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深读丨来海南文昌“追火箭”:用热爱,点燃星辰大海

深读丨来海南文昌“追火箭”:用热爱,点燃星辰大海
2024年05月08日 09:42 新浪新闻

《海南日报》2024年5月8日A06版版面图《海南日报》2024年5月8日A06版版面图

  海南日报记者刘梦晓 通讯员徐斌如 刘琨 耿悟书 实习生张佳男

  

  嫦娥奔月,寄托着人类亘古不变的飞天梦想。在我国古代神话中,嫦娥仙子飞升月宫和玉兔相伴,让中国人有着数千年的无限遐想。而今,中国航天事业的脚步,再一次迈向遥远的月球,令国人倍感自豪——

  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之后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由此开启世界首次月背“挖宝”之旅。

嫦娥六号探测器发射现场。新华社发(国家航天局供图)嫦娥六号探测器发射现场。新华社发(国家航天局供图)

  发射前数日,无数国内外游客陆续汇向龙楼小镇,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为了抢占先机、寻找最佳拍摄机位,有人提前一天到文昌淇水湾海滩露营;发射前几个小时,白茫茫的沙滩被一块又一块彩色的露营地垫盖满;龙楼镇上,家家户户楼顶站着游客和村民,视角正对发射塔架的酒店楼顶上则架满了三脚架;火箭点火升空瞬间,鼎沸的欢呼尖叫声与火箭撕裂长空的轰鸣声混在一起,现场气氛达到最高潮……

  有人说“一生一定要去看一次”,有人说这是“宇宙级的浪漫”,来海南文昌“追火箭”的人越来越多,航天主题旅游越来越热。昔日侨乡,如今的文昌国际航天城,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梦想起航之地。

  铁杆粉\可以自由观看拍摄,从首次发射至今“圈粉”无数

  何谓星辰大海?在山东小伙王禹博的心中,这四个字的意义,在多年追逐火箭的路上愈发清晰。

  2003年10月15日,航天员杨利伟驾乘神舟五号飞船一飞冲天,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圆,中国人的身影留在了浩瀚太空。

  当时尚且年幼的王禹博在电视机前看到这一幕,心中种下了航天之种。“我虽不能像航天员那样有机会遨游太空,不过我可以记录每一次中国航天的历史时刻。”王禹博说,自那以后,他便对航天事业产生了强烈兴趣,从关注每一次的火箭发射,到研究中国航天发展史,再到更加高深的航天技术,王禹博都能说得头头是道。

  文昌航天发射场的建设,让王禹博的航天梦进一步成为现实。作为中国最年轻的航天发射场,文昌航天发射场从2016年6月实现首发至今虽不足8年,却已“圈粉”无数,且以年轻人为主。

  “和国内其他三个发射场不一样,在这里可以自由观看、拍摄火箭发射。”震撼、激动,时至今日,王禹博仍旧记得,那个夏夜,当火箭腾空而起时,火焰点亮了夜色,亦燃烧着他心中的热爱。此后文昌航天发射场执行的29次任务,王禹博参加了27次,是一枚妥妥的“航天粉”。

  而他也并非只是观礼,扛着长枪短炮记录发射,已经被他看作是义不容辞的使命。“不同于内陆的发射场,文昌航天发射场面向大海,火箭发射后的残骸往往会没入海中。如何证明火箭从文昌起飞?这一张张照片,就是它们来过的痕迹。”

  四川游客黄颖,2022年和王禹博因火箭发射在龙楼结缘。“当时,我们了解到问天实验舱即将在7月24日发射,很想亲历这一刻,觉得非常有意义,所以提前做了攻略来了文昌。”黄颖说,火箭发射升空的那一刻,她和两个孩子发自内心地大声欢呼,沙滩上也都是人们高亢的庆祝声。

  此后,黄颖又带着孩子到龙楼观礼了数次。

今年4月,文昌航天科普中心举办科普活动。海南日报记者袁琛 摄今年4月,文昌航天科普中心举办科普活动。海南日报记者袁琛 摄

  “这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令黄颖意想不到的,是观看火箭给孩子们带来的诸多变化:他们对中国航天关注更多、了解更深了;日常会把这些航天知识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去年他们还参加了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和同学一起设计小作品……

