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地评线】徽评:历史中国 鼎铸文明

【地评线】徽评:历史中国 鼎铸文明
2024年04月17日 08:51 安徽新闻网

  经过近4年的考古发掘,4月16日,“武王墩”墓考古发掘项目首次向媒体开放,发布阶段性考古发掘成果:武王墩一号墓目前已进入椁室内部的发掘清理阶段,已提取漆木器、青铜器等编号文物超过千件。东Ⅰ室南端放置的大鼎粗测口径超过88厘米,大于已知最大的李三孤堆出土的楚大鼎(铸客大鼎)。

  在中华文明历史长河的坐标上,传统文化集体记忆串起了过去、现在和未来。安徽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源地之一,在光辉璀璨的中华文明历史遗迹中,考古发现成果迭出,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作出了重要贡献。持续推进凌家滩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建成双墩、繁昌窑、垓下等遗址博物馆,实施人字洞、薛家岗遗址、六安汉代王陵、皖南土墩墓群等大遗址保护利用工程,再到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大型楚国高等级墓葬研究成果走近大众,每一次新发现它不仅仅是一个文明的符号、文化的标志,而且带着文化自信,担负着文化使者的重任,底气十足地向世界讲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中国故事。

  古之以鼎记事,今之铸鼎铭史。鼎是商周时期最重要的青铜礼器。在安徽博物院《安徽文明史》“夏商周单元”的中央位置,陈列着一尊周身侵染着青铜绿锈的铸客大鼎,释放出一种穿越千年岁月的威仪与魅力。它是我国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东周时期最大的三足圆鼎,体量庞大,气势雄浑,重达400公斤,在众多楚器当中最为雄伟。“铸客”是指从其他诸侯国请来的工匠。在楚大鼎的前足足跟和左腹下外壁,各刻有“安邦”二字,体现了它作为安邦定国的重器地位。从1933年出土开始,到1952年落户于安徽博物院筹备处,铸客大鼎,它不仅见证了两千多年前楚国的兴衰,更见证了中国曾经的磨难与现代的崛起。如今的楚大鼎被奉为国宝,也是我国首个国家公祭日上的国家公祭鼎原型。

  中华文化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源泉,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绵延于江淮大地的楚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王墩墓考古发掘为我们进一步了解楚文化打开了一扇大门。武王墩墓内涵很丰富,是一个宝库,还需要我们花更多时间和耐心,加强武王墩墓考古发掘和历史研究,推动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把考古探索、文献研究和科技手段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挖掘揭示遗址价值,需要我们慢慢地去了解、解读、思考,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那些沉睡在古老大地的文物、陈列在历史深处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历史照进现实,让文化充满活力。

  安然于无闻,执着于真知。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发挥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优势,积极参与中华文明探源、“考古中国”等国家重大课题,扎实推进淮南武王墩等重点考古项目发掘,挖掘揭示安徽古代遗存价值,力争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安徽大有可为、大有作为。(作者 尹贵龙)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