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参考消息特稿|在德国汉堡触摸中国文化印痕

参考消息特稿|在德国汉堡触摸中国文化印痕
2024年04月25日 16:12 新浪新闻

  【原标题】在德国汉堡触摸中国文化印痕

  文/本报驻柏林记者 王自强 袁亨瑞

  2023年,中国连续第八年成为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德国对华直接投资也创下历史新高。

  汉堡港的繁荣是中德经贸合作的一个缩影。去年,中国以约220万标准箱的运输量再次成为汉堡港最大的贸易伙伴。

  中德两国的接触和合作肇于何端,恐怕难以考证。但当1731年第一艘来自中国广州的商船驶入汉堡港时,汉堡与中国的贸易史正式开启。从1870年左右开始,在德国商船上工作的中国海员和水手定居在汉堡等德国港口城市,他们留下的痕迹至今清晰可见。

  唯一存在过的唐人街

  从汉堡火车站乘坐S1有轨电车,只需11分钟便可到达绳索街站。出站沿街走不多久,就到了首饰街。这一带位于圣保利区的中心,是德国乃至欧洲有名的娱乐场所。

  100年前,这片区域曾是德国首个也是唯一存在过的唐人街。19世纪末,很多航运公司开始雇用亚非劳动力取代白人船员,其中包括中国人。他们大多来自广东和浙江,因为吃苦耐劳,特别受雇主欢迎。日子久了,有些船员及其家属因为疾病或生育,不能再随船队出发,就定居汉堡,逐渐聚集在首饰街。

这是唐人街原址上的一块纪念牌,上面是德国历史学家、华人史专家拉尔斯·阿曼达为唐人街撰写的简介。(王自强 摄)这是唐人街原址上的一块纪念牌,上面是德国历史学家、华人史专家拉尔斯·阿曼达为唐人街撰写的简介。(王自强 摄)

  德国汉学家埃里希·居廷格在博士论文《德国华人史》中写道,1890年有43人居住在汉堡,1910年有207人。到1921年时,首饰街已有2000多名华人居住,一时成为德国最大的华人社区。1929年,来自浙江宁波的老海员陈纪林在这里成立了德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的华人协会“水手馆”。

  除了做职业水手,绝大多数华人都以餐饮业和娱乐业为生,经营中餐馆、酒吧、咖啡馆和歌舞厅。虽然规模远不比同时期的伦敦和洛杉矶唐人街,但结合中国饮食和西方娱乐的汉堡唐人街仍成为一道独特的景观,受到当地人喜爱。

  德国作家库尔特·图霍夫斯基在1927年的作品《午夜十二点半的绳索街》中记录了当时的场景:“在中餐馆里,全体员工边唱边跳,异口同声,喧哗震天。一个金发小女孩有着锡制的喉咙,声音犹如孩子们吹的小号。拉美人、暹罗人和黑人都在那里跳舞……”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是中德合作的一个高峰。1928年,国民政府北伐成功,虽在名义上统一全国,但日本野心日炽,主张对中国发动战争的鹰派抬头。国民政府急需现代军备和国防工业自保,德国则需要稳定的原材料供应,该局面促使两国走向合作。但好景不长,随着德国纳粹上台以及日本对华挑起战争,中德合作的蜜月期结束了。

  在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政界中,老牌政治人物多采取亲华态度,而新晋纳粹党高官则采取亲日态度。纳粹全面掌权后,亲日派最终占据上风。1936年,德国与日本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两国结成共同反对苏联的军事同盟。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中国向包括纳粹德国在内的轴心国宣战。

  1944年5月13日,德国盖世太保发动“中国人行动”,手持冲锋枪的秩序警察封锁了首饰街,以“通敌罪”抓捕了129名中国人。这些人在秘密警察监狱和强制劳动教育营遭受了长达数月的监禁和虐待,至少有17人因遭受迫害和强制劳动而死亡。圣保利区的唐人街自此被暴力铲除,汉堡乃至整个德国再没有出现过成规模的唐人街。

这是13块纪念受难华人的“绊脚石”。该艺术项目由德国艺术家冈特·德姆尼希于1992年发起。(王自强 摄)这是13块纪念受难华人的“绊脚石”。该艺术项目由德国艺术家冈特·德姆尼希于1992年发起。(王自强 摄)