  海南大学学生秦峥此次也在观礼人群中。当火箭腾空而起之时,他无比自豪地对着视频另一端的家人说:“我太激动了,我们的祖国真伟大。”

  秦峥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在现场感受祖国航天事业的强大,不仅令人震撼,也让他深刻领悟,航天梦是每一个人的梦,“我们要在自己的位置上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小流汇聚成江海,祖国就会更强大。”

游客在文昌龙楼镇一居民楼顶观礼火箭发射。海南日报记者袁琛 摄游客在文昌龙楼镇一居民楼顶观礼火箭发射。海南日报记者袁琛 摄

  在此次嫦娥六号升空之际,上万名游客挤满海滩,镇上的小楼房顶站着村民游客,无数“长枪短炮”对准发射塔架。尽管当天大雨滂沱,海滩上、楼顶上、大街上,人们热情依旧,发射倒计时响起时大家齐声倒数,雨水洗不去的兴奋和欢乐,映刻在每一个人脸上。

  美团、大众点评平台数据显示,火箭发射也进一步激发了文昌的旅游消费活力。5月1日至5月3日,“文昌酒店”相关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超381%。5月3日当天,海南文昌的餐饮堂食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近3倍。

  追梦人\这群离火箭最近的人,脚步从未停歇

  从文昌市文城镇出发,沿着航天大道一路向东,抵达龙楼镇中心之前,会先经过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

  发射场里的航天工作者,是离火箭最近的一群人。蓝色的工装,是他们身上最醒目的标志。在追逐火箭成功发射的路上,他们从未停歇,即便有人从未目睹火箭腾空的瞬间,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最坚定的“追箭人”。

  5月3日,嫦娥六号任务火箭成功点火起飞,作为此次发射任务的01指挥员,廖国瑞每一个洪亮的口令,都让发射场内外观礼的人们愈发紧张、期待。

  “5、4、3、2、1,点火!”17时27分,廖国瑞点火指令一经发出,火箭尾焰喷薄而出,撼天动地的轰鸣声响彻海天,长征五号火箭托举着嫦娥六号腾空而起,长长的尾焰犹如嫦娥美丽的裙摆,翩翩起舞奔赴遥远的月球。

  廖国瑞有数十次执行重大航天任务的经验,到文昌来追火箭,起源于2013年。那时,他带着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火箭控制系统工作的知识经验,像一颗“星火”,加入文昌航天发射场的火热建设。

  从西昌到文昌,廖国瑞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苍莽青山与惊涛拍岸的迥异,他看到无数新的技术、新的设施在这片土地“拔节生长”,而他和身边的许多年轻人一样,怀揣最初在大凉山深处种下的梦想印记,让大凉山里奋斗拼搏的影子在这里也有迹可循。

  2022年10月空间站梦天舱发射时,廖国瑞就是01指挥员。任务圆满完成后,廖国瑞并没有沉溺于自己这份“满分答卷”,而是“轻装上阵”,很快投入到新任务的准备中。

  空间站建造任务由长征五号B火箭执飞,嫦娥六号任务则采用长征五号火箭。因此,廖国瑞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研究长五和长五B的不同:“我之前以岗位操作手和分系统指挥员的身份参与过长征五号火箭发射,但这和当‘01’是不同的。”

  岗位不同,视角不同,责任也不同……从设备细节原理到各系统协同工作理念,廖国瑞在他那本又旧又厚的笔记本里一点一点添上更多新东西,面对许多看似同样的命题,他有了新的思考和应对。“我们永远不会执行同样的任务,每次任务都会有技术状态变化,‘从零开始’是一种心态,是面对国字号航天任务的谨慎、务实。”他说。

