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以“算力”赋能“脑力” 数字孪生城市“看得见”

以“算力”赋能“脑力” 数字孪生城市“看得见”
2024年04月17日 07:39 河北新闻网官方

  一张亮眼的智能名片①

  无人驾驶车辆穿行在城市中,路边多功能信息杆柱会将各类交通信息实时传递给车辆;坐在办公室,楼宇自控系统实时调节室内温度、照明;独居老人“云守护”……在雄安,“城市大脑”助力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孪生共建”。“摸不着”的数字孪生,正逐渐显示出“看得见”的数据价值。

  4月13日,晚出行高峰时段,车辆行驶在雄安新区容东片区的主干道“绿波带”上,驾驶人以4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能实现“一路绿灯”。 河北日报记者 耿 辉摄

  数字孪生让城市运转更“聪明”

  雄安新区设立7年来,除了现实中正在建设的地上城市和地下城市外,还有一座云上的数字城市同生共长。如今,雄安城市计算中心、综合数据平台、雄安城市信息模型平台、物联网平台和视频一张网平台“一中心四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初步构建起“云上一座城”。

  “云上一座城”即数字孪生城市。这座城是运用云计算、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技术将雄安这座物理城市映射而成的数字城市。物理城市和数字城市相辅相成,助力雄安城市规划、建设、运营。这座“云上城”需要有强大的算力,用于每秒处理包括社区治理、公共服务、城市管理在内的海量数据,它最重要的“大脑”就部署在雄安城市计算中心。

  中国雄安集团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姚凯旋,参与并见证了数字孪生城市的建设和成长。2017年来到雄安新区后,他先后参与雄安市民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雄安城市计算中心建设等工作,一步步搭建起城市的智慧“底座”。在他看来,新区设立7年间,数字孪生城市的概念也逐渐发生着变化。

  “数字孪生城市建设的目的是服务城市治理和人民生活。”姚凯旋说,城市建设初期,数字孪生城市建设侧重于将看得见的楼“搬”上看不见的“云”、打通数据孤岛等工作。现在,“云”端逐步汇聚的数字“算力”已开始反哺城市运营,服务城市管理。

  数字孪生城市通过对现实城市的感知、仿真模拟,实现对城市的“虚拟”,对“虚拟”城市的分析调度则能够优化城市运转。基于强大的“算力”和海量的数据支撑,引入自动控制、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数字孪生城市建设为城市精细化、精准化、自动化感知和管理带来无限想象空间。姚凯旋介绍,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手段汇集各种信息,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不仅可以更好地服务居民,还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万物互联”逐渐成为现实

  在雄安,你可以看到这样一幅“智能图景”:收件人通过手机App预约无人驾驶配送车派送快递;水费、电费、燃气费通过一个统一的网上平台缴纳,不用下载多个App;点开手机“政通雄安”App,能够实现企业开办、工程建设、社会事务等业务的网上审批……依托强大的数字算力,物联网正服务千行百业,“万物互联”的愿景逐渐成为现实。

  物联网究竟怎样与生活发生联系?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在移动物联网的融合应用方面已形成车联网、公共服务、零售服务、智慧家居等4个亿级应用,智慧农业、智能制造、智慧物流等3个千万级应用,有力支撑生产生活。

  物联网作为信息采集的前端,通过串起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改变着千行百业。在生活中,物联网的应用也随处可见。在菜鸟驿站,用户找到包裹,放在高清拍摄仪上扫码,就能直接带走包裹。方便高效的背后,是物联网设备与驿站包裹管理系统、云监控系统等实现数据打通。

  数据,能够将两件看似毫不相关的事紧密联系在一起。

  水表数据和居家养老服务能有什么样的交集?“基于雄安新区物联网统一开放平台打造的‘多表集抄系统’可以进行数据分析,比如通过一段时间内水表显示的用水量,判断老人是否在家中发生了意外情况,将数据提示反馈给社区工作人员,就可以进行上门服务。”姚凯旋举例说。

  数据,能够连接起两座城市。

  前几天,在雄安新区工作的刘丽到北京办事。在北京地铁昌平线西土城站进站口,她使用“雄安一卡通”刷卡进站上车,50分钟后到达目的地昌平站。“一共乘坐了15站,花了7块钱,和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一个价格。”刘丽说。

  她手中的“雄安一卡通”是由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发行的“多卡合一”综合民生卡,在第三代社会保障卡原有社保功能和金融功能基础上加载交通联合、京雄通应用等功能。数据的打通,推动京雄两地步入“同城”时代。

  4月9日,雄安新区容西片区豪丹街上,中国雄安集团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数字道路项目经理贾卓(左),与施工单位工作人员一同巡检路边的智信箱。 河北日报记者 曹 铮摄

  数据支撑加速应用落地

  4月9日,中国雄安集团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数字道路项目经理贾卓,赶到容西片区豪丹街与智源北路交叉口,与负责数字道路运维的工作人员一同检查路口智信箱设备运行情况。路口绿化带中,小小的智信箱内安装着交换机、视频终端设备、信号采集器等设备,这些设备通过地下电缆、光缆,一头连接着路口四个方向的智慧灯杆和交通信号灯,一头连接着数据控制平台。“容西片区一共有180个路口,已经完成154个路口的信控、视频监控设备安装调试工作。”贾卓介绍,目前安装好的设备已进入联调状态。

  “雄安新区是全国首个全域按照未来智慧交通方向规划建设的区域。数字道路建设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实现道路数字化和交通数字化,赋能交通管理、道路运输和居民出行。”雄安新区数字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李煜介绍。

  依托强大的数字算力,雄安新区还打造了护学路。“传统的护学路由公安交警部门划定路线,依靠交警守护。而容东片区多功能信息杆柱上安装有智能化设备,可以实时捕捉出门上学孩子的身影,并将孩子的行进路线和画面即时传输到家长手机端。”李煜介绍。截至目前,雄安新区容东片区数字道路已投入运营,容西片区、雄东片区、启动区正在推进建设,预计今年起将陆续完工交付。未来,更多依托数字道路建设衍生出的新场景将加速落地。

  不知不觉中,数字孪生技术已悄然走进雄安居民生产生活,在城市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智慧交通场景,容东片区道路两旁通体白色的多功能信息杆柱随处可见,杆柱上集成交通信号灯、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枪球一体机、5G基站等设备,它们全天候实时采集、汇聚道路信息,并上传至数字道路智能运营中心系统平台,供后台工作人员分析和应用。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出行“不堵车”“一路绿灯”正在成为现实。同时,各类交通信息还可实时发送到装有车载接收单元的车辆中,实现道路与车的智能互联。

  在智慧城市场景,“多表集抄系统”对居民家中的水表、燃气表、热力表等表具通过物联网进行远程抄表。“平台的数据分析系统还能实时监测用户用水、用气、用热情况,为用户提供更多元服务。”李煜介绍,比如,通过水、气、热数据可以分析出居民楼入住率;数据跟雄安新区的弹性公交相结合,还能优化公交停靠点位、线路设置等。

  以数字“算力”提升城市“脑力”,越来越多智慧应用场景在雄安加速落地,一座“未来之城”的模样愈发清晰。(河北日报记者 曹 铮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