  今天,在首饰街7号住宅楼前的地面上,镶嵌着一块刻有如下信息的黄铜板:“这里曾住着吴立金(音),1885年生,1944年6月被囚禁于富尔斯比特监狱,受盖世太保虐待,1944年11月23日去世。”这是德国艺术家冈特·德姆尼希1992年发起的一个名叫“绊脚石”的艺术项目,如今遍布欧洲各国,每块“绊脚石”上都刻有曾居住于此,在纳粹时期被谋杀、驱逐和逼迫自杀的受害者的姓名和生卒年月。

  百米开外,在首饰街和山谷街交叉路口的唐人街原址上,竖着一块纪念牌,上面是德国历史学家、华人史专家拉尔斯·阿曼达为唐人街撰写的简介。纪念牌下,又有13块纪念受难华人的“绊脚石”。当人们弯腰阅读“绊脚石”上的文字时,也就完成了对受难者的一次鞠躬。

  “香港旅店”续写华人故事

  首饰街附近有一条名为汉堡山的街道。在1938年前,这条街叫海涅街,以纪念银行家和慈善家所罗门·海涅,之所以改名是为了抹除这位犹太人的痕迹。汉堡山中段有一家“香港旅店”,门脸很小,只有两层,不到15间客房,一层是个小酒吧。

  “您找玛丽埃塔店长?她大前年就去世了,现在我接手了这家店。”这是记者和“香港旅店”现任店长萨沙一开始的对话。虽然旅店木门上仍钉着“店长玛丽埃塔·索尔蒂”的铭牌,但显然已成为过去式。

  玛丽埃塔·索尔蒂,中文名张雪芳,是中国厨师张添林的女儿。据张雪芳生前口述,1926年,19岁的张添林跟随伯父从广东来到汉堡,给伯父打下手;1938年,张添林开了一家“香港旅店”,后来和店里一名波兰服务员在一起,生下张雪芳。张雪芳的生母很快就随新欢去了美国,张添林只好把一岁半的张雪芳送到海德堡的朋友家寄养。

  这让张雪芳得以避过1944年的“中国人行动”,但留在汉堡的张添林未能幸免。战争结束后,国民政府确认有148名华人在纳粹德国的迫害中幸存。这些人绝大多数都选择回中国,仅有30人决定留在德国,张添林是其中之一。他重开了这家旅店,在华人数量骤减的情况下,也经营得有声有色。1983年,张添林去世,张雪芳继承了这家店。

这是位于汉堡山中段的“香港旅店”(王自强 摄)这是位于汉堡山中段的“香港旅店”(王自强 摄)

  起初,中德媒体都没有注意到这个故事。2009年,康斯坦茨应用技术大学的4名学生拍摄了纪录片《异乡》,从张氏父女的故事切入,讲述汉堡唐人街的历史。该片获得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颁发的“2009/2010中德科教年最佳影片”奖,并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德国馆播放。记者就是从这部短片中得知“香港旅店”的故事。

  时隔15年,这家旅店几乎仍是纪录片中的样子:推开张添林亲手打造的双开木门,酒吧尽头的一尊红脸关公像正对门口。走近端详,还能阅读到钉在关公像后面墙上的早期菜单和营业执照。吧台的墙上挂着张添林的黑白小幅照片,上方则是一幅大得多的孙中山相片;对面墙上又是张添林的两张相片,分别身着唐装和休闲西装。

  第三任店长萨沙曾在隔壁酒吧做保安,与张雪芳是20多年的老朋友。他说,这家旅店的历史是汉堡历史的一部分,所以他不会改变店面装潢。作为土生土长的德国人,萨沙对中国的了解有限:他猜测孙中山是张添林的父亲,也不知道关公是谁以及他在中华文化中象征着什么。在得到记者一一解释后,萨沙显得很感兴趣。

  实际上,据张雪芳口述,由于自幼与父亲聚少离多,她本人没有机会学会汉语。张添林的籍贯是宝安县(包括今深圳、东莞、珠海和香港等区域),该县曾一度改称新安县,1914年重新恢复旧名,但张雪芳不知道这个地方。20多岁时,她嫁给一名德国内航船夫,改了夫姓,并育有两女。她说,父亲终其一生都不是德国公民,去世时遵照了中国的继承法。

  在纪录片中,“香港旅店”没有招牌,只有一块写着“旅店入口”的牌子。张雪芳在纪录片中说,父亲原来有一块写着“香港”二字的霓虹灯招牌,她保存了很多年,但后来由于没地方放,就把它丢了,这让她感到可惜,因为这是她和父亲最后的联系。现在,旅店门口有了一块新招牌,张雪芳提到的旧招牌也挂在吧台角落里,但萨沙不清楚它是如何被找到的,这些细节恐怕再无人知晓了。

