的重要性,突出其客观价值,确定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实在性,也强调真理的展开必须复归到社会实践的过程当中,特别是人类社会的实践过程也需要价值尺度的介入,有必要在价值上确立发展的方向,通过主观能动的价值取向改变来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既从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原理中明确“以人为本”的重要作用,也要在现实发展中通过创新挖掘进一步利民的可能,这个实践过程也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只有不断地在实践中进行调整奋斗,才能直面新困难、得出新认识、达到新高度。

  (作者系国有金融企业党建宣传高级经理)

  注释:

  [1]《孟子·尽心下》,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29页。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4页。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1页。

  审核:王熙元

  责编:况家家

中国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