  志在航天向天歌。如廖国瑞一样追火箭的人,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内还有许多。

  “也许是内心深处对航天的向往,指引着我来到了这里。”在文昌发射场指挥控制中心工作的单风辉说,只因抬头望了一眼星空,心中就有了一个绮丽的航天梦。

  很快,文昌发射场的招聘信息让她义无反顾地从河南老家来到文昌:一步步经过统考、面试,最终以岗位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文昌发射场指挥控制中心。

  从拟制文书到机线整修,从设备改造到科研攻关,单风辉的工作标准一直“在线”。作为指控中心通信调度人员,她主要负责承担整个发射场的调度系统配置,让各级指挥员在通过调度系统指挥时顺畅无阻。在此次备战嫦娥六号任务的过程中,她创新性地解决调度设备之间通信链路限制短板,使各设备通信链路变得更加灵活多样。

  为了提高岗位应急处置能力,她对照预案一步一步操作,反反复复练习,大大提高了应急预案的完备性与操作性,主动开展备用板卡更换、备用线缆制作训练,原本生疏的操作渐渐变得轻车熟路,应急处置时间也缩短了近一半。

  “为建设航天强国再立新功”,这句在发射场内随处可见的标语,是一身航天蓝的他们切身追求的目标,望向星辰大海,探索苍茫宇宙,他们一直在前行。

  逐浪者\各路选手云集,航天产品加速上新,游客参与度、体验感不断增强

  5月4日的龙楼镇,大多数观礼的人群已经散去,王禹博仍在忙碌。他现在是一名新龙楼人,和朋友合伙在镇上开办的梦宇航天科普教育基地装修已经进入尾声。未来,这里将是一个集科普、研学、观看发射、食宿休闲于一体的综合场所。

游客和当地群众在文昌淇水湾观看火箭发射。海南日报记者王程龙 摄游客和当地群众在文昌淇水湾观看火箭发射。海南日报记者王程龙 摄

  涉足航天文旅产业,打造航天旅游产品,是王禹博最近两年找到的新方向。2021年,追火箭5年后,王禹博把家安在龙楼镇,并在每次火箭发射前夕、重要宣传节点等时刻开展航天科普志愿服务,并获评2022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项目”。信心满满、干劲十足,是不少人对王禹博的评价。

  近两年,随着文昌航天旅游愈发火热,王禹博也决定投身这片无尽蓝海。他介绍,目前到镇上观礼的人群多为亲子团,年轻人占比接近85%,这就是他的目标群体。

  在梦宇航天科普教育基地里,有王禹博拍摄的火箭照片,配以文字介绍,详尽有趣;一本崭新的航天文创产品——航天护照里,藏着精心设计的敦煌飞天壁画等小彩蛋……

  “我们会开展航天研学旅行及航天主题夏令营,开发航天文创产品,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航天科技。”王禹博说。

  不断成熟的硬件设施,也让游客感受到明显变化。

  “住宿和餐饮的选择越来越丰富,配套设施也越来越完善。”正如黄颖所感受到的,近几年来龙楼掘金的个人和企业,丰富了小镇的业态,让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在这里有了更好的体验。

游客在海南文昌淇水湾海滩露营。新华社发游客在海南文昌淇水湾海滩露营。新华社发

  再看文昌的整体布局,该市正围绕龙楼、东郊等地区,点状分布航天公园、航天博物馆、观礼平台等各类航天旅游重点项目。该市还新增航天超算数字展馆集群,建成“文昌航天超算中心”“文昌航天科普馆”“NFT数字艺术博物馆”等多个展馆,初步形成航天科技文化融合的研学文旅产品。

  文昌嫦娥奔月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廖华林透露,其公司已和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联合开发航天旅游项目,未来将结合航天发射观礼、航天旅游线路、航空航天科技体验等发展“航天+”产业,增强游客的参与度、体验感。

  文昌市旅游协会秘书长陈坚革则认为,未来航天文旅的发展还需打破边界、推动融合,建议进一步打造标志性航天文旅IP,大力发展个性化、专业化旅游业态,以满足不同人群不同类型的游玩体验需求。

  “现在我更加看好龙楼小镇航天文旅产业的发展,我也会在这条赛道上持续深耕。”对于未来,王禹博憧憬无限。(本报文城5月7日电)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