  2017年,“香港旅店”在社交媒体“照片墙”上开了账号。直至现在,凡是与张雪芳有关的内容,都能吸引百余人点赞。萨沙说,张雪芳是个热心的人,大家都喜欢她。这里的酒吧曾是汉堡圣保利足球俱乐部的一个聚会点,墙上她与很多球员的合照就是证明。他还说,张雪芳为很多人讲述过自己的身世,他也要将旅店的故事继续讲下去。

  汉堡豫园搭建交流平台

  在张氏父女续写汉堡华人故事的几十年里,中国和德国也重新相向而行,越走越亲近。

  20世纪60年代初,西德实现“经济奇迹”,迫切需要开辟国外市场和改善国际地位,希望积极发展对华关系的呼声越来越多。随着中美关系大门的打开和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以及西德同苏联、东欧关系逐步正常化,中德双方于1972年正式建交。

  在此背景下,汉堡作为重要经贸枢纽,同中国的往来自然越来越多。1986年,上海和汉堡结为友好城市。2006年,为纪念两市缔结友好城市20周年,汉堡市划拨汉堡大学附近约3400平方米的地块用于建设豫园。2008年,这座按照上海豫园1比0.8比例建设的中国园林正式对公众开放。

德国汉堡豫园一角(袁亨瑞 摄)德国汉堡豫园一角(袁亨瑞 摄)

  汉堡与上海的这两座“连心园”,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魅力,更在东西方文化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不同的文化在此交汇交融,让全球都能更近地触摸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记者在一个下雨的中午走进汉堡豫园。即使是工作日,豫园的餐厅里也没有空桌。记者随机采访了两桌客人:一桌是4名年轻的德国男性,他们都没去过中国,但酷爱中餐,非常轻松地就报出水煮牛肉、梅菜扣肉和豉汁排骨等菜肴的中文名;另一桌是荷兰学生琳恩,她曾在上海工作过4个月。这段经历让琳恩彻底喜欢上了那座城市:“上海给我留下美好的回忆,它的文化非常多元,有很多外国人住在那里。上海有古老的建筑,也有现代的印象。虽然中国人比较内敛,但中国文化是开放的。我将来一定会再回中国看看。”

  汉堡豫园德方顾问维尔纳·鲁斯博士更是对中国文化赞不绝口:“在文化方面,中德两国当然都有非常成熟的文化。但如果要谈文化遗产,我不得不说,中国的文化遗产是德国完全不曾拥有的。如果你问一个德国人4000年前发生了什么,他会说‘我不知道’,因为当时这里只有零星的部落;但如果你问一个中国人4000年前发生了什么,他能准确地告诉你当时是哪个朝代。这种来自中国的悠久传统文化让我无比着迷。”

  德国汉堡豫园德中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会长温振宇接受记者书面采访时说,汉堡豫园是一个经济文化交流平台,这几年举办了几百场与中德文化有关的活动。今年2月,中国驻汉堡总领事馆、汉堡议会和他们一起在汉堡豫园举办元宵节灯笼活动,汉堡及周边城市中小学师生及家长等400余人畅游豫园。

  据温振宇介绍,汉堡豫园还组建了一支民乐团。除了在一些中德人文交流场合或节日活动进行表演之外,民乐团还提供古筝、琵琶、二胡等中国传统乐器的课程。民乐团的老师大部分是在当地音乐学院就读的中国留学生,但80%的学员都是德国人。汉堡市政府今年也将在汉堡豫园举办“中国时间”活动,届时会有一系列精彩文化节目上演。

2023年9月28日,德国汉堡豫园餐厅工作人员为顾客片烤鸭。(任鹏飞 摄)2023年9月28日,德国汉堡豫园餐厅工作人员为顾客片烤鸭。(任鹏飞 摄)

  文化的相互吸引离不开经济的相互依赖。对于中德关系的发展,德国科学和政治基金会研究员纳迪娜·戈德哈特日前接受德国《时代》周报采访时称,德国经济和中国经济相互交织、错综复杂。她说:“我们在各个领域都需要更多中国知识。在我看来,任何认为我们对中国已经足够了解的人都是错的。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将对未来几十年的国际政治以及下一个世界秩序产生决定性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现任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曾任汉堡市市长。4月15日,朔尔茨第三次访问上海。朔尔茨表示,未来30年,全球人口规模可能突破百亿,世界各国面对诸多挑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德中合作不仅是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更涉及全球未来。在创新技术研发、气候变化、可再生能源开发、贸易与投资等领域,德中需要进一步拓展合作。

  刊于《参考消息》2024年4月25日第7版

  编辑:何娟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