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乡村振兴在青海】村集体经济“百花齐放”

【乡村振兴在青海】村集体经济“百花齐放”
2024年04月18日 07:40 青海日报

  

查汗都斯乡大庄村。查汗都斯乡党委供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初春时节,位于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查汗都斯乡下庄村林麝养殖基地内,一排排圈舍格外醒目。饲养员正忙着为林麝准备“早餐”,这些“跑酷高手”三五成群,警惕地转动双耳。林麝以分泌名贵药材麝香而闻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麝香市场价格高、需求大,享有“软黄金”的美誉。

  “我们之所以选择养殖林麝,是经过前期调研考察,感觉到养殖林麝经济效益较好,预期收益比较稳定。查汗都斯乡下庄村,这里气候宜人,饲料储备足,有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各类条件正好满足林麝的生存和养殖条件。”青海珍林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黄鹏说。

  查汗都斯乡17个行政村中,下庄村集体经济底子薄,2022年投资150万元,实施了下庄村乡村振兴林麝养殖项目,探索拓展“支部+企业+合作社+能人+群众”的党建引领产业新路径,通过村集体入股示范带动,鼓励符合条件的村集体组织用好有限资金、盘活闲置土地,投入林麝养殖产业,将林麝养殖的规模化发展与提高农村集体经济收入联结起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持续稳定扩展经营。

  下庄村党支部书记马志功说:“通过入股林麝养殖项目,不仅为村里剩余劳动力提供就近就业岗位,还获得了村集体经济稳定收益,这个项目取得了就业增收、入股分红和饲料收购等多赢局面。”

  低保户马乙布拉海麦就是公司的一员,他高兴地说:“林麝养殖基地建到我们村上,确实大大地增加了大家的收入。我在这里打工,一年也能挣个万把块钱。等我学会了养殖技术以后也要慢慢开始自主创业,尽快让全家人过上幸福生活。”

  该基地拥有标准化林麝养殖圈舍130间,麝存栏54只,通过资源流转、入股分红、基地务工、订单式种植林麝饲草等方式,年利润能达六七十万元,有效带动10户40余人就业,人均月收入可达3000元以上。

  在查汗都斯乡,村集体经济从一步步发展壮大的案例并非只有下庄村。

  位于查汗都斯乡西北部黄河沿岸的红光村,依托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和红色旅游资源,充分发挥红色旅游的教育功能,实行“旅游+教育”模式,吸引省内外广大游客群众前来参观学习,大力推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

  通过深入挖掘本地红色资源,打造了由红光清真寺、红军纪念馆、红军小学、红色展览馆、红色文化广场等“五点一体”红色矩阵的红色教育基地,利用红色党建引领绿色产业发展思路,将“红色”革命精神与“绿色”自然风光相结合,精心设计“体验红军饭”,食材采用当地农民种植的绿色蔬菜、自家养殖的土鸡,吸引了大批学员和游客前来观光学习,也带火了当地住宿、餐饮、农产品等旅游消费。随着红光村露营烧烤基地、扶贫农家院、红光超市、红光特色农产品展销柜台投入使用,吸收接纳了40余户脱贫户、监测户和其他有意愿的群众参与务工、运营开发。

  “现在我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孩子,也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相信生活会越来越好。”在红光村露营烧烤基地小超市工作的马艾莎夹起烤肠递给游客,脸上精气神十足。

  自开发红色旅游以来,红光村的“星星之火”以燎原之势迅速打响名气,红光村年接待游客在30万人次左右,单日最高来访人数高达7000余人次。2023年,红光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万元,实现集体经济收入新突破。旅游业的发展解决了部分困难群众的就业难题,也助推了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在查汗都斯乡有团结、新建、白庄等9个脱贫村通过入股光伏项目,每个村每年有20万元左右的光伏收益分红,光伏资源开发让村集体也有了稳定可靠的“阳光收益”。

  “通过入股分红光伏项目,村上可以利用这笔村集体经济收入开发公益性岗位解决脱贫户就业增收,也可以用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脱贫户发展种养殖产业,还可以用这笔资金新建维修一些小项目公益性设施。村‘两委’的‘腰板直了’,干事创业的热情也提升了。”查汗都斯乡党委副书记韩国忠说道。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