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我和我的祖国】窦兰英:我心里有个“爱心本”

【我和我的祖国】窦兰英:我心里有个“爱心本”
2024年04月23日 06:51 新浪新闻

  

  00:00/00:00

  设为列表图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杨红丽

  4月19日下午,张掖市肃南县的天气依然微凉。

  出生于1949年的窦兰英倚靠在沙发上,回顾过往岁月,不禁泪湿了眼眶。

  2019年9月荣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

  1966年,17岁的窦兰英嫁给了丈夫韩纪保。5年间,两个女儿相继出生,一家人其乐融融,日子过得舒心、幸福。但好景不长,1985年2月丈夫因肝癌被病魔无情夺去了生命,36岁的她绝望又无助,但看着两个年幼的女儿和年迈的婆母需要照顾,她强忍着失去丈夫的痛苦,开始打临工、当保姆,用自己孱弱的肩膀扛起了一家人的希望,独自承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

  窦兰英回忆讲述替女还债历程。

  屋漏偏逢连夜雨,2012年,女儿韩建民被查出患上了直肠癌。

  “2013年那个冬天,大女儿永远地离开了我。留下7岁的外孙女和12万元的看病欠款……”窦兰英哽咽着。

  料理完女儿的后事,窦兰英默默地用外孙女的旧田字本做了个小账本,把看病所欠的12万元的账目全都一笔笔罗列出来,甚至女儿生前所欠附近一些菜铺、面铺数额不大的柴米油盐钱也都被列了进去,记在本上、装在心里。

  “做人要讲诚信!是我女儿借的钱我都认,我一定要想办法还钱。谁都有难处,谁挣钱也不容易。当时女儿重病,一个电话,人家就能把钱借给,女儿虽然不在了,她看病借的钱还不上我心不安。”从那时起,窦兰英便将信义账本存在了心里。

  窦兰英(左)替女儿还债。

  为信守承诺,当时60岁的窦兰英干上了钟点工。

  每天天不亮,她就早早起床,照顾外孙女吃早饭,送外孙女上学,然后赶到雇主家忙碌,打扫卫生、买菜、做午饭。忙完这些,她又得快速赶往家里给外孙女做饭。照顾完外孙女又开始往回跑,继续重复早晨的活。

  “脏活、累活抢着干,把老人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就能得到雇主家人的认可,才能安心拿工资。”窦兰英说。

  邻居们看着窦兰英带着外孙女生活还债实在不易,都说不用还了。但在窦兰英看来,“大家是因为信任才赊账,做人要讲诚信!”

  “每还一笔债时,都向人家赔一次礼,拖欠太长时间了,亏欠了!”窦兰英说,“只要有信心,敢于拼搏,生活总会好起来。”

  一年、两年、三年……六年时间过去,窦兰英的账本上也打满了“钩”。“每打下一个钩,就还完了一笔债,心里也就轻了一分!”摩挲着手里的账本,窦兰英说道。

  肃南县成立道德模范工作室。

  窦兰英白发如雪,背越来越弯,但守信的她腰杆却越来越直。

  2015年3月,窦兰英被张掖肃南县委、县政府评为“肃南县第二届榜样的力量·诚实守信模范”;同年12月,被张掖市委、市政府授予“张掖市第四届道德模范提名奖”。2016年6月,荣登中央文明办发布的“中国好人榜”;同年12月,被甘肃省委、省政府评为甘肃省第五届道德模范;2018年1月获得甘肃省委、省政府颁发的感动甘肃·2017十大陇人骄子称号。2019年9月荣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同年入选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候选人;2020年7月,以窦兰英个人名字命名的道德模范工作室在肃南县揭牌成立,成为肃南县全国文明创建工作的一张亮丽名片;2022年12月,甘肃省文明办批准建设“甘肃好人”文明实践品牌工作室——窦兰英服务群众类品牌工作室……

  如今,在窦兰英的努力和社会各界帮助下,祖孙俩的生活一天天幸福起来。除了债务本,窦兰英的手里还多出了一本“爱心本”,记录着来自社会各界资助的善款和物资。

  窦兰英常说:“这些恩情不能忘。”

  生活的磨难,没有摧垮窦兰英老人的信念,她不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诚信”真谛,也将诚信的火种散播开来。

图片新闻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