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地评线】徽评:弘扬航天精神 拥抱星辰大海

【地评线】徽评:弘扬航天精神 拥抱星辰大海
2024年04月24日 14:57 安徽新闻网

  4月24日是第九个“中国航天日”,今年以来,中国航天捷报频传,见证我国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的坚实步伐。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计划近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择机实施发射;探月工程四期开启新征程,鹊桥二号中继星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嫦娥六号蓄势待发;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各项研制建设进展顺利,“梦舟”“揽月”承载新梦想;爱因斯坦探针卫星成功升空,为空间科学探索再添利器……

  1970年4月24日,以“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为标志,开启了中国太空时代。54年来,中国航天人通过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不断打破国外技术的封锁和垄断,解决了一大批“卡脖子”的关键难题,大大缩小了与世界的差距。从神舟飞船载人遨游太空到“嫦娥”奔月探索未知;从北斗卫星组网导航到“天问一号”成功被火星捕获;从我国攻克快速交会对接、空间站组装建造等10余项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到200余项系统级关键技术,部组件和核心元器件国产化率达到100%;从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守护航天员安全出舱,到已形成可靠安全的飞船回收着陆系统……

  一路走来,由蔚蓝星球飞向浩瀚星空,我国航天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太空探索范围更深更广。同时,随着中国航天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航天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尤其是,近年来众多国家主动申请参与中国空间站合作,更是充分印证了中国航天的实力,表明中国航天技术和经验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和认可。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作为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还引领带动了自动控制、计算机、电子信息、精密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航天已成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我国已形成“箭、弹、星、船、器、站”的完整体系,培育了以卫星应用为代表的新经济增长点。如风云卫星提供天气预报精准服务;“高分天眼”形成全天时全天候对地观测能力;通信卫星累计为国内1.4亿户家庭提供直播卫星电视服务……航天成果转化与应用持续发力,已有超过2000项航天技术成果实现转化,助力百姓美好生活。

  极目楚天,共襄星汉。这些年来,世界多国积极参与中国空间站合作项目,这也是人类探索未知、延展视野的一次全球合作行动。如嫦娥四号着陆器上搭载了德国研制的月表中子及辐射剂量探测仪,巡视器上安装了由瑞典研制的中性原子探测仪,可对月球表面中子和其他粒子的辐射环境进行研究。中继星携带了由荷兰研制的低频射电探测仪,随中继星一同发射的哈工大环月微卫星龙江二号上搭载了沙特微型成像相机……世界各国通过中国空间增进互信合作,将积累更多航天技术和经验,推动人类航天事业达到新的高峰。中国航天也将以勃发之气,向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勇毅前行。

  忆往昔,峥嵘岁月,从老一辈航天人鞠躬尽瘁,到新一代航天人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奏响了一曲曲慷慨激昂的争气之歌。展未来,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仍然是我们不懈追求。让我们继续用忠诚、智慧和汗水书写航天事业更加绚丽夺目的华彩篇章!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作者 刘纯银)

中国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