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春走基层·春节他们在一线|南极除夕夜:年味从厨房开始弥漫

新春走基层·春节他们在一线|南极除夕夜:年味从厨房开始弥漫
2024年02月09日 23:41 新华网

  这是2月6日拍摄的中国南极秦岭站(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祝贺 摄)这是2月6日拍摄的中国南极秦岭站(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祝贺 摄)

    除夕,地球之南,刚刚开站的中国南极秦岭站,迎来了第一顿年夜饭。

    年味是从厨房开始弥漫的。

    扣肉、盐水鸡、椒盐虾、粉丝蒸扇贝、夫妻肺片……餐厅内,一道道家常菜,满满当当摆放在桌。厨师李隆德看着自己团队张罗了一天的成果,颇为自豪。

    年夜饭,吃的是年的味道、家的味道。

    秦岭站所处的恩克斯堡岛,是南极气候最为恶劣的地带之一。过去两个月里,承担着建站任务的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员们,几乎天天和天气抢时间。吃饭只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只有熨帖了胃,人心才更暖。年夜饭更是如此。”作为厨房掌勺人,李隆德深谙美食的哲学。今天队员们难得休息半天时间,加之“雪龙2”号刚送来一批补给,他和后厨团队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满足大家味蕾的机会。

    队员们大多来自四川、湖南,就多做些川湘菜;菜品由平时的4个增加至10个,厨师李湘带来家里团圆饭必备的椒盐虾;厨师王明会则和好面、备好馅儿,邀请队员一起包饺子,“包了饺子就是年。”

    人间至味是真情。在这片白色荒原,朴素的年夜饭,道不尽几多温情。

    傍晚时分,一声“开饭啦”如约响起。队员们入席就坐,地球最南端的年夜饭,就此开席。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员在年夜饭上举杯。新华社记者周圆 摄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员在年夜饭上举杯。新华社记者周圆 摄

    队员谢帅帅倚坐在一角,透过窗户,刚好能看到极昼阳光照耀下的秦岭站。“我家也是这样,推开门就能看到秦岭。”谢帅帅家在陕西渭南的一个村子。巍巍秦岭见证着他的每次远行和归乡,而这次“秦岭”见证着他的成长。

    建设现场,谢帅帅主要负责钢结构安装。一次狂风骤起,结构件还剩几个小螺丝没拧。他干脆摘掉厚厚手套,彻骨严寒如蚂蟥瞬时钻进皮肉,不出几下,手指就被螺丝帽粘住,最后只能咬紧牙关撕开。

    回忆起此事,这名建设队伍中最年轻的队员,喝下一大口可乐,“在这参与建设考察站,还有比这更酷的事吗?”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员谢帅帅(右一)在工作中。新华社记者周圆 摄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员谢帅帅(右一)在工作中。新华社记者周圆 摄

    环视这屋子,谁又不是一脸的晒痕、一手的冻伤?“在大家身上,践行了爱国、求实、创新、拼搏的南极精神,坚定信念,不辱使命。”考察队副领队魏福海回顾一幕幕,几度哽咽:队员们手部冻伤依然坚持上岗,不能掉队;在12级大风中站成一排,拉着一根绳子顶着大风,摸索着往返于工地和宿舍;每天7点半出门,干到天气变差才收工……

    旷古荒原上,这是属于他们的奇迹:13天完成超9000吨建站物资卸运;约两个月,建成中国南极建站史上面积最大的单体建筑……

    2月7日,中国第5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填补了我国在南极科考布局的重要空白——罗斯海区域。当秦岭站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徐徐升起,队员们高唱国歌,一张张伤迹斑斑的脸上,热泪纵横。

  中国南极秦岭站,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员正在贴对联。新华社记者周圆 摄中国南极秦岭站,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员正在贴对联。新华社记者周圆 摄

    年夜饭,见证着一群人的奋斗,也酝酿着再出发的干劲儿。

    “秦岭站,秦岭站。‘雪龙2’号祝大家春节快乐!2月底再见!”罗斯海上,“雪龙2”号载着部分建站队员即将起航,预计约20天后返回,再接上留站队员返程。

    望着窗外渐起的狂风,秦岭站副总设计师祝贺和两位班组长把后续工作方案又梳理了一遍,“后续主要是物资整理、建筑细部处理等工作,要确保离开前顺利完成。”

    年近六旬的队员罗煌勋已经在南极度过了十多个春节,“明年还是会来的,放不下这里。”队员田俊辉此次来测试新能源设备,下一个队次他将带着更为细化的方案,参与机电安装工作……

    万里之外,祖国的夜已深。在这片冰雪荒原,落日余晖正斜映到秦岭站,红彤彤的对联,艳丽无瑕。(记者周圆)

点击进入专题:
2024新春走基层 锦绣中国年
年夜饭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